首页 > 武术 > 武术天地 > 正文

八段锦:颈椎病的克星

文章来源: 作者:薛金银
字体:
发布时间:2016-08-13 20:50:45

在现有的对腰椎和颈椎治疗的方法中,游泳和按摩是比较有效的两种方法。游泳是通过自主抬头、弯腰、伸直身体等动作改进脊椎弯曲度,使之充分放松后得到休息,但游泳比较适合初期的腰椎脊椎疼痛者,不太适合中期和后期患者,例如蛙泳的突然抬头以及触壁后的突然转身等动作,对肌肉和骨骼可能会有伤害。按摩是将疼痛部位的肌肉软化,从而使肌肉重回弹性,缓解疼痛,按摩对于平时活动量较少和自己不易够到的肩颈处、背部肌肉效果尤其明显,不过这个对按摩师的手法要求也比较高。而采用机器牵引的方法,目前是不推荐的,因为人体的肌肉和骨骼是有机体,如同弹簧一样,如果采用机械强行拉直,有可能再也无法恢复原来的自然状态了。

张胜利老师对我国传统武术中的八段锦动作进行了部分改良,坚持练习,可以在自主掌握力量和强度的情况下,有效缓解和治疗颈椎疼痛引起的身体不适。

八段锦源于道家的导引术,是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起源于宋朝,至今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此功法分为八段,每段一个动作,故名为“八段锦”。“锦”,意为五颜六色,美而华贵的上品丝绸。“锦”字还可理解为单个导引术式的汇集,如丝锦那样连绵不断。

八段锦作为导引术,既有“导”,也有“引”,导是方向,引是引申拉长。简单的说,就是将人体的不同方向进行引申拉长,拉伸筋骨,增强柔韧性,以对抗随着年龄增长而产生的生理萎缩,以及由于久坐等职业性习惯而导致的局部肌肉僵硬等现象,使身体气血顺畅,增强免疫力。八段锦对于颈椎、肩部和脊椎的拉伸效果有其明显,特别适用于长期久坐、没有时间和场地锻炼的都市白领。八段锦最大的优点,是练习者可根据自身的劳损和疼痛程度决定动作和恢复的力度,这与牵引、按摩等外力治疗不同,由于对自身疼痛程度和承受力度的准确把握,练习者主动控制动作的力度和幅度,既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又能避免二次伤害。

张胜利老师改良后的八段锦动作,核心思想是强调“强直”的概念,即强制将自己的身体拉直,主要目的是为了对抗颈椎弯曲、脊椎弯曲而带来的肌肉僵化和腰间盘突出等问题。

根据不同时期的流传形式,还有坐式八段锦和站式八段锦、十六段锦和十二段锦等。本文主要介绍站式八段锦。八段锦的动作和要诀可在很多参考资料和视频中找到,本文直接引用部分资料,对每段动作改良的要点进行主要说明。

1. 八段锦练习一般要求:

(1)柔和缓慢,圆活连贯

柔和,是指习练时动作不僵不拘,轻松自如,舒展大方。

缓慢,是指习练时身体重心平稳,虚实分明,轻飘徐缓。

圆活,是指动作路线带有弧形,不起棱角,不直来直往,符合人体各关节自然弯曲的状态。它是以腰脊为轴带动四肢运动,上下相随,节节贯穿。

连贯,是要求动作的虚实变化和姿势的转换衔接,无停顿断续之处。

(2)松紧结合,动静相兼

松,是指习练时肌肉、关节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内脏器官的放松。在意识的主动支配下,逐步达到呼吸柔和、心静体松,同时松而不懈,保持正确的姿态,并将这种放松程度不断加深。

紧,是指习练中适当用力,且缓慢进行,主要体现在前一动作的结束与下一动作的开始之前。

动,就是在意念的引导下,动作轻灵活泼、节节贯穿、舒适自然。

静,是指在动作的节分处做到沉稳

(3)神与形合,气寓其中

神,是指人体的精神状态和正常的意识活动,以及在意识支配下的形体表现。“神为形之主,形乃神之宅”。

上述要求和太极拳的要求很相似,内外合一,形神合一,效果才明显。

2. 八段锦功法动作口诀和解释: 

0) 预备式 口诀 

两足分开平行站,横步要与肩同宽, 

头正身直腰松腹,两膝微屈对足尖, 

双臂松沉掌下按,手指伸直要自然, 

凝神调息垂双目,静默呼吸守丹田。 

解释:要点是精神放松,姿势准确,集中注意力。

1) 两手托天理三焦 口诀 

十字交叉小腹前,翻掌向上意托天, 

左右分掌拨云式,双手捧抱式还原, 

式随气走要缓慢,一呼一吸一周旋, 

呼气尽时停片刻,随气而成要自然。 

解释:上举吸气时,胸腔位置提高,增大膈肌运动,加大呼吸深度,减小内脏对心肺的挤压,有利于静脉血回流心脏,使肺的机能充分发挥,大脑清醒,解除疲劳。另外,上举吸气,使横膈下降,由于抬脚跟站立,自然使小腹内收,从而形成逆呼吸,使腹腔内脏得到充分自我按摩;呼气时上肢下落,膈肌向上松弛,腹肌亦同时松弛,此时腹压较一般深呼吸要低得多,这就改善了腹腔和盆腔内脏的血液循环。平时,人两手总是处于半握拳或握拳状态,由于双手交叉上托,使手的肌肉、骨骼、韧带等亦能得以调理。此式除充分伸展肢体和调理三焦外,对腰背痛、背肌僵硬、颈椎病、眼疾、便秘、痔疮、腿部脉管炎、扁平足等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此式还是舒胸,消食通便,固精补肾,强壮筋骨,解除疲劳等极佳方法。用以治疗预防脉管炎时,要取高抬脚跟的作法,每次要反覆练习。

改良:双掌上举到胸口时吸气,然后向外翻掌,再上举时呼气,此时抬脚跟(注意抬的高度要保证身体的稳定)。眼睛看双手,举到最高处略停一会,让身体充分伸展。双臂下落要缓慢,如同刷墙一般。双臂下落后放松,再重复下一个动作。

2) 左右开弓似射雕 口诀 

马步下蹲要稳健,双手交叉左胸前, 

左推右拉似射箭,左手食指指朝天, 

势随腰转换右式,双手交叉右胸前, 

右推左拉眼观指,双手收回式还原。 

解释:这一动作重点是改善胸椎、颈部的血液循环。同时对上、中焦内的各脏器尤对心肺给予节律性的按摩,因而增强了心肺功能。通过扩胸伸臂、使胸肋部和肩臂部的骨骼肌肉得到锻炼和增强,有助于保持正确姿势,矫正两肩内收圆背等不良姿势。

改良:马步双手交叉时,作为箭的手掌在内侧。拉弓射箭时,双臂用力(只有用力效果才明显),箭的手掌食指和拇指成八字,其余三指握拳。弓的手变拉弓状。拉到极限时,略停,然后打开作为弓的手掌,向外伸展胳膊的同时,头向伸手掌的方向看,加的这个动作主要是锻炼颈部肌肉左右转动。

3) 调理脾胃单臂举 口诀 

双手重叠掌朝天,右上左下臂捧圆, 

右掌旋臂托天去,左掌翻转至脾关, 

双掌均沿胃经走,换臂托按一循环, 

呼尽吸足勿用力,收式双掌回丹田。 

解释:这一动作主要作用于中焦,肢体伸展宜柔宜缓。由于两手交替一手上举一手下按,上下对拔拉长,使两侧内脏和肌肉受到协调性的牵引,特别是使肝胆脾胃等脏器受到牵拉,从而促进了胃肠蠕动,增强了消化功能,长期坚持练习,对上述脏器疾病有防治作用。熟练后亦可配合呼吸,上举吸气,下落呼气。

改良:双掌拉伸到极限时略停,上下手掌有按劲,让身体充分拉伸。收回时,上举的手掌缓慢下降如同刷墙的动作。

4) 五劳七伤往后瞧 口诀 

双掌捧抱似托盘,翻掌封按臂内旋, 

头应随手向左转,引气向下至涌泉, 

呼气尽时平松静,双臂收回掌朝天, 

继续运转成右式,收式提气回丹田。 

解释:五劳是指心、肝、脾、肺、肾,因劳逸不当,活动失调而引起的五脏受损。七伤指喜、怒、思、忧、悲、恐、惊等情绪对内脏的伤害。由于精神活动持久地过度强烈紧张,造成神经机能紊乱,气血失调,从而导致脏腑功能受损。该式动作实际上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尤其是腰、头颈、眼球等的运动。由于头颈的反覆拧转运动加强了颈部肌肉的伸缩能力,改善了头颈部的血液循环,有助于解除中枢神经系统的疲劳,增强和改善其功能。此式对防治颈椎病、高血压、眼病和增强眼肌有良好的效果。练习时要精神愉快,面带笑容,乐自心田生,笑自心内,只有这样配合动作,才能起到对五劳七伤的防治。另外,此式不宜只做头颈部的拧转,要全脊柱甚至两大腿也参与拧转,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五脏的健壮,对改善静脉血的回流有更大的效果。

改良:要点是上身的直,头要竖,以拉伸脖子;双掌下按,拉伸肩部和双臂的肌肉。双掌和头形成上下相反的一对作用力,再在上下拉伸的基础上进行左右扭转拉伸,只有这样,对自身的拉伸才能达到极限,才会有效果,不用力的效果会打折扣的。这个动作和八卦掌的下塌掌转掌动作要求类似。

5) 摇头摆尾去心火 口诀 

马步扑步可自选,双掌扶于膝上边, 

头随呼气宜向左,双目却看右足尖, 

吸气还原接右式,摇头斜看左足尖, 

如此往返随气练,气不可浮意要专。 

解释:此式动作除强调松,以解除紧张并使头脑清醒外,还必须强调静。俗谓:静以制躁。“心火”为虚火上炎,烦躁不安的症状,此虚火宜在呼气时以两手拇指做掐腰动作,引气血下降。同时进行的俯身旋转动作,亦有降伏“心火”的作用。动作要保持消遥自在,并延长呼气时间,消除交感神经的兴奋,以去“心火”。同时对腰颈关节、韧带和肌肉等亦起到一定的作用,并有助于任、督、冲三脉的运行。

改良:头转向左侧的时候,眼睛通过右肩看右脚跟,这样拉伸的效果明显。然后头向左转伸直,略停后头向下向右转,再重复以上动作。可以看到,张老师通过肩部看脚后跟的动作,将身体的斜向拉伸和扭转结合,导引的效果比原口诀要有效一些。

6) 两手攀足固肾腰 口诀 

两足横开一步宽,两手平扶小腹前, 

平分左右向后转,吸气藏腰撑腰间, 

式随气走定深浅,呼气弯腰盘足圆, 

手势引导勿用力,松腰收腹守涌泉。 

解释:腰是全身运动的关键部位,这一势主要运动腰部,也加强了腹部及各个内脏器官的活动,如肾、肾上腺、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等。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之脏”。肾是调节体液平衡的重要脏器。肾上腺是内分泌器官。与全身代谢机能有密切关系。腰又是腹腔神经节“腹脑”所在地。由于腰的节律性运动(前后俯仰),也改善了脑的血液循环,增强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及各个组织脏器的生理功能。长期坚持锻炼,有疏通带脉及任督二脉的作用,能强腰、壮肾、醒恼、明目,并使腰腹肌得到锻炼和加强。年老体弱者,俯身动作应逐渐加大,有较重的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患者,俯身时头不宜过低。

改良:加上了向后仰的动作,尽可能拉伸身体。前俯的时候吸气收腹,双掌如同刷墙般缓缓下降,双手在双腿间和外够脚后跟均可。

7) 攒拳怒目增气力 口诀 

马步下蹲眼睁圆,双拳束抱在胸前, 

拳引内气随腰转,前打后拉两臂旋, 

吸气收回呼气放,左右轮换眼看拳, 

两拳收回胸前抱,收脚按掌式还原。 

解释:此式动作要求两拳握紧,两脚拇趾用力抓地,舒胸直颈,聚精会神,瞪眼怒目。此式主要运动四肢、腰和眼肌。根据个人体质,爱好、年龄与目的不同,决定练习时用力的大小。其作用是舒畅全身气机,增强肺气。同时使大脑皮层和植物神经兴奋,有利于气血运行。

改良:怒目是核心,因为人平时眯眼比较多,怒目使得眼睛周围的肌肉放松,避免眼睛受累。

8) 背后七颠百病消 口诀 

两腿并立撇足尖,足尖用力足跟悬, 

呼气上顶手下按,落足呼气一周天, 

如此反复共七遍,全身气走回丹田, 

全身放松做颠抖,自然呼吸态怡然。

解释:此式通过肢体导引,吸气两臂自身侧上举过头,呼气下落,同时放松全身,并将“浊气”自头向涌泉引之,排出体外。“浊气”是指所有紧张、污浊病气。古人谓之“排浊留清”或“去浊留清”。由于脚跟有节律地弹性运动,从而使椎骨之间及各个关节韧带得以锻炼,对各段椎骨的疾病和扁平足有防治作用。同时有利于脊髓液的循环和脊髓神经功能的增强,进而加强全身神经的调节作用。

八段锦作为导引术,其核心思想是将人平时用不到得到肌肉进行锻炼,避免久劳作的部分肌肉僵化,活络全身的筋骨血脉,使人精神饱满,体质强健,提高抵抗力。具体表现是将平时不做或者少做的动作刻意的做出来,避免人体上下、左右和前后失衡(如老伏案导致腰椎弯曲,就用向后伸腰的动作来对抗),从而使身体更舒展,灵活。张胜利老师改良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这种对抗衰老、对抗劳损的效果。

八段锦要求每式重复做7遍或者49遍,充分拉伸扭转身体。关于其顺序,除了第一个动作是先双手上举看天,最后一个动作是颠足落地之外,中间的动作顺序可以改动,这个顺序与我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概念相承。八段锦动作舒展优美,练习无需器械,不受场地、时间、天气的限制,简单易学,效果明显,适合男女老少随时练习,是我国健身养生术的瑰宝之一。这种用于延年益寿的古老导引术,在现代社会找到了新的用武之地。

作者简介:薛金银,北京大学博士,副研究员,多次参与国际国内通信和智能交通领域的标准化会议,编制北京市地方标准2项,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多项,发表国内外科技论文10多篇。跟随张胜利师傅学习张氏八卦掌、张氏形意拳、张氏太极拳。张氏内家拳第二代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