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术 > 武术天地 > 正文

老生常谈-武术能自学吗

文章来源: 作者:薛金银
字体:
发布时间:2016-07-04 16:37:04

张氏内家拳第二代传人 薛金银

受武侠小说和功夫电影的影响,很多人小时候都有一个武侠梦,行侠仗义来去自由,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最后深藏功与名江湖只留哥的传说。但是苦于投师无门,周围也鲜见高手,岁月蹉跎也就罢了。

在网络发达的现代社会,不出门可知天下事,武术教学书籍和视频也不可胜数,想对于古人来说已经条件优越很多,那么,现在可以自学武术吗?答案是很难。

首先,武术和很多体育和艺术类项目有类似之处,既然足球、篮球、羽毛球都需要教练,钢琴、画画都需要老师教,武术也是一样,一个好的老师起到的不仅仅是事半功倍的作用,会让练习者少走很多很多的弯路。

人虽有高矮胖瘦,但是身体结构都是相同的,因此所有体育运动中的标准发力姿势和要诀都是一致,例如网球和羽毛球和发球站姿和发力,顶级高手的外形几乎完全一致。这是因为在竞技体育中,最省力最有效果的形体动作已经经过无数人的实践,最终找到一个受到广泛认同的标准姿势。中国的传统武术源远流长,对外形的要求和劲力的使用也有其统一的标准,如内三合外三合等。

与其他运动或者艺术类项目不同的是,武术门类繁多,师承各异,很多拳术因材施教,同一师门下弟子的动作也不尽相同,很难找到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动作示范。无论是书籍还是视频,都无法全部描述动作的要领。网上张烈的形意拳教学文字和视频已经足够详尽,但只要跟老师学过的,就明白大篇文字和照片其实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所以,既然有前人那么多的经验教训积累得到现成的知识,何必从头验证呢,如同有了火柴和打火机,自己缺从钻木取火开始费神劳力的验证。人类进步的秘密就在于知识的传承。

第二,接上一条,没有老师教的最大缺点,是练拳容易改拳难。这和体育项目非常类似,一旦形成了错误的发力动作和习惯,就很难改过来,还不如没有学过的人好纠正。我在学习羽毛球后场击球标准姿势时,定步击球练习做的很标准,一旦实际对练又变成错误的左脚蹬地了,这是因为之前长时间的打球造成的错误习惯。肌肉的习惯动作改起来很难。有教练或者老师在身边提醒,练习效果比自学强太多。另外有条件的话,对着镜子练也会避免很多肢体的不良动作。

第三,武术精细动作自学的难度很大。武术技击的过程,是通过手、眼、身、法、步的高度协调来完成的,其中的一些细节是十分精妙、细微的,没有明师的指导,仅仅依靠自学,是无法登堂入室的。武术中套路动作的一般顺序和外形称为拳谱,劲力和动作的关键要领称为拳决,拳术一般提供的只有拳谱,自学者照猫画虎,外形没有问题,但是核心技能的拳决在书中很难描述。拳诀是各家拳种日积月累的宝贵财富,虽然现在网上内家拳的拳决都大致相同,但是对于其内容的解释却不都是一样的。这一方面是因为不同拳种的练习顺序和着眼点不同;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受自身武术水平限制,武术水平的高低导致了解释的深度不同。对于自学者来说,对拳决的领悟是最难的。第一个例子以太极拳为例,很多人自学太极拳造成膝盖受伤,是因为慢练加对虚灵顶劲的理解不深造成的。头悬领,则身拔长,既显得挺拔大方,体重对膝盖的压力也减轻。这就是虚灵顶劲这一拳决的作用之一:有助于保护膝盖。第二个例子说说关于不同拳种的拳决差异。少林拳要求似直非直似曲非曲,是为了在打出拳后有回旋的余地,防止拳打老了被对方所乘,因此收回则为勾,伸直则可以进步打过去。而张氏形意拳的核心是以刚破柔以刚破刚,因此要求打拳放长击远,顶字诀为第一要诀(请输入4221见本公众号“形意拳第一决-顶字诀”),无论是胳膊还是腿,在击出的瞬间要求肌肉紧张伸直发力,这是为了体现长枪硬打硬进无遮拦的特点。这样初学者对于不同拳种的拳理(即拳术的思想和理念)不了解,只看拳谱是无法体会到造拳套路的高手的内心意图的。这就注定了自学者的武术水平提高的难度很大。

最后一点,中国传统武术门类众多,缺乏对练的传统和相应的规则,所以基本上都是本门内对练,很少和门外的人切磋的,有的是不敢,有的是怕没面子,这导致对武术水平的判断很难有权威的标准,结果就是大师横行。初学者很难看出谁高谁低,难免走弯路。从这一点来说,日本的剑道是一个适应现代化的成功改造的例子,因为其等级排名均以实战结果为依据。因此其选手的水平能够获得圈内人士的公认,虚假宣传和名实不符少了很多。

最后引用一句拳谚作为本文的结尾:“入门引路需口授,功用无息法自修”。

作者简介:薛金银,北京大学博士,副研究员,多次参与国际国内通信和智能交通领域的标准化会议,编制北京市地方标准2项,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多项,发表国内外科技论文10多篇。跟随张胜利师傅学习张氏八卦掌、张氏形意拳、张氏太极拳。张氏内家拳第二代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