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术 > 武术天地 > 正文

中国武术电影的尝试与创新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5-02-02 15:15:29

近年来无论电影还是电视,功夫片的创作无疑陷入了低谷,鲜有力作问世。今年夏天,一直执著于河北本土电影创作的青年导演谢双九推出了自己的新作《武痴》,虽说是一部小成本制作,却可以称之为中国武术电影的尝试与创新之作。

纵观功夫片的发展史,无论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初创时期,还是香港功夫电影的繁荣与发展时期,抑或是内地上世纪八十年代后的各种功夫电影,其创作的题材,不是历史上确有其人的大侠,就是武侠小说中虚构的江湖恩怨,其创作风格基本上可以分为真实功夫电影和奇功异法的玄幻电影两大类型,但很少有关注现实生活中真实武师的生活状况的电影,也很少有人注重展示武林中众多功夫流派。当观众普遍看厌了这些内容之后,功夫片再也翻不出什么新花样时,功夫电影落入低潮也就在所难免了。谢双九的《武痴》在武术电影的内容与表现形式上都做了尝试与创新,值得我们对武术电影的发展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

与传统的武侠片不同,电影《武痴》的创新之处在于电影的主人公是真实的武林中人,并且几个主要人物也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存在,所谓的“雄州三杰”本色登场,角色原型自己演自己,但它又不是纪录片,是故事片,就像文学中的纪实小说,在真实的基础上又有所演绎。影片主人公郭大鹏的真实原型是雄县武术协会副主席郭跃进,他因多次见义勇为而享有“大侠”的美名,因痴迷于武术被戏称为“武痴”。他广采众家之长,潜心研磨,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武术,还热心公益,到学校教授武术,传承武术文化。

这部电影的创新之处,还在于影片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俗话说“穷文富武”,然而郭大鹏家并不太富裕,他因陋就简,自制练功器械。在电影中,我们看到他在自家院里用钢筒练习手劲,在大杨树上吊绳子练习攀爬,无不具有浓郁的农家气息。郭大鹏这一形象的成功,既在于其超众的武功,更在于对人物性格和思想境界没有人为拔高,没有增添任何传奇色彩。他的行侠仗义,不仅是以武功服人,更是以德服人,燕赵文化精神中的慷慨侠义在他身上得到了传承。

这部电影纯熟地运用了对比蒙太奇的艺术手法,在对比中显示编导对人物和事件的情感倾向性。在环境的处理上,郭大鹏在简陋的自家院里练功,用的是自制器械,而另外一个武术高手、成功企业家刘乐江,是在自家装修的富丽堂皇的大厅里练习阴阳八盘掌,在对比中显出家境的不同。在处理与另外一个民间高手潘向军的关系时,通过双方拜师的细节表现出两个师父的情怀与精神境界,从而对两个徒弟的为人处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此次拜师后,郭大鹏行侠仗义,成为被人称颂的“大侠”,而潘向军却为了金钱,成为黑恶势力的帮凶。在影片的高潮情节,郭大鹏与潘向军较量时也显示出对比蒙太奇的妙用,两人交手前,郭大鹏“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而潘向军却“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在比武中,一招一式,套路清晰,拳拳到肉,显示出武术电影的魅力所在,但却没有丝毫的血腥恐怖之感。可以感觉到,郭大鹏一开始就处处为对方留有余地,最终不仅用自己高超的武功战胜了对手,还达到了以德服人的大侠境界。

小成本电影并不意味着叙事的粗疏。这部电影在环境氛围的制造上是非常用心的,通过不同流派如太极、八卦、形意等练功者的练习,展示不同功法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影的可看性,同时还揭示出产生大侠的土壤——雄厚的群众基础。武术研究会的成立,比武之时制定点到为止、不能伤人要害的原则,展现出组织者的正确引导。参观古地道时的议论,显示出地域文化和悠久的历史。郭潘二人在酒桌上互不相让,武术研究会会长劝解的话,既增添了幽默感,又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