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 > 艺术人生 > 正文

对话郏县著名书法家赵坤迎先生

文章来源:华夏艺术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7-01-16 12:16:35

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的郏县,孕育了独具特色的三苏文化、知青文化、谋圣文化、茶食文化等。在这样的一个文化大县,漫步大街小巷,你会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而那一块块承载文化积淀的书法牌匾就是其中一道厚重而靓丽的风景!若你细心观察,会发现不少牌匾的落款处有“坤迎书”三个字。这位名叫“坤迎”书法家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那么多的人请他题字?他的书法有什么出奇之处?他对书法有哪些独到见解?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和书坛新秀魏高杰一起走进了著名书法家赵坤迎先生的家中。

赵坤迎先生的艺海轩

立秋过后的天气就是爽,少了一些酷暑的浮躁,多了一份秋日的清凉。走进清真巷,来到赵先生的门口,大门上方“艺海轩”三字映入眼帘,让人感受到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家庭!

走进里屋,赵老师赶紧让座,泡茶。赵老师的热情让我感受到了别样的温暖,好像是故友重逢,但我心里却清楚:赵老师兴许连我的名字都叫不上来。简单地寒喧后我们便开始了有关书法的访谈。

赵坤迎先生(左)接受本文作者张帅锋(右)的采访

张帅锋(以下简称张):赵老师,其实这已经是咱俩第三次见面了。第一次是在一家装裱店里,当时您正在挥毫泼墨,我拿了两幅作品,想选一张装裱挂在客厅,但不知哪个好,您略加端详,为我挑选了一幅,这幅字现在一直挂在我的客厅里。第二次见面是在县华佗杯书画展上,我的一幅作品也有幸展出,当时您还为我做了点评。

赵坤迎(以下简称赵):第一次确实没印象了,第二次见面我倒还记得,你当时写的是不是一幅行书条幅?

张:是的。水平有限,见笑了。

赵:其实那幅字还是可以的。年轻人嘛,写得够不错了!

张:赵老师,您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题写的牌匾。应该说,在郏县的书法家当中您题写的牌匾最多。您能介绍一下为哪些地方题过吗?

赵:九七面粉厂、禹泉楼、爱情庄园、广厦花庭、星光颐苑、清国清城、奇香牛肉店、仨顺全牛宴、丰合源饸饹店、张记饸饹店等等,有些我也记不清了。

张:您的字结体大方,遒劲有力,充满神采,让人喜欢,您是如何取得这么高的艺术成就呢?听听您的学书经历,肯定对我们这些年轻人有很大帮助。

赵:过奖了。我学书法是从隶书开始的,那时我还在上小学,临了许多古帖,下了不少功夫,后来在楷书上练了很长一段时间,然后转入行草。我觉得学书法最好是从规范入手,夯实基本功,再流溢于行草,从工到不工,经长期临习,方能在不工中见工,切不可有浮躁情绪。

张:您的字既有艺术性,又有实用性,可谓雅俗共赏。而有一些书法家认为书法是高雅的艺术,是阳春白雪,走上了闭门造“书”,孤芳自赏的道路。他们认为普通百姓不懂书法,下里巴人欣赏不动高雅艺术,您怎么看?

赵:我们搞书法是干什么?是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全民素质。书法家应适应社会,服务社会。不要小看普通群众,高雅的艺术并非是某些人的专利,书法这门艺术如果完全脱离了群众,是要和者盖寡的,失去广大群众,还有什么意义?

张:是的。书法是一门高雅的艺术,但我发现现在书坛有一些怪现象,一些人的字看上去像乱涂一气,蓬头垢面,故意歪歪扭扭,并且还入了展,上了书,这是否也算高雅的艺术呢?

赵: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一部分人静不下心来,不会像古人那样“板凳要坐十年冷”,他们基本功没打扎实,朝学执笔,便暮夸己能。只想着怎么用最短的时间练出一手字,他们不能从传统中来,没有大量的临帖,他们的字自然也就不敢让人细品了。

张:那么,您认为什么样的作品才算是好作品?

赵:判定作品好坏可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要看用笔,看是否临帖(是否有来历),用笔熟练程度如何,线条是否有力度,是否有韵味;第二要看用墨,创作时是否注意到了干湿浓淡、轻重缓急等墨色的变化;第三是要看章法的处理。整幅(大章法)单字、字字的结合(小章法),题款、钤印是否妥当。在以上三点的基础上,还要看一看作品是否有个性,有创作者自己的东西。个性必须是符合艺术原则的个性,符合审美价值的个性。

张:看来,书法应首先遵循传统,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因为传统是不能结壳的,结壳了的传统就结束了艺术生命,人们常说“笔墨当随时代”,您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是如何处理传统与创新之间关系的?

赵:传统是土壤,没有传统的支撑,奢谈创新是一句空话。我在创作中除了在用墨、用笔等方面进行尝试与突破外,还注重书写内容的时代感和彰显个人的风格。作为现代人,我们不应该只日复一日写“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样缺乏新意。当然,我并不反对写古人诗词,但我觉得如果能写反映当今时代风貌的作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与时俱进”,若能写出自己创作的诗词或新句子那就是锦上添花了。

赵坤迎先生题字作品

张:说得好。不过,这对书法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创作诗词或新内容需要一定的文化底蕴,没有达到一定的文化水平,尤其是古诗词功底不扎实的人很难达到这样的境界的。我注意到了您在建党九十周年上书法展上曾有一幅作品是自己创作的内容:“党是阳光我是花,中州沃土把根扎。民族团结牢牢记,同心同德强中华”,写得很好!您在诗词创作方面也下过不少功夫?

赵:见笑了。我也是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创新,水平还很有限。当然,从书法创作的角度去看,更重要的是书法作品本身,不能过分地苛求诗词的高度。不过,搞书法的人多涉猎其他艺术,多观察体悟生活,对书法是有帮助的。

张:人们常说:“功夫在诗外”,套用一下,那书法也是功夫在“书”外了。您觉得除了临帖创作,还有哪些是对书法练习是有帮助的?

赵:人生经历就是很宝贵的财富。一个人经历越丰富,对生活的体会越深刻,一些道理就想得越透彻,其情感就会在书法作品不经意地流露出来,其书法作品也更能打动人。就以我个人为例吧,我的经历很复杂,务过农,当过兵,剿过匪,打过工,经过商,宰过羊,我还是郏县第一任环卫队队长,曾在环卫队干过十一年。可以说,人间的苦辣酸甜我都经历过,我对生活的感悟比其他人可能就会多一些。这些虽然看似书法无关,但人生的起起伏伏,事业的坎坎坷坷与书法之路是如出一辙,在其他方面悟出来的道理同样可以用在书法创作上。

张:这一点我有同感,对于写作而言,要想写出雄伟的风格,需要作家有雄伟的人格,书法作品亦应如此。除了您说的以上经历,据我了解,您还长期担任郏县书法家协会主席、县政协委员之职,您能谈谈您是如何领导开展书法工作及发挥政协委员职能的吗?

赵: 我是从书协会员到副秘书长,再到秘书长,副主席,书协主席一步步干过来的。我觉得,作为一名书协领导,首先自身的书法艺术功底要扎实,同时,还应该有过硬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因为书协是一个群众组织,领导除了发挥带头作用外,还应带领广大会员共同提高,服务社会,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情趣,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这是每一个文化人的责任。我在担任书协主席期间,客观地讲,还是做了不少工作的,为郏县书法艺术的推动也是起到一定作用的;作为县政协委员,我利用参政议政的机会,通过社会调查,民意摸底,连续向县政协递交了不少提案,有些提案已被采纳,如针对我县部分小学过分拥挤,个别班级学生达一百多人,而有些校舍却闲置不用的情况,我提出的均衡教育资源,充分利用闲置校舍的提案,引起了领导的高度重视,现在已经有所改观。

张:赵老师,据我了解,鉴于您对社会的突出贡献,您在2006年获得了“平顶山市十大文明市民标兵”荣誉称号,而现实生活中,一些书法家把自己关在屋里,与世隔绝,美其名曰:潜心修炼。我想知道您是如何处理好书法家与普通公民的双重身份的?

赵:书法家首先是社会的普通一分子,任何一位书法家都不能脱离社会单独生存。书法家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多参与社会活动,多服务社会,服务大众。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关心群众的人才能获得群众的称赞,才能赢得社会的认可。正是基于这份责任感、使命感,前些天,我组织参加过剿匪战斗的50多名战友代表到烈士陵园祭奠为剿匪而献身的战友,并号召捐款慰问他们的家属。我觉得这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应该做的!

张:看来,书法家还应有一定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而也有人认为,书法家只要把字练好,出名早,赚钱快就行了。结合这一点,我想请您简单谈谈您的看法?

赵:当前书坛存着着浮躁情绪。受经济大潮的影响,一些人迷失了方向,把经济看得过重。谁也不能否认钱是好东西,钱是很重要,但我认为人情更重要;有些人在评判作品的时候,不是看作品,而是看名气,是领导、名人作品,角度是仰脸看的,不以实力相论;社会上还有不少书画院或一些单位,打着书展书赛的旗号,骗人钱财,这也是很不正常的。这些现象应该得到制止,书坛应是一方净土,希望大家远离浮躁,崇尚高雅,担当重任,引导时尚,让书法艺术健康地发展。

赵坤迎先生(右)赠本文作者张帅锋墨宝

张:早些天,我在山西运城参加了第八届中国书画艺术走向何方高峰论坛。这个论坛是书画公益活动,有不少名家参加。会上有不少书画家畅谈中国书画艺术未来的走向,我想借此机会请您谈谈您对书法艺术未来走向的看法,可以吗?

赵: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理应得到很好地继承与发展,但现在很多学生包括大学生在内,汉字书写水平极差,更谈不上书法艺术了。而目前小学甚至幼儿园都开英语课了,这对母语来说是一种冲击。书法是依附于汉字的艺术,要想让书法艺术代代传承下去,必须重视传统文化,书法艺术也应从娃娃抓起。从传统中来,又在创新中推动传统,才是书法艺术未来的走向!

张:与君一席话,胜临十年帖,今天的谈话让我受益匪浅,谢谢赵老师!

赵:不客气,振兴书法事业,人人有责!

1.webp.jpg

 

(赵坤迎:男,回族,1949年12月生,号艺海轩主,字无声,中专文化,中国书协培训中心首届学员,在校期间受林岫、佟伟、张旭光、王景芬、李松等名家的指导,曾任两届县书协主席,现任河南省人大书画院理事、河南省大华书画院院士、东坡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县政协委员、县农民书画家协会主席。任县书协副秘书长、秘书长、副主席、主席的数十年间组织举办了多次书画展赛活动,特别是在2010年成功举办了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书画展、新农村建设书画摄影展、2011年举办了建党九十周年书画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2006年获“平顶山市十大文明市民标兵”荣誉称号。2000年获全国群众书画摄影大展优秀奖;2001年获中国首届老年书画展优秀奖;2004年被聘为县法院司法监督员;2004年被聘为郏县大学生联合会顾问;2005年获中国电影百年书画展佳作奖;2005年获平顶山市少数民族书画展一等奖;2007年书法作品入展河南省首届少数民族书画展。此外,书法作品曾在省《党建之窗》封底发表,部分作品入先多部书画专集,书法作品曾作为国礼赠韩国、台湾政要名流。)

 

责编: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