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术 > 武侠人生 > 正文

太极拳理论研究应向广度和深度拓展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5-02-03 11:44:04

对太极拳理论的研究应该是全方位的研究,不能仅限于对太极拳拳理和技术动作的范围,而是应该拓展到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人类社会、自然界物质运动形式、医疗 保健功能等领域的研究。太极拳是集宗教、哲学、医学、军事、文学、艺术、伦理、民俗、娱乐等于一身的一个武术拳种,它将民族特色的文化展示得淋漓尽致,包 含有丰富的文化、自然规律、人的行为规则等内容。有人形容太极拳不仅仅是一门武学,更是一门人学,它可以强身健体、防身技击,更能够改善人的思维方式,在 一定程度上修补人的性格缺陷,不仅可以使人在身体方面适应自然界,还可以使人更好地融入到社会生活之中,因此,只有将太极拳理论的研究不断地向广度和深度 拓展,才能使太极拳的理论和技术进一步地发扬光大。

太极拳理论的研究应紧密结合对太极文化的理解和研究而开展。太极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曾经出现过四大文 明古国(中国、印度、埃及、古巴比伦),它们均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时至今日,其他三个文明古国都没有完整地将本民族的文化保留下来,只有我们中 华民族的文化不仅完整地传承下来了,而且还在不断地发扬光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有学者研究认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一是自古以来中 华民族文化对外不具有扩张性,不把本民族的文化强加于他人,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同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二是中华民族文化对内不走极端,推崇“中庸之 道”。宋代著名理学大师朱熹对“中庸之道”作了这样的诠释:“‘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而同时代的另一位著名理学大师程颐则将“中 庸”解释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国人视“中”为重道上德和终生为人处世务须笃行的规范和 准则。中国文化所说的“中”是不多不少、不偏不倚、不即不离、不紧不慢的恰到好处。而太极拳就是在这样的文化底蕴的基础上产生的一个拳种,太极拳拳理要求 立身中正、阴阳互体、刚柔相济、动静结合、快慢相间、高低起伏、舒展紧凑、收放自如、神形兼备等,无处不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紧密相联,其内涵充满了一种文 化,我们称之为“太极文化”。

对太极拳强身健体、医疗保健和防身技击的理论研究方面,目前也只是局限在物理运动的范畴。我们知道,在自然界的物质世界中,运动是永恒的,是 形式多样的,是极其复杂的,但归纳起来无外乎就是物理运动、化学运动和生物运动三种运动形式。物理运动是物质运动的简单运动形式,即直线运动变旋转运动; 化学运动是物质的复杂运动形式,即产生化学反应的运动过程;生物运动是物质运动的高级运动形式,是物质运动形式的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运动的新陈代谢过程。 人作为一种高级的生命体,集三种运动形式于一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物质运动体系。而目前在太极拳理论研究方面,说到太极拳的强身健体功能时,就会谈到:通 过练太极拳,使人体的肌肉、骨骼得到锻炼,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在松、柔有氧的基础上通过练习太极拳,可以有效地调节人体的内分泌系统;由人体的直线运动 变旋转运动,利用人体力学的原理,可以在技击方面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等。这些往往都是概念性的和定性方面的词句,缺乏定量方面的具体数据和说服力。实践 证明,人通过正确地习练太极拳不仅仅会使肢体的肌肉骨骼通过物理运动形式得到锻炼,身体的各种分泌功能也会不同程度地通过化学运动形式产生化学良性反应得 到改善,从而使人体整个生物系统得到有效的调节。但是目前我们国家的太极拳界乃至武术界对这方面的研究是欠缺的。据说国外的太极拳界对太极拳理论的研究已 经向化学运动形式方面进行探索。

太极拳发源于中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我们曾经因为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罗盘针、活字印刷) 为人类社会作出的贡献而感到骄傲。现在我们的国家在日益繁荣昌盛、逐步强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也不断增强,我们有理由,也有能力 将太极拳理论的研究工作向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以使太极拳更好更快地走向世界,为人类社会共享,造福于全世界,使太极拳成为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社会的 “第五大发明”。

太极拳的理论研究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全社会的广泛参与。首先要营造一个广泛开展太极拳理论研究的氛围。目前,我国 太极拳界的现状是,一方面有些技术水平高的习练者缺乏理论研究的能力,这些人从幼年就开始在名师的指导下练拳,但文化基础比较差,虽然练就了一身的太极功 夫,但只是就“拳”说“拳”,知识面较窄,思路不够开阔,文字语言能力较差,有话说不出,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达不到触类旁通的境界。这个人群被称为 太极拳界的“实力派”。另一方面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武术专业人员,他们文化程度高,文字表达能力较强,但缺乏太极拳名师的指导,很难领悟到太极拳的真谛,不 能切身感受到太极拳的奥妙。理论来源于实践,他们在实践中得不到体验,自然就无法在理论上深入地开展研究工作。这些人群被称为太极拳界的“学院派”。在太 极拳理论的深入研究上,需要由政府的相关部门和团体牵头,将太极拳的“实力派”和“学院派”进行有机的整合,使二者融合在一起,为理论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 组织基础;还需要组织协调相关的科研、医疗等部门参与和支持,划拨专项经费,对习练太极拳的人群和非习练人群开展跟踪调查活动,获取科研数据,为理论研究 工作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综上所述,对太极拳理论的研究,亟需向广度和深度拓展,这是现实赋予广大太极拳理论研究工作者的任务。要承担并完成好这一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更需要从事太极拳理论研究的工作者长期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