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术 > 武侠人生 > 正文

武林掌故的真实性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5-02-03 11:24:35

武林中的掌故传说,是武术文化的衍生物之一。一来传承了武术文化,二来对习武者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三来替大家在茶余饭后打发了不少时光。

只是武术自古多神化,言谈中人们又常常会不自觉地犯“捎东西捎少了,捎话捎多了”的老毛病,添油加醋,若主人公是自己所喜欢或所亲近的,便将其夸张到神乎其神的程度,而后面又不免有一己私心——跟着沾点“神”光,改善生活境况——于是,武林中以讹传讹的事历来极多。也许始作俑者只是偶然的一句话或一时兴之所至,但事情便渐渐走样,传来传去连始作俑者也信以为真。这就像新闻学上所说的“洞穴理论”,将一个人放在洞穴中,时间长了,他会将自己的影子当作另一个人。时间长了,这些由传说而造就出的“经典”居然会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典籍中,闪闪发光,让人当作信史,当作论据,洋洋自得地夸耀着武术的全知全能,全不顾其思想“解放”到突破了人体局限的程度。以赫赫有名的八极拳大师吴钟为例吧,他的功夫没得说,堪称一流。但不知是后人的贡献,还是他自己的天才构想,在今天的资料中,有几件脍炙人口的轶事,细琢磨起来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有人说他曾“三闯浙江少林寺”,这便是妄谈令人生疑了,浙江压根儿就没有少林寺;有人说他闯的是“福建莆田少林寺”,乍听起来似乎还有些道理,但事实上这个以武闻名的少林寺,在康熙年间便由于搞“反清复明”的“地下工作”而惨遭兵燹,和尚们死的死、逃的逃,谁还有胆气饿着肚皮守着木人木猴什么的等着几十年后吴钟来此一试身手?还有人说他曾与恂亲郡王比武,这也是不谙历史的“超现实主义”杰作。须知,当年清廷等级之森严,门户之分明,堂堂郡王不顾身份与一介平民比武,那是清朝律令、皇家规矩所绝对不能允许的——《还珠格格》里小燕子的事只能出现在戏谈里——没准儿这边比武未完,那边圣旨已下,将铁帽子王贬为草帽子民,更何况此王乃当朝皇帝雍正死敌。

我说这些并非是刻意贬低吴钟,他在中华武术史上的地位是有目共睹的。但他的地位不是靠着虚无缥缈的闯少林、胜亲王奠定的,而是他凭借高超的武功与毫无保留地传授了八极拳,开创了一个八极时代而扬名于武林之中,人们才去怀念他。具体到一个人,类似的夸张在武术史上也多不胜数,如“达摩面壁”、“踏雪无痕”、“旱地拔葱几丈”等等,都是胡吹滥捧的典型。混淆了黑白不说,更糟糕的是被一些愚昧的崇拜者当作了榜样,结果功夫没练成,却糟蹋了自己的身体,不是有的拳师因练什么掌功,结果练到手指变形、类风湿关节炎缠身,也不能如祖师爷开碑断石而惭愧不已吗?其实,何尝有过打断石碑的高手,充其量是先把石头砸酥了再下手,还不能用力拍,否则,小石头仍会毫不客气地让手变为烂肉饼子。还有人说他的祖师一个扫趟腿将一圈儿小臂粗的木橛子齐刷刷扫断,说得比刀还快。他怎么不想想,那需要何等的力量与速度,他祖师的腿得多硬才能做到。一百马力的电动机带动锋利的电锯抡起来砍那圈木橛子,也会因转不动而“烧机”,更何况肉体凡胎的人呢!以上种种传说,在科学蒙昧的时代出现尚有情可原,那时生产力水平低下,消息闭塞,出现神奇的传说也可以理解,但如果今天再将这些大仙二仙的把戏当真事,就显得可笑可悲了。遗憾的是,直到今天,武林中的“造神”运动仍未停止,似有意犹未尽之意,如前几年的老僧法师,虽然在仁人志士的齐心努力下,他的神话彻底翻船,但这并不意味着神化就已经丧失了存在的土壤,看看那些关于习武的广告吧,“神运”风采依然,“九阴白骨爪”与“降龙十八掌”比翼齐飞,双双把钱赚——金庸大侠著书立说的时候,也许并未想到,他的武侠小说也为某些“武林中人”找到了生财之路。

武术的目标应是远大的,近几年来,武术进入奥运、走向世界已经成为武林中人共同的渴望。但是,假如我们不能用科学的态度重新审视武术,仅靠臆造的“英雄掌故”来唬人是无济于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