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5点,在海南省万宁市武昌渔港,马达的声音一个接一个响起,码头上人声鼎沸。满载捕获物的船只一艘接一艘地靠岸,在岸上等待的渔民们忙着:检查货物、卸货、讨价还价、过磅.几分钟之内,船上的十几篮子海鲜就会被抢购一空。经过近一个月的沉默,武昌渔港又恢复了往常的喧闹繁忙的活动。武昌渔港是海南少数几个天然渔港之一。附近的海域也是中国南海著名的渔场。海鲜产品如石斑鱼、鲭鱼、带鱼和鱿鱼是众所周知的。受新一轮肺炎疫情的影响,除休渔期外常年关闭的武昌渔港自春节后关闭。
“渔船出海需要很多人的配合,这容易产生聚集风险。”万宁海洋渔业监察大队武昌中队工作人员许表示,随着防疫工作的阶段性成功,当地政府全面推进复工生产,积极引导12米以内渔船复工,鼓励渔民出海作业。
防疫和生产要同步进行。为确保恢复捕捞作业的安全和秩序,当地渔政部门在恢复捕捞作业前对船员进行了调查,每天核实进出渔港人员的健康信息,登记健康代码状态,现场测量体温,帮助渔民解决恢复捕捞作业的一些实际困难。
广东电白渔船的船主陈在这次航行中赚了2000多万元。这艘渔船一进港就卖出了数百磅鱿鱼。有一天,因为他买不到面具,他的船几乎不能出海。
“网上购物口罩的到货速度很慢,在全市的药店和医院都买不到。我渴望看到别人的船正常航行。”陈松说,幸运的是,当地干部送来了口罩,以挽救紧急情况。
陈的船几年前从广东驶往武昌渔港,现已复工并恢复生产。最近几天,每天都有很多鱼被捕获。他说,如果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能够实现这样的收获,因疫情而推迟一个月的损失可以慢慢恢复。
让渔民越来越有信心的是,越来越多的外国商人前来购买外国商品,这也意味着市场更加开放,疫情对渔业生产的影响正在慢慢消退。
"在我们的鱼市场,外国买家的数量是一个重要的信号."在渔港卖海鲜的吉告诉记者,如果万宁市的当地商人来买海产品,那就意味着这些海产品只能在当地市场销售。毕竟,当地的市场空间有限,海鲜的价格肯定不高。
季是渔港所在地武昌村的村民。他头脑灵活,在渔港与几个船主签订了独家销售合同。他出售这些船只收获的所有海产品。
“我的外国货不到一小时就卖完了,买家都是外国买家……”纪说:
天空越来越亮,渔港外的大海越来越清澈,码头上的繁忙工作还在继续。几个市民也来到鱼市场“捡漏洞”。海风阵阵袭来,渔港充满了大海的味道。编辑:朱燕菁]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