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宿迁3月3日电(记者朱来宽,刘玲记者)江苏沭阳的一名男子为了满足自己的食欲,用面包虫混合物杀死了3000多只灰头黄鹂。3日上午,宿迁市宿城区人民法院通过视频连线宣判了这起非法狩猎案件。
鹂是一种小型鸣禽,在西伯利亚、日本和中国东北繁殖,在中国南方越冬。它是江苏的一种冬季候鸟,在秋末越冬。因为它不怀疑性,而且容易接近,所以当它离得很近时,它经常会飞走,所以它成了非法猎人的目标。
经法院查明,2019年9月,被告崔某从QQ群处了解到非法猎鸟方法,并购买了球员、药品和面包师,为猎取灰头黄鹂做准备。同年9月至11月,崔多次到沭阳县镇的一个村子里,用撒了掺了药的面包虫和弹鸟歌的方法,引诱白头鹎啄食,猎捕到了这些鸟。
案发后,沭阳县公安机关在崔家中查获3737只死鸟、2碗蛔虫、15个玩家和1个充电器。在审判过程中,被告说他毒死的那只鸟已经准备好供他自己食用,并将在年底前送给亲戚朋友。
据鉴定,被捕杀的3351只鸟为灰头黄鹂,属于国家保护的具有重要生态、科学和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简称“三友”动物)。另外386种因形态不完整而无法鉴定。
法院认为野生动物是珍贵的自然资源,具有生态、科学、历史、美学和文化价值。非法捕猎野生动物容易造成生态失衡,给公共安全带来很大风险。
部分野生鸟类迁徙路线漫长,跨越许多地区,接触不同的自然元素。在迁徙过程中有携带传染性病原体的风险。然而,一些野生动物会选择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以避开其他动物和人类。它很容易携带和传播更多的有害物质,如细菌和寄生虫在多个环节。当未经检疫的野生鸟类流入餐桌时,将对公共生活、健康和公共安全造成极大的风险。
庭审期间,法院邀请南京森林警察学院侯森林教授出庭,从专业角度详细解释了非法狩猎行为对蓝鹂、鸟类和最后一级营养级物种造成的严重破坏,破坏了食物链的动态平衡,对人类饮食者的健康、生命安全和生态环境产生了诸多不利的连锁影响。
当日上午,宿迁市宿城区人民法院罗马湖盆环境资源庭组成七人合议庭公开审理此案。崔因非法狩猎被判两年零十个月监禁。宿城区法院、沭阳县看守所和南京森林警察学院通过在线视频链接完成了对该案的审理。(结束)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