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3月2日电(记者杨)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原计划于今年3月参加两所高校辅导员岗位笔试的武汉
中新社记者杨
周婵在疫情形势下,因突发新发肺炎,被迫推迟资格考试和申请。时间仍有待确定。
与此同时,她和许多同学因为被困在家乡而无法返回学校,所以他们的毕业论文的进展受到质疑。华中师范大学发出了一份问卷调查。周婵的11个同学中,约有一半选择推迟毕业。
就业或研究生入学考试以及毕业论文是所有毕业生在毕业季节的首要任务。武汉是中国大学生人数最多的城市,近年来多次推出人才引进计划,招收大量学生,并获得好评。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各高校不得不临时调整本学期的课程表。
成千上万的毕业生徘徊在被动等待和主动突破之间。
2月28日,教育部副部长翁铁辉表示将采取更多措施让874万毕业生就业。加强对湖北高校毕业生的资助。2020年,湖北大学毕业生预计将超过44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2万人。据了解,武汉的学校正在为毕业季节制定和发布几个“在线”计划。
王秋各,周禅学院的研究生就业老师,告诉中国新闻社,该学院利用华中师范大学的智慧就业平台帮助学生在线签订合同。到目前为止,已有109人完成了签约,就业率超过50%。
相比之下,华中科技大学水电与数字工程学院的肖(音译)和郑(音译)无疑是幸运的。在去年秋天的招聘中,这两个人先后收到了招聘通知。然而,焦虑和恐慌等负面情绪仍然伴随着疫情。
肖,来自武汉,已被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录取,被停学一个多月。“我们的项目组很紧张,毕业设计和论文结束后就要开始了。目前,竣工时间只有一个半月,压力仍然很大。”
他说自从疫情爆发后,许多没有找到工作的学生开始担心未来的发展。幸运的是,负责学校和学院的老师做了很多工作。“担心变成担心。现在学生们至少对毕业季节有了一点头绪,并主动一步一步地推进每一个项目。”
郑之前通过了初试,现在正在准备——的二手入学考试。往年4月份举行的复试今年被推迟了,因为他在家乡和农村,手头没有准备毕业设计的材料,在本应平稳的毕业季节,困惑感急剧增加。
"近年来,就业形势越来越紧张。在上周的视频班会上,学生们都有类似的情绪。”他提到春季招聘会开辟了一个在线渠道,学生们对此寄予厚望。"辅导员每天都在聊天小组里张贴招聘启事,帮助人们缓解紧张情绪,整理工作信息。"
华中科技大学推出了网上就业“云指导”,依靠网站和社交平台向毕业生推广简历制作和面试技巧。搭建网上招聘平台,引导毕业生求职,实现网上签约。自今年2月以来,已有430家用人单位发布了学校的招聘信息,540家企业报名参加了“航空双选拔会议”。
除了在“211”和“985”大学学习之外,武汉数百万大学生中也有大量来自普通高校的年轻人。社会为他们的意图提供了许多选择。
教育部28日透露,今年将扩大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和普通高校的升学率。
"学校本身不会大规模创造就业机会。"据武汉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闫介绍,学校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择业,但解决疫情下就业难的根本出路在于就业需求。从这个角度看,在全国疫情得到控制后,经济复苏和企业恢复工作和生产就更加重要了。(完)主编:郭]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