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佛山2月24日电(记者程井伟)《佛山市南海区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24日正式发布。《规划》明确提出推进氢能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的突破和主要设备的国产化进程,将佛山市南海区打造成中国氢能产业商业创新和发展的先导区。
作为中国较早发展氢能产业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先后聚集了一批行业龙头企业。产业链涵盖氢气生产、加氢设备、加氢站的设计和建设、氢燃料电池和核心部件以及汽车生产的各个方面。
目前,南海氢能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政策体系逐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显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17年,南海将成为中国第一个商业加氢站,允许各类企业参与氢能产业的发展。长期以来,南海氢能产业一直走市场化发展道路。我们认为提出商业化的目标更合适。”南海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蔡德全在介绍《规划》时提到。
《规划》指出南海地区氢能产业应抓住粤港澳台湾地区的发展机遇,实施“标准引领、核心驱动、品牌助推”的发展战略,努力打造国际知名的独立氢能技术先锋、高端氢能产业集聚区和先进氢能社会示范区。
《规划》将佛山市南海区氢能产业发展目标分为三个阶段:近期(2020-2025年)商业创新探索阶段、中期(2026-2030年)商业推广阶段和长期(2031-2035年)商业应用阶段。提出“到2025年,氢能产业总产值将达到300亿元;到2030年,氢能产业总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到2035年,氢能产业总产值将超过1500亿元的规模目标。”
此外,《规划》提出构建“一核两翼”的整体空间布局。“一个核心”是指以佛山南海的“胡仙氢谷”为核心。“两翼”分为东翼和北翼,东翼沿贵丹路,打造氢能产业创新服务区。北翼将沿博爱路建设一个燃料电池汽车设备制造区。(完)主编:郭]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