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件非常令人兴奋的事情,也是一些父母在寒假期间放松、带孩子去亲戚家、旅游、参加课外班的好机会.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这可以完全破坏一场突发的流行病。随着疫情的发展,为了更有效地开展防控工作,全国各地的高校、中小学校都发出了推迟开学的通知,校外培训机构也停止了网下教学。
呆在家里,如何安排“熊海子”漫长的寒假成了家长们头疼的事情。为此,许多家长选择报名参加在线培训。然而,这个市场的情况好坏参半。北京互联网法院法官提醒家长们要睁大眼睛,仔细辨别网上培训机构的优劣,为儿童家庭网上学习选择高质量的培训机构和课程,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无法检查资格和避免投诉。
据北京互联网法院法官介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第3条规定,校外培训机构必须经审批后取得办学许可证,然后注册取得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民办非企业单位注册证书),方可开展培训。由此可见,网上和网下培训机构都要在工商部门注册,由教育部门审批,未经任何部门审批和注册的“无照无照”培训机构,如果没有相应的资质,一旦发生纠纷,就会导致主体不清,造成投诉无门的尴尬局面。
《法制日报》记者注意到,目前许多在线培训机构通过公开号码发布在线培训课程信息。当父母看到广告内容好且价格便宜时,他们通常会在网上注册付费。结果,几天内没有任何消息,也没有与相关机构联系,或者他们发现该课程没有很好地宣传,并要求退款,但没有人回答。这时,我会想到是哪家公司和谁赞助了这家公司,但是一旦我查了,我就没有任何电话号码或联系方式了。恐怕此时没有办法抱怨或起诉。
法官提醒父母在支付费用前必须注意公共号码。在输入公共号码之前,点击公共号码的名称和介绍,查看公共号码档案、微信号和账户主体。单击帐户主体以了解有关组织名称和身份验证信息的更多信息。然后,他们可以在组织的网站(如官方网站或“奇查”)上查看公司的商业注册、资质和其他相关信息,以确认培训组织是一个已合法注册和备案的主体。
应关注教师和课程设置。
除了检查培训机构的资格外,检查教师的资格也很重要。根据《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的要求,校外培训机构必须有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从事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培训的教师应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学科知识培训的内容、频率、招生目标、时间安排和上课时间应当向当地县级教育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布;培训内容不得超过相应的国家课程标准。校外培训机构的培训时间不得与当地中小学的教学时间相冲突,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 30,不得留作业。
“这并不意味着上网的人一定是老师,他们一定是好老师。”法官特别提醒家长在购买课程前要详细询问教师的资格。与此同时,还应注意教学内容是否与儿童目前正在学习的内容相关,是否具有凝聚力。
一定要看清楚付款条件。
上课期间,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如课程不适合孩子,孩子不喜欢学习,时间冲突等。这时,家长往往希望机构能退款
法官提醒说,在购买期间,父母通常有在线电子合同或点击“同意确认”。如果没有合同,有必要与组织确认如何解决退款争议等问题。如果您签署了电子合同,您必须仔细阅读和查询相关条款。如发现对方提供的格式合同有不公平或不合理之处,应及时提出并在补充条款中注明。同时,您应保留合同的电子版,仔细核对机构名称,并确保其与上述查询中发现的机构名称一致,以便在争议发生后明确责任主体。此外,家长应注意保存付款凭证、聊天记录、电子合同和其他相关电子证据,以便随后的纠纷可以提交法院。
近年来,校外培训,尤其是网上课程发展迅速,在时间、地点、自由度、课程内容等方面满足了部分中小学生的补充需求。尤其是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它成了父母的首选。然而,父母也应该注意孩子工作和休息的结合。他们不应该违反教育规律和年轻人的成长与发展。他们应该把孩子的网上课程安排得太满,超出孩子能承受的范围,成为孩子的沉重负担。尤其是,电子产品会对儿童的眼睛造成很大伤害。必须注意眼睛健康和卫生,以确保儿童的健康成长。
法官强调,在这个不容易的假期,不要让疫情成为压力,不要让网上课程成为负担,不要让纠纷来找你。“我相信,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疫情将会被更快地扑灭,每个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将会尽快恢复正常。”[主编:方家梁]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