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12日电:什么“硬核”——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重点扫描10号在各地区不仅防控生产,而且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新华社记者
目前,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正处于关键时刻,各地区纷纷复工复产。在尽力预防和控制疫情的同时,我们如何才能有效地恢复生产?全国各地的企业采取了哪些“硬核”措施来应对工人重返工作和生产的主要考验?记者走访了上海、广东、重庆、江苏等省市。
实施精确的政策帮助企业度过难关。
落实复工生产保证,帮助解决企业在复工生产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再降低0.5个百分点。自《上海市全力防控疫情支持服务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出台以来,上海市相关部门共出台了33项详细政策,推动各项政策的实施并取得成效。
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阮青11日在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上海市政府主要政策的实施细则基本完备,明确了政策的实施主体、适用对象和范围,使政策尽快惠及广大中小企业。
共同控制疫情,科学防控,精确应对。
在保持防疫和安全生产底线的前提下,青海省支持重大项目尽快恢复生产,支持重点企业尽快恢复生产。青海省也出台了应对新一轮冠状肺炎疫情的政策措施,支持中小微型企业发展,推动重大项目复工。特别是针对中小微型企业抗风险能力弱、规模效益低的现状,制定了可操作性强、力度大的政策措施。
自10日起,重庆两江新区首批200家工业企业有序恢复生产,首批48000多名员工稳定工作。
"两江新区启动了"抗击疫情、温暖企业八项政策措施",包括协助企业复工复产、支持防疫科技研究、加强企业就业保障、着力扩大有效投资、提高企业研发能力、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激发消费市场活力、促进对外贸易稳定发展等八项内容。"重庆两江新区党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志杰说。
服务有保障,满足重返工作企业的需求。
食堂里消毒酒精的味道太重了。酒精不能在大范围内使用。打开窗户,通风30分钟以上。员工应经常洗手,宿舍应配备必要的消毒材料.”9日下午,德清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董小莲在浙江凯西雅华梦针织有限公司担任“指导员”一个多小时,认真检查并反复说明注意事项。最后,向企业负责人下发了涵盖10个方面的《企业重返工作岗位和返工防控新皇冠指南》,供整改落实。
流行病发生得越多,企业安全性就越好。
满足再就业企业的防疫需求。德清市成立了专门的医疗指导班,加大了对企业防疫知识的宣传和指导,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了具体的防疫和复工细则。
十日八时,杨
在广东,进入广州创维电子有限公司大门必须经过“多重关卡”:第一,消毒。消毒棚内的几台雾化机正在喷洒消毒剂,进厂人员必须停留一分钟;然后,测量温度,保安人员用前额测温枪逐个测量进来的人员的温度。最后,保安仔细登记了员工的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宿舍号、到达时间、出发地点、出行方式等。
“体温测量”是员工重返工作岗位后必须通过的“第一关”,而“戴口罩”是员工进入工作区域的“硬性规定”。
记者发现,全国各地的企业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出台了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食堂分为15个工人和一个宿舍。每个宿舍都有一台电视机和一个独立的卫生间。所有这些都达到了我们投产前的标准。”位于江西省贵溪市的江西晁新江消防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卢军告诉记者。
"公司的技术人员和生产线工人已经到达1200多个岗位,还有车间、食堂、仓库等。需要每天消毒三次。”盐城天河国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卢振宇表示,员工不允许在食堂穿工作服,应使用医用酒精消毒双手。餐椅之间用隔离带隔开,以确保一个人。员工在错误的时间吃饭,吃饭时坐在一个方向。
作为医用呼吸机、空气净化器等设备的核心供应商,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的卧龙集团开始了重返工作岗位的前期准备工作,为外籍员工租赁了整个酒店,进行了统一的餐饮和防疫培训,并允许他们在隔离14天后上岗。同时,员工采用“以小组为中心”的控制模式,减少团队与小组之间的密切接触,从而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防疫不会推迟重返工作岗位和恢复生产。我们坚决执行严格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卧龙集团副总裁朱雅娟表示。(记者袁权、李融、何、袁、方文宇、魏宜军、陈刚、沈汝发、马、孟迎如、卢、杨哲)主编方家亮:]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