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2月12日(新华社)——200多名山西剪纸艺术家创作了近600幅作品来记录中国战争的“流行”。
作者杨佩佩
面对新一轮的皇冠肺炎疫情,中国开始了一场抗击“疫情”的战争。最近,山西各地的民间剪纸艺术家用一把剪刀和一张纸来记录中国战争的“流行”。剪纸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促进防疫。
剪纸是中国最受欢迎的民间艺术之一。经过唐、宋、明、清的发展,剪纸艺术在中国各地产生了不同的部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山西剪纸就是其中之一。
12日凌晨3点,50岁的山西剪纸艺术家郝小翠完成了另一幅剪纸作品,向抗击新发肺炎的一线医务人员致敬。她来自山西临汾洪洞。这幅剪纸作品的灵感来自一个当地的神话故事。
此前,郝小翠还创作了6幅防疫知识的剪纸作品。增强体质,抵御病毒,不要在非常时期外出,不要在空闲时间聚集.丰富多彩,内容丰富。“从小受妈妈的影响,我非常喜欢剪纸。2006年,我开始专业学习和创作剪纸。目前,我希望以自己的方式加入这场流行病。”
”剪纸作品用红苹果作为阴影来代表喜庆,用绿叶来代表旺盛的生命力。为了吸引注意力,我选择了蓝色的纸来剪切图片和字符。”郝小翠说,山西临汾的剪纸刀笔泼辣,具有粗细、拙巧的特点。
郝小翠说他会继续创作防疫和控制方面的作品。手里拿着剪刀,他会用丰富多样的作品来记录这场“流行病”战争。
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门,不要聚在一起,多透气…这些防疫知识都是在山西民间剪纸艺人协会副主席出国剪刀下传授的。今年47岁的杨友阳来自山西晋中。他学习剪纸已经32年了。这次,他花了4天时间创作了9部宣传防疫知识的作品。
游阳说他的剪纸作品是以民间剪纸为基础,融合了版画、装饰画、农民画等多种表现手法。同时,它们具有山西晋中剪纸醇厚、优美、精致的风格。
“这组剪纸作品是根据中国最近发布的防疫宣传材料创作的,提醒人们在防疫期间要保护好自己和家人。”游阳说,通过剪纸艺术的表现,人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防疫的重要性,做好预防工作。
17岁的马明骏是山西吕梁的孝义人,他向母亲学习剪纸。这一次,他加入了山西剪纸艺术家抗击新皇冠肺炎的行列。“受疫情影响,我没有回家。当我与母亲交谈并了解到这项活动时,我开始构思、绘画和裁剪,共用4天时间。”
马明骏说,吕梁的剪纸虽然粗糙,不如山西其他地方的剪纸精致,但其质朴刚强的风格,仍能表达抗击“疫”的决心。这些作品用火焰和手拉手等图案来表明团结就是力量,希望社会各界团结一致,共同抗击“流行病”。
山西民间剪纸艺术家协会主席郭美华说,到目前为止,山西200多名剪纸艺术家已经创作了近600件作品,帮助抗击新一轮的肺炎流行。“越来越多的山西剪纸艺术家加入了这个活动。我会收集所有这些作品,并通过微信展示给更多人看。”(结束)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