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音报道,猪肉价格今年一路飙升,成为中国居民日常消费中最受关注的农产品之一。今年下半年,中国出台了一套政策“组合拳”,从各个方面保证猪肉在市场上的供应。此外,在节假日等重要时刻,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迅速投入冻肉储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生猪价格的过度上涨。从11月开始,全国生猪和猪肉价格开始下跌,连续五天下跌。农业和农村事务部18日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猪肉批发价格继续下跌,比上周五下跌5.9%。这是否意味着猪肉价格的新转折点?春节期间肉类价格有可能上涨吗?新一轮储备肉会登场吗?
图为重庆一个猪肉丰富的农贸市场。记者陈超拍摄了@猪肉价格下跌由于生猪生产能力逐渐恢复,市场上的冻肉数量增加
深圳福田农产品批发市场是深圳主要的农产品集散地之一。除了批发商,许多市民也购买他们每天吃的农产品。昨天(18日),深圳市民唐先生买了一些猪肉。他表示,猪肉价格明显低于前几天:“前几天购买的猪肉价格似乎是每公斤5-6元,比这高出37-38元。在过去的两天里,它似乎有点低。今天,它比我预期的低了几元。”
在市民彭的印象中,猪肉价格今年似乎一直在上涨,现在终于呈现下降趋势:“年初,猪肉价格只有10元左右,似乎是13元。然后一路飙升至30多元。现在,我前几天买了29-30元,今天买了28元的后腿肉。”
北京居民也有同样的反应。根据北京新发地发布的数据,11月10日至16日,瘦肉型白条猪的平均价格比上周下降了9.6%。16日的平均价格是每公斤21元,低于上月最贵的5元。
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公布的监测数据显示,16个省市的猪肉总价格指数连续两周逐月下降。截至18日下午2点,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45.31元/公斤,比上周五下降5.9%。
卓创信息分析师王亚南表示,猪生产能力的逐渐恢复和市场上冻肉数量的增加是本轮猪肉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最近11月份猪肉价格的下跌导致了新鲜猪肉价格的下跌。其次,市场上冷冻肉的数量增加了。各地增加了储备冻肉的供应。现在进口肉类的数量增加了,从而缓解了猪肉供应的短缺。
本轮生猪价格下跌还不代表转折点。真正的转折点还是明年下半年猪肉市场供应量的增加
除了肉类储备的帮助外,最重要的是从10月份开始,全国生猪存栏量已经停止下降,并从环比反弹,生猪存栏量的下降明显较环比收窄。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增勇分析说,目前生猪价格的下跌还不代表拐点的到来。真正的转折点可能在明年下半年。生猪和商品猪供应的生产周期为中间6个月,能够繁殖的母猪和商品猪的生产周期为中间12个月左右,这意味着整个生猪的生产能力预计在年底前停止下降并恢复。但是在供应量方面,明年上半年整头仔猪的供应量将逐月逐步恢复,而整头商品猪的供应量将从明年下半年开始逐渐恢复,这意味着明年下半年将出现生猪价格拐点。
第四季度是猪肉消费的旺季。加上元旦和春节的双重祝福
国家发改委发言人孟伟日前表示,他将选择一个机会将冷冻猪肉投放市场。说到冷冻猪肉,许多人很容易把它和“僵尸肉”联系起来。事实上,这两者不能等同。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朱义说,肉的存量最多只能冷冻4个月,而且会不断流动和变化。就营养价值而言,保留肉和鲜肉没有太大区别,味道也没有任何区别,这与冷鲜肉相似。如果使用速冻,它的味道不会失去热鲜肉。它不仅安全,而且美味可口。
记者:朱民
[编辑:刘欢]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