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法院公告栏上公布的破产文件显示,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法院于2019年10月21日裁定终止杭州青年汽车有限公司的破产程序,因为杭州青年汽车有限公司的破产财产已经分配。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杭州青年汽车被法院裁定终止破产程序外,浙江青年莲花汽车有限公司也在今年6月被法院裁定终止破产程序。迄今为止,庞青年的两家公司已经宣布破产。对49家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庞青年来说,杭州青年汽车和浙江青年莲花汽车的破产只是庞青年庞大产销体系失败的缩影。
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青年汽车的主体——青年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被法院列为遗嘱执行人55次,不诚实遗嘱执行人25次,提起法律诉讼106次。汽车行业分析师任万福告诉《新京报》,“年轻汽车面临的实际困难不仅是资金问题,也是商誉问题。”
从豪华巴士到水力燃料汽车
庞青年制造汽车的梦想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与新经济时代的象征性特征相一致,年轻人总是充满热情。随着国内汽车工业的起步,依靠自行车轮胎发家致富的庞青年将目光转向了汽车生产。1999年,庞青年通过股权合并收购了合资企业金华北富来汽车公司。2001年,庞青年成立了浙江青年尼奥普兰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青年汽车集团的前身),专门生产青年尼奥普兰系列豪华客车。2004年,尼奥普兰系列乘用车实现了年销量达到5000辆的辉煌时刻,占据了中国豪华乘用车市场份额的70%。
但是乘用车的数量远远少于乘用车的数量。庞青年已经将注意力转向乘用车市场。2004年,这辆年轻的汽车以“买壳”的形式进入负债累累的贵航云雀,并获得了汽车生产资格。2006年,青年汽车开始与马来西亚宝腾汽车合作,收购宝腾莲花工程公司的产品技术,开始生产青年莲花轿车。2008年,小荷的第一款汽车产品在贵州下线。根据2012年的数据,莲花当时销售了约5万辆汽车,而萧山生产基地的产能当时就可能达到15万辆。
面对2013年以来产销比例严重失衡以及资本链断裂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庞青年继续“造车梦”。今年5月,《南阳日报》的头版新闻“青年汽车集团的水氢发动机在南阳市正式下线”引起了热烈的讨论。据悉,氢水车无需加油或充电即可达到360-500公里的里程,只需加水即可。消息立刻传开,业内一些人甚至指出庞青年实际上是在欺骗国家新能源补贴。工业和信息化部随后回应称,工业和信息化部没有收到青年汽车公司对此车型的任何产品访问申请,也没有收到任何产品公告。
建筑扩张成为拖累
豪华客车的辉煌还没有持续。在乘用车市场上,庞青年持续的“跑马圈地”扩张成为拖累青年车的负担。据悉,2009年,庞青年表示将在全国建设10个主要汽车生产基地,年产汽车146.3万辆,投资444亿元。浙江有四个基地:金华、海宁、萧山和下沙。
有许多生产基地,但也有许多针对年轻汽车的“未完成”项目。据粗略统计,下沙基地、六盘水基地、宁夏石嘴山基地、浙江海宁基地四个未完成项目宣布投资231.6亿元。庞青年在建立生产体系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形成生产基地。从2014年开始,由于生产基地布局、产能利用率不足和莲花汽车销售疲软造成的巨额财务支出,都使年轻汽车进入了突破上限的财务危机
然而,即使在多年的经济拖累后,这辆年轻的汽车仍未被法院清算。业内人士分析,这主要是由于青年汽车公司总裁庞青年造成的。《新京报》记者了解到,2010年以来,在庞青年的推动下,YV先后与鄂尔多斯市政府、石嘴山市政府、海宁市政府和贵州六盘水市政府签署了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政府将提供资源和矿产来吸引汽车行业,刺激行业增长和扩大就业,而年轻的汽车将需要在协议签署地建立汽车生产线、汽车零部件和其他生产基地,并达到规定的年度销售目标。汽车行业分析师任万福告诉《新京报》记者,“年轻的汽车正在以汽车制造业的名义到处循环利用资源。他们以投资的名义获得其他优惠政策并获得巨额利润。”
很难偿还债务。
由于长期拖欠债务,海宁资产管理公司向浙江省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青年汽车破产清算申请,理由是青年汽车集团未能清偿到期债务,缺乏偿付能力。今年8月底,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驳回海宁的资产管理申请,认为青年车的部分核心资源仍然具有运营价值,没有资产不能完全变现的情况。虽然还清债务有一些困难,但还清债务并非不可能。
新京报记者从面对面的信息中得知,针对年轻汽车的目标累计金额已经超过50亿元。最近一次是在11月13日,执行目标超过2.6亿元。被冻结的股票数量达到了93股。11月7日,青年汽车集团的4500万股被冻结。同时,庞青年作为青年汽车集团的法定代表人,自2018年7月以来已经26次被列入限制高消费名单。目前,庞青年有49家企业为法定代表人,4家为股东,64家为高级管理人员。到目前为止,庞青年已被列入限制消费名单数百次。
海宁资产管理公司向青年汽车集团申请破产清算时,青年汽车发布了异议材料,称今年1月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和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签署了《化解青年汽车债务危机和推进青年汽车重组专题会议纪要》,青年汽车的重组得到了两地政府的认可。5月,青年汽车集团与南通嘉禾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签署《债务重组协议书》,债务重组按协议进行。然而,企业债务重组后回归正常运营轨道的希望似乎仍然相对渺茫,面临的实际困难不仅是资金问题,还有商誉等问题,只会越来越深。
新京报记者刘洋实习生王林[主编:刘欢]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