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监控和干预健身卡的频繁使用。
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健身服务消费成为投诉最严重的领域。今年上半年,全国共收到7738起健身服务投诉,同比增长72.6%,成为所有消费者类别中增长最快的类别。
消费者对健身房的抱怨主要集中在两点:第一,发卡前卖甜言蜜语,但一旦发卡,退卡转账就不容易了;其次,健身房在健身卡有效期内突然关闭,消费者无法索赔。
与其他服务行业不同,健身房大多使用预付卡。一般的销售模式是,在合同有效期内,消费者在收取合同规定的全部费用后,可以在任何时间消费任何次数。虽然根据相关法律,预付卡上的未用金额仍然是消费者的个人财产,只由企业保管,但实际上,消费者很难处置这一财产。有些健身房在办理卡时做出各种承诺,有些则故意不凌驾于合同之上或可以规避,但在办理卡后不进行兑换,特别是当消费者对服务不满意并建议退换卡时。
更重要的是,许多健身房要求消费者申请长期卡类型,以便获得更多的一次性充值金额。这些卡的有效期有时甚至超过健身房的租金有效期。一旦健身房经营不善并关闭,信用卡类型的余额实际上就是债务,但消费者没有办法要求偿还债务。
出现此类问题的原因是健身房的预付卡资金没有得到有效监管,资金没有存入,而是用于健身房的各项运营支出。然而,健身房和消费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消费者无法知道健身房的现金流。在现金崩溃之前,股东和经理可能知道危机,并提前兑现了剩余资产,包括卡上应该属于消费者的剩余现金。然而,即使消费者来索赔,健身房也是空的,没有资产可以偿还。对于相关事宜,市场监管部门经常使用“涉及经济纠纷”的名称让消费者诉诸法院解决。然而,当一个消费者起诉一家企业时,相对于健身卡的余额来说,维护权利的成本太高,集体诉讼往往无人领导。即使诉讼以书面形式胜诉,需要时间和精力,健身房也经常资不抵债,几乎没有资产可以清算和偿还。
在这样一个权利保护的困境中,许多消费者不得不忍气吞声。正因为如此,更多的健身房将采用更慷慨的销售方式来销售预付卡。他们不会说太多关于融资的事情,他们很容易逃脱。换到另一个卷首打开甚至是件大事。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遭受损失的不是一两个个人消费者,而是整个健身行业。然而,体育运动的受害者往往生活在周边社区,集体权利保护的失败很容易导致社会问题。你知道,许多中高档健身房的所谓健身卡一次大约要花5位数。
在这方面,相关市场监管部门应采取措施,如规范相应的管理法规,促进企业自律,避免体育经营者使用格式条款,限制消费者的转卡和退卡权利,规范相关预付卡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司法部门还应对因相关事件遭受损失的消费者提供一定的司法协助,严厉处罚故意提前转移资产以逃避债务的经营者。
当然,除了健身房,许多其他行业也使用预付卡消费,如理发店和足浴店。然而,健身房在运营中往往只接受预付卡,不接受其他消费模式,运营成本相对较高,因此经常出现逃跑现象。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类似的预付卡在其他行业不存在。对此,相关方也应尽快完善预付卡的相关管理机制。
舒年[主编:萧玉]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