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口的数量正在快速增长,但养老服务的消费仍然面临着突出的问题,以至于“发展老年人有很大的经济潜力”。
本报记者韩冰之
□养老服务业不仅需要标准化、高素质的老年服务人员,还需要大量的管理和技术人员。
□目前,我国养老服务消费发展仍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不愿消费、无法消费、害怕消费
国家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老龄协会最近发布的《奋进中的中国老龄事业》显示,到2035年,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1/4,到2050年将超过1/3。 如此庞大的老年人口所对应的多样化需求,不仅给养老服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为养老服务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业内人士指出,养老的关键在于社区。 这个社区依赖高度城市化。 家庭养老仍然是我国最基本、最主要的养老方式。
"社区老年服务的发展符合90%以上老年人在家庭和社区的愿望。这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这对促进家庭、社区和事业单位的一体化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民政部有关官员表示,将进一步扩大社区养老服务的供给,积极发展社区养老服务,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对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的需求。
阳泉天年益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志忠认为,医疗服务已经成为老年人的刚性需求 政府应尽快计划将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家庭医生服务和家庭护理服务有机结合起来。 发展医疗与支持相结合的家庭护理,倡导家庭护理与社区卫生服务和家庭医生相结合。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养老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制度性障碍,如政策执行难、准入审批难、融资难、贷款难等。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这需要从政策和制度的角度来解决。
民政部相关官员也表示,目前中国养老服务消费发展仍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老年人“不愿消费” 受传统思维的影响,老年人为自己消费的意识和年轻人为老年人消费的意识尚未形成。老年人中存在“无法消费”的现象。 我国养老服务企业仍然缺乏大规模连锁经营,养老服务和老年产品的品牌意识不强。老年人“不敢消费”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老年人消费被骗的消息屡见不鲜,迫切需要营造一个安全、可靠、放心的消费环境。
日前,民政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实施意见》,针对当前老年人高质量养老服务和用品消费面临的整体短缺、供给质量低、老年人消费能力弱、需要更公平、更开放的市场环境等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方案。
此外,养老服务业的人才供求矛盾:一方面,员工短缺,特别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员工反映出待遇低、社会认可度低和获得感弱。 特别是随着以养老服务为代表的“银发经济”的快速发展,养老从业人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浙江外国语大学社会福利研究所所长董洪亚认为,未来养老服务业不仅需要合格的高素质养老服务人员,还需要大量的管理和技术人员。 为此,应鼓励技术院校开设高级服务与管理、卫生服务与管理、护理等相关的高级护理专业,培养更多的高级护理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同时,要完善激励机制,畅通向上的道路,完善职业发展体系,提高老年护理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
韩冰之[主编:方家梁]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