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已经成为中国市场创新的一个鲜明标志。只要积极鼓励创新,为创业创新创造更加开放的环境,新技术、新产业、新形式、新模式逐步发展,就能形成强大的创新趋势。只要我们继续推动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的整合发展,推动国内消费品行业升级,公众一定会享受到更多的创新红利。
随着一年一度的“双11”运动的临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于11月8日发布文件,强调要加强“双11”运动中的市场监督,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 文章指出,“双11”等网上集中促销方便了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对促进消费起到了积极作用。按照鼓励创新的原则,对新技术、新产业、新形式、新模式进行包容性审慎监管,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增强发展动力,为全面发展留有空间空 (相关报道见08版)
天猫在2009年发起了“双11”购物节,此后“双11”每年都像承诺的那样得到推广,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性购物盛宴。 “双11”的年营业额也成为观察中国消费市场活力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到2018年,天猫的“双11”总营业额将达到2135亿元。同一天,“双11”全国网上零售交易额将超过3000亿元,创历史新高。 2013年10月31日,李克强总理和马云在经济形势论坛上谈到“双11”集中推广的热点,称赞说:“你创造了一个消费点。” 这一消费时期每年都会爆发惊人的能量,但这确实来之不易。它需要受到基于鼓励创新原则的包容性和审慎监管的保护。
在这种背景下,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文件,肯定“双11”等网上集中推广活动的积极作用,强烈声明鼓励创新,同时加强市场监管,对新技术、新产业、新形式、新模式实施包容性、审慎监管的态度。 “宽容”要求对新领域和“未知大于已知”的事物采取包容的态度,只要它不触及安全底线。 “审慎”要求,当新技术、新产业、新格式和新模式刚刚出现时,它们不应该一出现就被“控制”。相反,应该给他们一个“观察期”,以便充分发展空;同时,严格遵守安全底线,对欺骗、假冒伪劣产品、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采取严格的监管措施,坚决依法打击。
中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消费至关重要 只有扩大消费,挖掘市场的更大潜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就业。 随着消费者对优质生活需求的不断增长,平台、企业和监管机构需要跟上消费升级的步伐,不断改善消费环境,培育消费热点,扩大新兴消费。 目前,中国消费经济已经进入繁荣和快速变化时期。新的消费趋势、领域和模式正在出现。新技术、新产业、新形式之所以方兴未艾,是因为企业家对时代发展趋势的敏锐把握,创新创造环境的不断改善,以及相关部门的包容性和审慎监管。
以“双11”购物节为例。如果生存周期空从一开始就被压制,那么就很难繁荣,今天也不会有繁荣景象。 据报道,阿里平台将在2018年创造4082万个就业岗位,其中直接就业岗位1558万个,上下游生产、制造、加工、物流等部门带动就业机会2524万个 一些电子商务平台大多是80后和90后企业家。他们工作努力,异常勤奋。他们用创新书写了辉煌的人生。它们还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并促进了经济增长。 近年来,大众创业和创新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亮点之一,电子商务平台、许多企业和企业家都对其做出了贡献。
“双11”已经成为中国市场创新的一个鲜明标志 中国有近14亿人口和9亿多劳动力,具有无限的创造力。千千一千万个市场单元的启动必将带来巨大的创新和发展势头。 只要积极鼓励创新,为创业创新创造更加开放的环境,新技术、新产业、新形式、新模式逐步发展,就能形成强大的创新趋势。 只要我们继续推动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的整合发展,满足社会消费升级的需求,推动国内消费品行业升级,公众一定会享受到更多的创新红利。 [编辑:王禹]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