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史诗的创作旨在宣告非遗产保护
纳张元
记者(记者张恩杰)近日,云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彝族作家拿张元来北京参加第六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大会,并透露他最近正在申请创作。彝族史诗《梅旧咪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早在1985年,纳章院就在育才河(金沙江的支流)边缘收集并组织了彝族创造史诗《梅旧咪就》。这部史诗讲述了彝族分支的天地是如何产生的。他们经常在B族人民向天地献祭的仪式上由比莫(牧师)演唱。当时有3600多行歌词。后来,Bimo的继承者越来越少,许多年轻人没有从事这一古老的职业。另外,一些古老的动植物物种名称在现代社会中消失了,因此找不到。现代汉语不知道如何翻译。失去了很多话。到2008年,纳章元再次汇编统计数据时,他发现只有1320多行。
“ 《梅旧咪就》在口述历史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如果这件事丢失了,那么一个国家的集体记忆就会被遗忘,所以我要做的就是挽救现有的《梅旧咪就》史诗。现在在我们县该项目将提交国家宣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那章元说。
那张元坦言说,在他的家乡,寨子里只有几个老人和留守的孩子。许多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已经不复存在:它们没有被种植,因此打开了大门。像“品尝新米饭”这样的节日已经很多年了。几百年来不断增长的春节歌曲逐渐消失。外出工作并回到新年的年轻人很少能够播放歌曲。 “过去,在歌唱场上是年轻的彝族男女结识朋友和寻找对象的重要场所。现在他们不离开家。每个人都在微信上拿着手机,短信和聊天,并且可以完整地完成了歌坛上的所有事情。场地更加方便,因此,春节的歌唱节非常冷清。”
为此,他希望自己动笔,继承云南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