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经济资讯 > 正文

七十年风雨兼程:贵州旅游从“深闺”跻身中国旅游第一方阵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9-17 09:34:42
贵阳,9月16日(记者刘鹏)16日,记者就贵州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成立70周年举办的“70年奋斗新年”系列新闻发布会贵州新中国成立。据了解,2018年贵州省接待游客9.69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9400亿元人民币(下同),增长率连续三年超过30%,成为第一方阵。中国旅游业。

贵州拥有美丽而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简约民族风情。它具有发展旅游业的独特优势。 “然而,山区远离水面,道路漫长,道路漫长。贵州旅游的优质资源不为人所知,而且是沉默的。”贵州省文化旅游局局长张玉光说。

张玉光介绍,20世纪80年代,贵州开始发展旅游业,探索雷山朗德苗寨等8个村,作为探索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旅游扶贫的试点,成为中国首批发展的省份之一。乡村旅游。

特别是自“十三五”以来,贵州将旅游业发展作为保持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战略举措,将旅游经济视为“五大新兴产业”。和“四大专业”,用于发展新经济和培育新的动能。其中一个“经济”和“三个长板”将以协调的方式进行宣传;密切关注国际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建设和山地旅游省的总体目标,紧扣“大旅游”,“全球旅游”,“旅游+”,“旅游扶贫旅游五大关键词”经济是全球旅游,山地旅游,高效旅游,旅游满意的创新发展,在全国率先开展旅游资源普查,登记旅游资源82,700个。

目前贵州省有A级景区348个,4A级以上景区117个。赤水河谷荣获国家旅游度假区称号,此次夺冠使贵州实现零突破。不仅如此,贵州夏季旅游营销,品牌形象全球推广,乡村旅游标准,厕所革命,体制机制改革等突出成就,大量旅游项目,产品形式,服务设施均达到国家一级。

在促进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同时,贵州注重文化与旅游的结合。贵州不断加大对文物的保护力度,坚决捍卫文物安全线和红线。遵义海龙峪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贵州省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上实现零突破。同时,贵州省有14000多件不动产文物,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中国71个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54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市3500多个文物保护单位。和县级。

张玉光说,贵州省的非遗产保护和继承工作处于中国前列。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中,贵州共有85个参赛作品,连续四次排名;在全国非遗传继承数字记录工作中,贵州连续两年在中国排名第一;贵州彝族的两首歌曲和“世界朔春”的二十四个节目被选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

谈到文化旅游一体化,张玉光说,贵州将大力培育文化旅游龙头企业,支持旅行社,娱乐公司,住宿和餐饮企业扩大产业链;引进一批国内外文化旅游集团在贵州投资,建设大型现代文化旅游集团;培育文化旅游一体化示范园区,促进园区传统艺术,传统美食,表演艺术等项目的整合,努力把贵州建设成为一个多民族文化,繁荣,旅游和旅游的2025年生态和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多彩,贵州省拥有强大的文化旅游省和世界级的山地旅游目的地。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