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8月26日(记者刘忠军)故宫博物馆藏传佛教文物馆馆长罗文华参观了四川白玉县的历史遗址,寺庙壁画,雕塑和寺庙文物。吐蕃时期第一次发现悬崖石。
8月9日至16日,故宫博物馆藏传佛教文物馆馆长罗文华前往白玉县,对当地历史遗址,寺庙壁画,雕塑和寺庙文物进行详细调查和鉴定。让大家对白玉县现有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有了新的认识。
罗文华说,金沙江两岸的昌都,玉树,石渠都发现了吐蕃时期的石崖雕刻。这次,在白玉县登龙乡邦邦村发现了吐蕃时期的石崖,展示了佛像和菩萨的雕像。风格非常接近其他地方,下面有藏文铭文。初步确定年龄大约是9世纪。 “这对我们重新思考吐蕃时期悬崖石的空间分布具有重要的考古意义。我们相信通过进一步的实地调查,未来很可能会在该地区发现其他吐蕃时期的遗物, “罗文华说。
“河坡乡的葛雪村遗址是一个回归形态的城市遗址。它没有受到人类的干扰。墙的结构非常清晰,类似于驻军点。“罗文华介绍,从这里俯瞰河流和金沙江的交汇处,西面是白玉,南面是甘孜,北面是德格,西藏隔河相望。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在地面上发现了大量的灰色板条和带状疱疹,有些是绿色釉面砖。瓦坦的佛塔图案具有元代风格。从一个部分可以看出,石头堆放在破碎的瓷砖上,表明该城市已被使用了至少两次。据文献记载,元朝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忽必烈汗在玄正医院下设立了Dugansian地区的元帅府,并建立了以河坡为中心的土司系统。 “这个网站还是其中之一?为了证实这一点,只有在考古发掘工作之后才有可能,“罗文华说。
据了解,甘孜州白玉县在宗派之间有许多共存共存的传统。其中,有许多寺庙遗迹,如宁玛,萨迦和本家。本研究中的寺庙包括长樟区的安张寺和天赋乡。大坝寺和大邑寺,马戎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莫寺是早期相对保存完好的壁画。罗文华介绍说,这是甘孜州迄今发现的最大的古代壁画;根据壁画上的铭文,可以准确地判断,直到18世纪初;壁画内容更充分地表达了宁玛Painiza大师的传承。十八种未被承认的敬神系统,这是现存最早的形象范例;寺庙壁画的艺术风格非常类似于德格印刷厂现有的18世纪壁画,这显然是德格图斯的主要风格。但是有创新,中西艺术的结合更加自然流畅,令人耳目一新。
罗文华告诉记者,佛教寺院保存的壁画属于19世纪,但它们呈现出清新优雅的艺术风格,可以由一位优秀的艺术家来满足。壁画可以作为德格吐司时期绘画艺术的代表作品。更为罕见的是,胜乐厅和石尊宫仍然保存着18世纪的泥滩,这些泥滩保存完好,是整个多康地区罕见的例子。
据报道,研究时间有限,集中在白玉县北部。如果南部有更多的考古调查,将会有许多惊喜。 (完)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