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大型太阳能光热示范电站投运每年可节约标准煤6万吨
近日,我国首个大型商业化光热示范电站——中广核德令哈50MW光热示范项目正式投运。中广核德令哈光热示范项目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的戈壁滩上,占地2.46平方公里,项目由25万片共62万平方米的反光镜、11万米长的真空集热管、跟踪驱动装置等组成。
德令哈项目年发电量可达近2亿度,与同等规模的火电厂相比,每年可节约标准煤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10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4200亩。这些巨型反光镜就像向日葵一样,可以跟踪太阳的转动,把热量源源不断地收集并贮存起来,实现24小时连续稳定发电。
最新成果
1.耐盐碱水稻试种初步成功
近日,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开始收割在山东青岛市城阳区盐碱地稻作改良示范基地试种的耐盐碱水稻(海水稻)。专家组现场测产结果显示,实打亩产量为261.39公斤,理论亩产量为669.24公斤,标志着海水稻在这一示范基地试种取得初步成功。
2.我国激光薄膜元件在国际竞赛中折桂
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传来了2018年基频激光反射薄膜元件激光损伤阈值国际竞赛结果:中国科学院强激光材料重点实验室薄膜光学实验室研制的激光反射薄膜元件再次折桂,与2012年、2013年获胜相比,优势更加明显:损伤阈值高出第二名20%。
3.特殊材料取代硅造出半导体薄膜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工程师最近开发出一种新技术,他们用一批特殊材料取代硅,制造出了超薄的半导体薄膜。新技术为科学家提供了一种制造柔性电子器件的低成本方案,且得到的电子器件性能将优于现有硅基设备,有望在未来的智慧城市中“大展拳脚”。
新聚焦
1.湖南大学启动协同创新专项未来或可实现公交车“网约”
未来,公交车或许不仅能“网约”,还可能无人驾驶。日前,湖南大学启动了“动态自动重组车列技术平台协同创新重大专项”。这一研发投入过亿元的专项,拟结合自动驾驶、移动互联、新能源汽车和菱形汽车等多技术,打造动态自动重组车列技术系统平台,构建出行可定制化的大规模城市智慧公交系统。
2.冶金“热得快”“烧”金属熔液可节能30%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四院研制的有色冶金用节能型陶瓷内加热器,相比传统装备可节能30%至50%,并能实现有色金属熔化设备绿色自动化运行。目前,内加热器已经在中铝集团、宏图股份、无锡华精等国内多家企业获得试用。
3.智慧城市等23项国家标准发布
《智慧城市信息技术运营指南》等23项国家标准发布。据介绍,此次发布的国家标准,紧紧围绕今年世界标准日的主题“国际标准和第四次工业革命”,包括多个智慧城市和信息安全方面的国家标准,还涉及公共安全、循环经济、食品、城市治理等领域。
4.科研产出好粮油转化经济效益3.5亿元
富硒大米、全麦休闲食品、医用大豆粘性肽、菜籽多肽、米糠硒蛋白……一批粮油加工的关键技术,正在实现粮食供给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近日,国家优质粮食工程技术创新中心落户南京财经大学,该校还承担了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2件,累计转化经济效益3.5亿元。
5.英国发布大规模遗传数据
英国《自然》杂志发表的两项重磅研究,集中介绍了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的遗传数据,此次科学家们对整个数据集进行了极其详细的描述,并对大脑遗传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该数据集涵盖了约50万个体的全基因组遗传数据、临床测量以及健康记录。
最新触角
1.普通人能识别5000张面孔
《自然》杂志报道了一个最新研究结论——普通人平均可识别5000张面孔。研究小组表示,这一结果为未来的面部识别研究提供了基准数字。接下来,他们希望探索为什么有些人可以回忆起比其他人更多的面孔。
2.俄罗斯科学家发现可中和核废料的细菌
俄罗斯科学家在西伯利亚的核废料储存场所,发现了一种能中和核废料的细菌。这种独特的细菌,有望用于制造防止放射性核素扩散的天然屏障。
3.太阳能“皮肤贴片”可做心电监测器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与东京大学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成功开发出了利用“超薄型有机太阳能电池”驱动的测量心电波形的“皮肤贴片型心电监测器”。利用该研究成果,有望实现新一代独立驱动型传感器件,随时监测身体数据等。
4.以色列将区块链用于证券系统信息安全管理
近日以色列证券管理局表示,已开始使用区块链技术来改善网络安全以及应对信息安全挑战。以色列证券管理局在声明中说,它将区块链技术植入名为Yael的系统中,政府机构利用该系统向其管辖的机构发布消息和信息。
新数据
1.调查显示用数据管理健康受追捧
英国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人们越来越注重通过个人数据的追踪监测和大数据技术来管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93%的受访者使用可穿戴设备管理自身健康状况,83%的受访者认同大数据技术在疾病预防和定制个性化医疗方案方面能够起到一定作用,而90%的受访者预计精准医疗将令预防保健和疾病治疗更加个性化。
2.“90后”成共享单车骑行主力军
近日,哈啰出行发布2018年国庆长假出行数据显示,10月1日至7日,用户使用哈啰单车的骑行总距离长达2.16亿公里,比平日单周数据大幅增长,相当于绕行地球5400圈。其中,“90后”超越其他年龄段用户,成为使用哈啰单车的主力军。
新创投
国内AI领域第一个深度学习工程师认证考试方案发布百度率先落地
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百度公司联合发布了中国AI领域第一个深度学习工程师认证考试方案和第一个体系化的深度学习人才培养方案。百度希望通过落实深度学习工程师认证标准,培养更多、更高水平的工程师,加速推动产业发展,为社会发展变革带来更大价值。
新视野丨考研
2019年考研报名开始专家预测三年后报考者破300万
根据近日发布的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安排,2018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时至22时,考生可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报名。据预测,2019年考研人数可能将超过250万,三年后预计会突破三百万大关。
新视野丨证照分离
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在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的通知》。从2018年11月10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对第一批106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分别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等四种方式,实施“证照分离”改革。
科学名言录
陈佳洱
科学事物,必须不断研究,认真实验,得寸进尺地深入、扩展,通过韧性的战斗,才有可能获取光辉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