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术 > 武术资讯 > 正文

张氏形意拳基本技法

文章来源:大手笔网 作者:风中的自由
字体:
发布时间:2015-02-06 15:37:38

一、姿势正确,动作完整:
    形意拳要求每招每势处处皆守规矩,起落、进退、伸缩、吞吐、开合、跳跃、翻转均有规格,周身三节安排合体,配合协调,立身“中正安舒,八撑八面”,“手尖,脚尖,鼻尖”三尖相照。
运动中,对动作姿势和转换过程都包含舌着内与外、上与下、左与右、前与后以及心与意、气与力、开合方式,运动角度等均有讲究规格和要求,讲究“心气一发,四肢皆动”,整个动作都是在同一时间起动和完成的,内外贯通,一气呵成,以求完整。
二、呼吸自然,力量充实:
    形意拳强调呼吸自然,呼吸与动作自然配合。一般是蓄劲时吸气,发劲时呼气,变换时吸,定势时呼,收手时吸,打拳劈掌时呼,助于以气催力,气力相合。
形意拳要求拳紧,步稳,脚实,发势迅猛,劲力饱满。凡下肢进步,皆要前脚贴近地面,竭力向前,后脚则全力向后蹬地,做到“脚踩中门勿落空,消息全凭后足蹬。”上肢则要两手争衡对拨,彼此呼应。两前臂要内外旋转,似拧绳一般,起落钻翻,拧裹进退。手脚齐进、并落,拳法、步法不先不后,同时迸进。
三、头要上顶,颈要竖直:
    “头为周身之主”,形意拳要求头要保持中正,不能低仰、歪斜,始终要向上顶。即使在做低动作时,也要保持中正,不可摇头晃脑,必须在自然竖直之中含有轻微的顶劲。
    颈要竖直,保持自然的一般轻微的顶劲,防止僵硬,否则会影响头部的灵活转动,防碍左顾右盼。
    与顶头竖颈相关的还须嘴自然闭合,牙齿上下轻扣,但在用爆发力的一刹那间要咬紧。
    舌在一般情况下轻低上颚,在技击发放时,舌尖要有上中下的不同运动。唇、齿、舌三者的要求均是为了保持咽喉的润津,津液的分泌,减少体内热量的消耗、有益于气的下降。
    眼目要敏捷具神,似“飞鹰捉兔”,神态自然,精神集中;耳要灵,面部表情放松自然,下颏要内收。
四、沉肩坠肘,涵胸拔背:
    形意拳注重关节松沉,利于劲气的贯通,发放灵活快速,发挥上下肢根节“催”的巨大劲力。肘关节略屈肘下垂坠,呈弧形,打拳出拳没有直臂动作。凡两臂收放,肘要紧靠两肋,使全身的力量贯注于上肢,周身完整一气。
    涵胸又称“舒胸”,指胸部舒松含蓄,与此同时体现了拔背。涵胸是为了助于呼吸畅通,使气顺沉于“丹田之海”,涵胸气则降,挺胸气则勇;背拔使背部肌肉紧张,有韧性的劲感,呈“团背”形,维持一种张力,有助于两膀的劲力的顶头竖颈。在完成涵胸要注意不能“驼背”,形意拳在运动时,涵胸拔背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拳势的需要而有所变化。
五、塌腰缩胯,提肛敛臀:
    腰既起到上下连接、转动之枢纽,又是一身劲力的发源部位。腰应中直微挺,才能将劲气上提于脊、透于胸、贯于臂、达于手;同时微沉塌,才能稳桩、圆盘,故腰为一身活动变化之主宰。
    脊椎和腰不可分割,只要注意腰部正直,头上顶,就能做到脊椎正直。在运动时,随着动作的转换,脊椎也应有所伸缩、转折,以帮助臂、腿、腰的蓄劲、发力,起到“腰为车轴”的作用。
    缩胯是指将跨部微微相内收而不夹,舒适自然,即为“园裆”。胯为下肢之跟节,在运动中应适当放松,髋关节才灵活,但也不能开胯,开则下肢漂散,根基不稳,缩跨有助于提肛、敛臀。
    提肛,敛臀是一个方面的两个问题。即有意识地将臀部向里收敛,其方法是把肛门的括约肌收缩,臀就立刻里收,肛门向内提收,这就保证了腰脊的中正,也促进了涵胸拔背,气沉丹田,稳固根基,气贯四梢。
六、膝扣脚稳,活步相随:
    膝关节是决定起落,进退,跳跃的关键部位之一。在下肢中属中节,活动时需放松,助于气、力的通达,在静止支撑时膝微向里扣,撑劲,既不能太直也不能太屈,以增大抵抗力量,在运用攻防中还要求顶、吸。脚在步形中求一个“稳”字,要平稳,踏地,含有“踩劲”。进退稳健,机敏灵活。强调“手要直,足要轻;把势走,动如猫行;心要正,眼要精,手足齐到定要赢。”形意拳动作敏捷,落脚稳健,胯、膝、脚各部紧密配合,毫不松懈。形意拳在运动时,常是一脚动,另一脚紧相随,步法活泼快捷,且利于蹬力,两脚相催,力量强大。
七、腕塌掌撑,拳头要紧:
    “塌腕”主要是为了练关节柔中有刚的劲,击掌一般都须塌腕。“撑掌”使掌心向前下方,既有向前的顶力,也含有向下按的力。同时,五指要微分,食指上挑,拇指外撑,使虎口呈圆形,掌心内涵,手的各部不可松软懈劲或僵硬。
    拳的握法要求四肢紧扣,拇指压在试制和中指的第二指节上。腕部须直不可上翘,力量要贯注到拳的最高端。
八、气势相连,内外结合:
    形意拳一招一势均须贯穿一气,势断劲连,劲变意连,既有明快的节奏,又要断而又连,绵绵不断的气势。做到“内三合”“外三合”,即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周身上下无处不合,浑然一体,进而“形意合一”。

                                                                                           (责任编辑:紫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