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笔尖人生 > 正文

朱炳仁写父亲两篇

文章来源:华夏艺术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7-06-19 10:35:42

父亲朱德源先生作为朱府铜艺第三代传人,用心血艰难地把已近中断的铜脉接上,是现代铜建筑铜艺术的启蒙者,也是杭州大有影响的书法家。改革开放初期,国內外两千多商家、公司、机构的招牌是出于他之手。至今在灵隐寺,普陀山,桂林,蓬莱仙境等,都留下他的书法牌匾。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朱德源先生,力排众难,在杭州浣纱路永田里开设“朱德源书画社”,这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家民营书画社,也是可载入杭州乃至中国艺术史的重要历史事件。下面,朱炳仁先生回忆父亲的两则文章,正值父亲节之际,奉献给大家,敬请浏览。

怀念父亲之一

父亲,大名朱德源。长得非常帅,帅到有人见了直呼危险,一张国字脸,浓黑的眉毛威武地向上扬起,在黄金分割段接近眉梢处,一小撮浅棕色的毛拔地而起,脱离集体,鹤立鸡群似的耸立着,被乡人赞为寿眉,高耸的鼻子,鼻顶部适当地凹陷一下后,在向前伸展中突然抬起,在脸上形成了不甘平庸的标志性的轮廓线,唇红齿白,唇线清晰,不由得让人有非分之想。看他的眼睛,作为绍兴人的他,闪耀着家乡的一汪鉴湖之水,叫你如饮了绍兴酒似的陶醉。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做了一件更让杭州人陶醉的事,在闹中取静的浣沙路上的一条小弄口,一块招牌挂了出来,上书六个大字“朱德源书画社”。正宗的颜体书法,帅气得如同他的脸。杭州除了有一家官方的杭州书画社外,哪能由以个人命名的书画社出现?很多人在弄堂口疑惑地向里窥望着,是卖书卖画?还是作书作画?合法还是非法?犹如这深巷老屋,让人摸不着底。

后来才知,朱德源书画社,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家民营画廊,没有花篮,没有贺彰,更没有鞭炮,竟在如此平静中开张了。

此时,父亲端着酒杯啜着状元红在招牌下平静地等着该发生的事情到来。几天后打破平静的是浙江美院,后来改称为中国美院的一批老教授。“老朱啊,你做了一件好事,我们的画能卖钱了。”“德源兄,好多人在说,你把名字作招牌挂出来,一定是有背景的,当真吗”。父亲听了眉毛扬了扬,不知是点头还是搖头,呵呵地笑着招呼大家。

这家被传说有背景的私人画廊就这样风生水起地经营起来了。这一天,一九八三年三月一日,乍暖还寒,西湖边的柳树刚吐了芽。以后的日子会平静吗?故事刚开了个头。

怀念父亲 之二

朱德源书画社的黑底金字的木匾挂出来了,挂的地方是杭州的声名颇大的浣纱路的一条小弄口,那时称为西浣纱路。原来交叉的南浣纱路埯没后,那个西字也无存在必要了。毗临的另一小弄,称西浣纱路六弄,向北是五弄、四弄。但我父亲开业的这条小弄太不起眼了,以至不能进入惯常的排序行列,或称之为七弄。不知哪位文人给了一个诗意的名字,永田里。永田里长六十米、宽三米。父亲的私家小院位于弄堂中间,当然,这私家小院曾给与他私营房产主的恶名,而吃尽苦头,好在这一页翻过去了。青石门框边上的兰底鎕瓷门牌上写着永田里二号。一号呢?原是一家医院偏楼的后门,从来不开,后来索性砌死了。后面的几个门牌也是别人长年关闭的后门。上天有意,这条几乎独家进出的细弄长廊,正好成为朱德源显山弄水的画廊。而且一不经意地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条民营文化长廊,这正是我不惜笔墨多说几句的缘由。

父亲一直起得很早,起得更早的母亲已给煮好了泡饭,买来了两根油条,还有一块白腐乳。这是每日雷打不动的早餐。还有一个雷打不动的事,是早餐前捧着多达二十份的报纸去永田里弄口一个阅报廊上挂报纸。这个报廊比画廊还要早办三年,订报的钱,与建画廊的钱都是从退休工资中省扣下来的。为了办这个报廊没有少费心思,在这个一直是公字当头的国家,怎么可能由私人建报廊,尽管那时公办的阅报廊少得可怜。父亲㳟恭恭正正的申请书一份一份呈送居委会,申请书上少不得要写上一句劳驾你们了。据说他们反复讨论了多次。就在父亲快失望时,好消息来了,阅报栏可以办,但要上写思鑫坊居委会阅报栏,当然钱要你出。父亲喜出望外,他说我从来没想过要署上自己的名字。写到这里,作为儿子的我突然想到,难道这个阅报廊也是杭州甚或全国第一个私人阅报廊,即使上面还悬挂一排公字。

父亲一面挂着报纸,一面看着迫不及待围上来急于看报的人们,喃喃地说,很快就挂好,真的很快,很快。

父亲感到肚子饿了该吃早餐去了,从阅报的人群中挤了出来,突然发现弄口的一块金字招牌上署着自己的大名,朱德源书画社。一缕霞光正打在这朝东牌匾的金漆大字上,他惊兀了,鼻子一酸,老泪纵横。竟不住又喃喃而语,不过三年时间,真的很快,很快。

作者朱炳仁简介:

 

335x415

 

原籍绍兴,一九四四年生,被誉为“铜雕泰斗”、“杭州铜雕王”,是百年老字号“朱府铜艺”第四代传人,是目前国内铜雕界唯一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在铜建筑、铜雕塑和铜书法等领域拥有60 项国家专利,并在多层次锻刻铜浮雕艺术、紫金刻铜雕艺术和现代铜书法艺术创作上有开拓性的贡献。他创造的铜建筑不仅规模大,工艺精美,而且气势恢宏,显示出中国传统艺术博大、和谐的精神;他的铜书中蕴含无尽的书法美,他将绘画、雕塑和书法三种艺术样式综合运用,构成富有装饰性的铜书壁挂。他的铜艺术品,在深刻挖掘文化的同时,也具有广泛的社会内涵,强调与观众的情感交流,希望将感悟传达给观赏者的同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朱炳仁被誉为“中国当代铜建筑之父”,他独创了熔铜艺术,开创了“熔现实主义”新流派,造就出的一种新的美学、视觉、艺术概念,是对世界已有的艺术流派的一种颠覆。他将不同熔铸条件下的熔块重新配置,赋予了铜流动的自由,不但“胸中有丘壑”的中国写意找到了新天地,而且整个铜艺也有了新气象。朱炳仁的作品,于抽象的形态之中捕抓了具体的意念,于具体的意念之中融入了可以产生联想的抽象形态,表达了他畅翔于形而上时空中的心展意驰。

责编:段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