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金融资讯 > 正文

缓解“血荒” 不能总靠“告急短信”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3-18 13:44:59

缓解“血荒”不能总是依靠“紧急短信”

几天前,提交人收到北京红十字会血液中心的紧急消息,急需献血。在献血现场,工作人员告诉他们,他们已经向参与无偿献血的首都市民发送了这条短信。受新一轮肺炎疫情的影响,北京的采血量大幅下降,全血采集量不到去年同期日平均采血量的三分之一。供需之间勉强维持的“紧密平衡”已经被打破。不仅在北京,而且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液短缺”,许多倡议呼吁公民献血。

事实上,根据多年来的媒体报道,“血荒”的出现早已不是新闻,而且“紧急短信”也不是第一次被发送。几乎每年的秋冬季节,一些医疗资源相对集中、人口相对密集的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处于血库“短缺”状态。不同的是,“血荒”是由于疫情下室外的人流量急剧减少,很多原本想献血的人担心在公共场所如采血站、采血车等是否存在感染风险,导致街头采集的血液量急剧减少,而街头采集的血液量占献血总量的大部分。尽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采取预约献血、在家采血、集体献血等紧急措施,但面对重返工作岗位后临床血量的不断增加,短期内仍难以解决“迫切需要”。

自1998年《献血法》实施以来,中国无偿献血制度已经运行了20多年。根据国家卫生和安全委员会的相关数据,全国范围内无偿献血者的数量已经从该系统首次实施时的每年30万人增加到目前的约1500万人。换句话说,1%的人献血来满足当前全国的需求。其中,绝大多数党员干部、大学生、医务人员和解放军官兵是献血人群的主力军。这与他们普遍较高的教育水平和对无偿献血的科学认识有很大关系。同时,考虑到组织动员方便,一旦血库缺口较大,各地相关部门习惯于依靠这些群体集体献血来应对。

频繁使用“紧急”措施暴露了“长期”机制的脆弱性。目前,我国人口献血率处于较低水平,这可以归因于公众的一些误解和抵制,但更多的是与献血者及其近亲属权益保护不足、献血志愿者队伍建设相对滞后、政府与社会力量缺乏协调等问题有关。在今天的传播环境下,有关部门通过各种媒体手段加强宣传和引导是“方便”的。难点在于如何克服现实障碍,在建立和完善支持机制、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动员更多人加入献血队伍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我们看到,一些省市已经开始在这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山东、江西等地已将无偿献血作为个人信用报告系统中的一项奖励。浙江省借助手机软件实现了献血者及其家属的在线报销功能。江苏省对优秀献血者实行“三免”政策,包括免费公共交通代金券、免费进入公园和旅游景点、公共医疗机构免收普通门诊咨询费。尽管这些措施似乎“姗姗来迟”,但它们的示范效应将有力地推动间歇性“血荒”问题在全国范围内的解决。

"如果每个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将会变得美丽."把这首经典的歌词放在无偿献血的事业中是最恰当的。无偿献血制度是国家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