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易学 > 易学资讯 > 正文

《易经》成书史:“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文章来源:新华网 作者:风中的自由
字体:
发布时间:2015-02-03 15:47:05
古人曾用“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来总结《易经》的成书史,因为它经历了伏羲、文王、孔子三位圣人的相继创作、推演、加工和阐述,涵盖了上古、中古、下古三个阶段。   伏羲是“三皇”之首,相传是女娲的丈夫。“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这些大家熟悉的三画卦,正是伏羲所画的八卦。当然,起初这八卦只有寓意天地、宇宙万事万物的符号象征,并没有后来的运算、推算、预测吉凶的功能,发明这个功能的是几千年之后的周文王。   现在,河南汤阴有个号称“天下第一监狱”的地方,3000多年前,周文王被商纣王和妲己关在这所监狱里。幽闭的囚牢生涯里,文王将原有的八卦通过重卦发展为六十四卦,衍生出了推算吉凶、预算未来的作用,靠这个成功秘笈让自己走出了监狱。   又过了500年,孔子作了《易传》,将易经从单纯的运算、占卜,转化为在预测吉凶的基础上,掌握天下人间的大道理,成为一部充满哲理的著作。所以,孟子就说,“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周易》,就是指由文王所作《易经》和孔子所作《易传》所组成。此后,历经历代先贤的相继创作、推演、加工和阐述,《周易》以其宏富的内容、精深的思想,传承不绝,历久弥新,受到人们的特别推崇和高度重视。各家各派无不从《周易》中汲取养分,返本开新,求得发展。所以,《周易》和易学文化,始终是人们研习的重点和学术传承的核心,从未间断。   在中国传统社会,《周易》和易学,是许多思想家、政治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理论渊薮和思想依据。他们甚至将《周易》视为“圣帝明王致太平法”,从中汲取政治智慧,使易学不断结缘于政治理论和实践。中国易学的发展,对历代社会政治改革产生了巨大影响。以柳宗元、范仲淹、王安石、张居正、康有为等为代表的改革家们,其思想和实践无不闪动着易学的影子,而历代社会政治改革,也为易学的不断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使其始终保持特有的时代张力。   进入20世纪以后,伴随着新式学术体系在中国建立,易学也逐步完成了由传统向现代学术的转型。改革开放以后,易学研究焕发出新的生机,至今依然热度不减,高潮频起,而且业已成为全球性、国际性的学术研究课题。   易学的原理:推衍阴阳变化,寻求整理和谐   《易经》有三义:变易、不易、简易。变易是《易经》的第一义,讲的就是一个“变”字,世界一切都在变化,推陈出新。“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等道理,都是出自于《易经》,开示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易,阐述的是世界虽然是在无止尽的变化中,方法可以变,但它的根本、它的规律是不变的。“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就反映了变化中的不变,和谐、平衡的规律是不变的。简易,是《易经》中的第三义,它更多地指做事的方法,“易道尚简”,抓住最根本的东西,透过复杂的外表,以简驭繁。   《易经》通过六十四卦来推衍阴阳变化,又通过卦象的阴阳变化来寻求包括自然、社会在内的天人整体和谐。《易经》将宇宙万物抽象为阴阳二体,用阴阳二爻加以体现。六十四卦正是通过阴阳二爻的当位得中及相应,来体现天地之间的和谐秩序。其基本规则是:《易经》六十四卦,每卦六爻,各有其位,初、三、五为阳位,二、四、上为阴位,若阳爻居阳位,阴爻居阴位,即为得位或当位,得位为正,象征阴阳各就其位,合于其应然的秩序。   六十四卦中,每卦有上体、下体或外卦、内卦之分,二为下体(或称内卦)之中,五为上体(或称外卦)之中,若爻居中位即为得中,象征守持中道,中庸而行,合于阴阳和合的法则,从而体现和谐之道。在当位执中的基础上,若卦中六爻上下相应,即初与四、二与五、三与上,两两相互交感,相互遇合,刚柔相济,彼此推移,就能达到完美的结合,象征着阴阳进入最佳的和谐状态,也就是《易经》所说的“太和”。“太和”是和谐的最高形态,和谐是《周易》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天道变化,社会发展,正是在变化、摇摆,特别是螺旋式上升中,寻求这种和谐的目标。   易学是我们先人的经验总结,就方术而言,它的确有一定的预测性,但是你不能要求易学百分之百地预测。就如预测吉凶来说,它本身就有50%的可能性,加上中国人比较相信心理暗示,很多时候就觉得“真的很灵了”。   其实,不能片面看待易学这种预测功能,它更多地是通过阴阳变化、天干地支,结合金木水火土五行,辩证地分析情势,体现一种暗含的和谐思想。比如,民间易学研究者给一个孩子看命数的时候,根据出生年月日、时辰、生肖等,推断他是否“五行”俱全。要是缺火,就在他的名字里面留个跟“火”有关的字,如“红”、“辉”等等。这种给孩子“补”全五行的做法,其实更多地是表现中国人一种贴近天地自然的和谐心态。   《易经》的和谐思想: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养心   《易经》倡导在阴阳和谐基础上建立和谐,大体包含三层含义:一是人与自然(天人)的和谐,二是人际关系(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三是人自身的心灵和谐。其和谐理念就是要通过人的发展,来协调和沟通社会发展的诸要素,最终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获得更高层次、更高水准、更加全面的发展。也就是说,人的心灵和谐是整个社会保持和谐状态的基础,最终推动人际关系、天人关系走向和谐。   在中国历史上,天人关系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理论焦点,而其中一种贯穿始终的见解是天人合一,即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天地万物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易经》在强调要“顺天而行”的同时,又认为在尊重自然规律、不违背天道的基础上,人类要树立主体意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精神,以期在现实中达到与自然和谐一致的理想境界。   人与人关系的和谐,是指个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调适的最佳行为状态。《易经》中有《讼卦》,但全卦的核心思想并不是教人如何争讼,反以不争讼为最高目标,争讼纵然取得胜诉,仍不免遭受“终朝三褫”之辱。孔子当过大司寇,他说:“听讼,吾犹人也”——就是审案子我和别人一样,“必也使无讼乎!”——重要的是必须使诉讼的案件根本不发生。   《易经》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重视养心。《乾卦·象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象传》:“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就告诫人们,要像上天一样自强不息,修养德才,具备无穷的德行;又要像大地那样广阔深厚,负载万物,培养宽容敦厚的德行。   现在的大学教育,没有兼顾到学生人格的养成,没有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传承下去。每到毕业前夕,各大高校纷纷出现学生跳楼、割腕等事件,就是因为平常总是强调自强不息,老师教导学生好好学习肯定能成功,但是,学生不知自己何时能成功。其实很多人是大器晚成,姜太公到70多岁才“钓到大鱼”。所以,人在自强不息的同时,更要厚德载物,对自己要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