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术 > 武术资讯 > 正文

北拳南下,欲分一杯羹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5-02-02 14:03:54

有行内人士称,深圳武术市场上称职的武师少,南方拳种在市场上并不占优

说到国粹武术,不得不提河北沧州。京杭大运河纵贯沧州,漕运的兴盛使得沧州武师辈出,明末清初就有“镖不喊沧”的说法。在沧州众多武术流派当中,作为国家十大优秀拳种的八极拳,以刚劲、朴实、动作迅猛著称。而今,八极拳初入深圳,欲分一杯羹。

记者了解到,目前深圳武馆不少,但教练水平参差不齐,行业缺乏监管。深圳武术协会秘书长李慈成认为,如今的深圳武术市场推广有难处,没有科学的教学课程,称职的武师少。

八极拳家16岁收徒

4日,初见62岁的李俊义,目光矍铄身材魁梧,不像是花甲之年。自幼跟着舅舅吴连枝学武,自是练着一身好功夫。据他说,八极拳由清代吴钟创立,后吴家移居沧州孟村镇(今孟村回族自治县),传到吴连枝一代已经是第七代,李俊义算是第八代。

作为八极拳的家学嫡传弟子,李俊义13岁时跟着舅舅学八极拳。16岁武艺精进开场授徒。如今,全国八极拳研究会在全国有25个分支,在北方尤盛,但在深圳“武林”,派别林立,八极拳想在此站稳脚跟怕是不易。不过李俊义对此颇有信心,他认为近些年深圳竞技发展很快,在深圳这个大都市打拼的人强身健体的愿望日益强烈,而八极拳的招式用力符合力学原理,“文化水平越高的人越喜欢八极拳”。

在深推广拳法困难多

孟村八极拳虽属正宗,但卧虎藏龙的深圳也早有八极拳的踪迹。在宝安区群众文化艺术馆免费教学的六旬老太韩振阁,也是家传八极拳,其父自小拜著名八极拳师张景星为师,并习有“铁巴掌——无敌将”。

不过要习得八极拳,首先要练扎马步等基本功磨炼气力,韩老太授徒之初也有不少人感兴趣,不过时日一长,能坚持下来的没几个,看来要成为“武林至尊”也要吃得苦中苦。

有韩老太在前推广八极拳的艰难,在李俊义看来,其中有诸多原因。八极拳有种“朴素美”,动作朴实简洁,刚猛脆烈,多震脚发劲,但不少初学者走了误区,跺脚喊得连天响,却是发蛮力,“其实跺脚仅仅为增加摩擦力”。此外,推广不开也有武术传承人自身的因素,“电影里面那些一掌下去,十几个人都倒的,纯属瞎扯。”李俊义说。

深圳武术协会秘书长李慈成认为,如今拳术在深圳武术市场推广有难处,没有科学的教学课程,称职的武师少。“深圳的武术教练有三分之一称职的就不错了。”李慈成说。

孟村八极拳vs南方拳种

俗话说“南拳北腿”,南国大地发源出不少本土拳种,宗师叶问的咏春不必多说,蔡李佛拳,还有深圳的麒麟舞、螳螂拳,百花齐放,不过在深圳的武术市场,南拳却敌不过北腿。

“在佛山能看到5000人一起打咏春,在深圳有5个人就不错了。”李慈成用这样一句话概括南方拳种在深圳的处境,在她看来,深圳的武馆多以教授少儿武术为主,尤其少林拳是香饽饽,不少武馆还混合着教跆拳道。而太极由于对场地要求小,多在公园等场所教授。而咏春虽然也有人练,但所占份额很少。“以前外地还有人来深圳交流比赛咏春拳,现在已经很少了。”李慈成认为,深圳是移民城市,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对家乡的记忆,南方拳种在市场上并不占优。

说到八极拳,李慈成回忆多年前见过吴连枝老先生,他的一个徒弟还在龙华教学,不过对八极拳的印象仅限如此。她曾经近距离观摩过八极拳比赛,近距离攻击用的是巧劲而非蛮力,“估计年轻人会喜欢”。

不过李俊义所持观点恰恰相反,在四五年前他就开始考虑在深圳设点授徒,建立一个集武术培训和研究的机构,他认为八极拳侧重的人群是文化水平比较高、年龄大的武术爱好者。

明年,李俊义的设想将付诸实践,深圳武术市场如何看待八极拳的进驻,会否有“血雨腥风”的场面不得而知。李俊义说:“练八极拳是为强身健体、净化思想,而最高境界是无争”。

本地武馆多针对小朋友

几经辗转,记者采访到福田业余体校的武术教练张飞。他介绍,目前,福田区大概有10家武馆,但它们大多以培训中心的名义存在,也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武馆。这些武馆生源主要是五六岁的小朋友,被父母送到武馆锻炼身体,“每周六、周日,把孩子送过去锻炼两三个小时,不会睡在武馆里。”每年,深圳市也有相应的武术类比赛,各区的众多武馆都会派人参加。

张飞介绍,目前深圳武术市场比较混乱,武术教练水平参差不齐,很多都是不专业的,没有相应的部门去监管这个领域,没有人去审核他们的资质。“特别是培训中心,挂个牌子就可以教了。”张飞说,此外,深圳原关外地区因为场地的租金便宜,所以在那里武术的发展比原关内地区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