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让观众相信自己手握“决定权”、也相信中国电影工业化时代的可能来临。“0809上海堡垒”的崩溃还未远去,大众痛骂流量、高呼着电影市场不再被资本裹挟的场面尚且历历在目。
然而打脸的时刻很快来临,中秋节《诛仙Ⅰ》上映。
《诛仙Ⅰ》
仙侠题材大IP加上新晋流量,意味着拥趸者无数,大肆的营销和粉丝自发的宣传,“内容为王”的公式很快被打破,普通观众的吐槽抵挡不住线上线下一片红红火火的热烈场景。
按照猫眼预测,制作成本不过五千万的仙侠剧《诛仙Ⅰ》将收割3.89亿票房,而主演肖战也能获得一番电影票房过亿的“实绩”。
当前任“顶流”鹿晗撑不起一部《上海堡垒》,肖战的“诛仙一战”是否再度打响了流量电影的战役?
“流量”背后的“资本”
在刚刚过去的中秋档,电影市场综合票房成绩为7.8亿,创下了近五年来中秋档票房新高。
《诛仙Ⅰ》上映四天,首日票房1.4亿,中秋三天揽下2.69亿票房获得中秋档期冠军。按照走势大约最终票房可以在4亿左右,猫眼预测最终票房为3.89亿。
而与连连告捷的票房相对应的,是口碑的大崩盘。
在上映前服化道和造型设计就遭到了抨击,肖战、李沁、孟美岐等主演全员配音。上映后关于剧情“魔改”的质疑声更是不断。
《诛仙Ⅰ》豆瓣评分已经由开画6.7下跌至5.3,超过19万人评分。
在《陈情令》暑期档大爆、资方赚得盘满钵满后,《诛仙Ⅰ》完美接过这一棒,延续热度继续吸金。主要出品公司新丽传媒,去年被腾讯旗下的阅文集团以155亿高价收购,成为腾讯泛娱乐产业布局的重要一环。
至此,从IP开发到内容,再到《创造营101》、《创造2019》对偶像的输出,腾讯已经形成了一个覆盖全方位的内容产业链。
无独有偶,《陈情令》的另一主演王一博主演的新剧《有翡》近日开机,搭档的是一线小花赵丽颖。开拍当天,王一博的高清路透照就流传出来,从内部放料、站姐路透配合到热搜、营销号跟上,熟悉的流程,和《陈情令》如出一辙。肖战合作杨紫开拍的《余生请多指教》也是同样,路透“常驻”热搜。
《有翡》
《有翡》背后的出品方除了华策外,就是腾讯。而网传王一博可以出演该剧男主,也是因为腾讯的大力推荐。值得关注的是,同为偶像出身的周洁琼也参演了《有翡》。
资本与流量的关系向来紧密。可以说,从2014到2019,流量明星的五年历程,几经更新换代,成为一段从偶然到必然,不断优化操作性和功能结构的历史。
蔡徐坤、李现、肖战、王一博等新流量接过了鹿晗、吴亦凡、李易峰、杨洋的顶流大旗,一部剧、一档综艺,就能捧出一个明星。成名来得如此容易,流量更迭如此迅捷,不久前GQ十周年特写“人来人往,潮起潮落”,照片背后名利变迁暗流涌动,流量王朝悄悄变天。
但明星要面对流量周期更迭的问题,但资本不需要担心。但只要市场在那里,就永远都会有下一个“肖战”。
豆瓣国产剧的打分人数最多的剧,是8.1分的《陈情令》。评分人物远超《琅琊榜》,分数吊打7.2分的《延禧攻略》。虽然期间多次被扒皮水军刷分,却也阻挡不了《陈情令》的评分一路高歌猛进。
此次,《诛仙Ⅰ》的开画6.7更是惹怒了一众普通观众。在与普通豆瓣网友的评分均衡后,目前《诛仙Ⅰ》的评分为5.3分。然而在最开始的质疑暂时消停后,很快,《诛仙Ⅰ》又被网友扒出有水军开始刷分。或许在《陈情令》后,《诛仙Ⅰ》能够创造下一个逆转的奇迹。
电影舆论造势的渠道中,豆瓣的成本最高,这是业内的普遍共识。也曾有专业人士分析称“豆瓣刷分的产业链已经萎缩了”。
然而如今豆瓣评分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正在受到挑战。
正如豆瓣曾信誓旦旦自己的评分体系,然而粉丝和水军学会了用“养号”去攻击体系、动摇权威。
明星粉丝个人的力量或许难以撼动评分的倾向,但在面临资本和水军介入时,情况又会如何呢?
或许评分8.1的《陈情令》已经告诉我们了答案。
豆瓣的“反水军”应对机制,又总是会落后于妄图左右舆论的刷分者和资本方。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体系,在商业利益之前,总是夹杂着泥沙俱下的算计,客观中立的豆瓣也无法成为绝对公正的乌托邦。
与豆瓣评分系统受到攻击相对的,是权威影评人的集体失声。稳住了口碑,就能获得第一场战役的胜利。
从票房的走势来看,《诛仙Ⅰ》依然走的是“大IP+流量明星”的老路,是一部标准的“粉丝电影”。首日报收1.4亿,上映次日票房随即腰斩,然而资方所想要的一切早已尽收囊中。
从题材、班底和投资上来看,《诛仙Ⅰ》可以说是低配版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然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遇到了《战狼2》,幸运的《诛仙Ⅰ》横扫战场。
电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但值得注意的是,高额投资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和《上海堡垒》都折戟在市场经济面前。而《诛仙Ⅰ》凭借小成本制作的前提,却能完美走通粉丝电影的路数。
在优质影片尚且面临着难上映的历史问题时,《诛仙1》低制作成本+高线上营销费用的模式,极具可操作性,这种模式的成功无疑是对电影市场的另一重打击。
资本“Ctrl C+V”
从趋向流量到试水“制造”流量
在互联网兴起不久后,“科技改变世界”、“互联网消除中介”的话语体系,曾一度风靡。然而,互联网体系在成熟化后,也难免屈服于旧的权力体制,搭建起牢靠的资本体系。
市场在下沉,互联网公司也不再青涩。掌握资本话语权的人,试图垄断流量市场,试图掌握“沉默的大多数”。在数据、流量为王的时代,缺乏约束的机制,首先崩溃的就是价值观层面。资本可以轻松破坏市场规则同时制定新的规则,电影可以配音,榜单可以注水,评分可以刷,艺人可以营销,影评人可以集体失声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