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滨海新区文化和旅游局了解到,由滨海新区图书馆第一届理事会审议通过的《天津市滨海新区图书馆章程》已在区文化和旅游局党委会通过,并逐级向上报备。这是图书馆理事会成立后的第一批成果,会上还审议通过了理事会秘书建议人选、《滨海新区图书馆年度报告制度》等制度文件,理事们就积极依照章程履职、发挥理事会作用进行了交流,并达成统一认识。
公共文化机构建立以理事会为主要形式的法人治理结构,旨在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进一步健全,相关方权责更加明晰,运转更加顺畅,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的获得感明显提升。为了推动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美术馆等建立以理事会为主要形式的法人治理结构,中宣部等7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的实施方案》,滨海新区图书馆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全国公共文化机构61个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单位之一。滨海新区图书馆理事会的成立,标志着新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及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
顶层设计保障决策科学性
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区文化和旅游局将新区图书馆理事会确立为决策型理事会,并从理事选拔上保障最终决策的科学性。理事会由11名理事组成,其中,理事长由新区图书馆举办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担任,执行理事由新区图书馆馆长担任。此外,理事会还呈现出专家理事多、区外理事多、社会理事多等特点,其中包括来自北京、上海的图书馆专家学者,来自文艺界、科技教育界的名家翘楚和2名图书馆读者代表。这些结构特点从顶层设计上既保证了决策的可控性,又兼顾了决策的专业性、广泛性和群众性,最终保障决策的科学性。“我发现图书馆理事会有很多专业人士来参加,还有读者代表,我相信这个理事会的成立能够给新区图书馆更多活力,也能把我们读者的需要传达出去。”来读书的市民郑春腾说。
社会力量参与提升服务效能
“审议决定本单位的年度工作计划、年度工作报告;审议图书馆文献采购计划,对文献的采购种类及构成提出合理化建议……”在图书馆章程中,明确规定了理事会对于图书馆工作的职责范围。据了解,新区图书馆决策型理事会的建立,让专家、名家和读者共同议事成为常态,做出决策将更加民主、科学、规范,图书馆的监督机制将更加健全、规范,理事会中专家和名家等社会力量的高度参与将为图书馆带来新动能和活力,推动图书馆服务项目的创新发展,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效能。“理事会这种机制能够有效引进社会中的优质资源,规范公共文化机构的管理。下一步,滨海新区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将以新区图书馆为标杆,加快推进各自理事会的建设进度。”区文化和旅游局负责人说。(记者 范炳菲)
■ 相关新闻
流动图书车走进航天城社区中心
6月8日下午,高新区航天城居民、高新区第一学校师生代表、家长代表齐聚航天城社区服务中心,共同参加高新区航天城社区“阅读伴成长,书香满家园”活动暨滨海新区图书馆高新区航天城分馆流动图书车服务启动仪式。现场孩子们排着队争相挑选着喜爱的绘本。
据了解,流动图书车实际上就是一个小型的“图书馆”,车内藏有2000余册图书、期刊及多媒体视听资料,并配置电脑、空调、音响、饮水机等设备,并设置阅览座椅。在流动图书车上,高新区居民实现了办证、借阅服务完全免费,并实现与滨海新区图书馆通借通还的一站式服务。流动图书车每两周在航天城社区现场服务一次,时间为周六下午1点半到3点半,居民办证只需携带身份证原件,每次可借阅成人图书5册、儿童5册(含2册绘本)。
据介绍,高新区航天城图书馆作为滨海新区图书馆高新区分馆目前正在筹备建设中,将于2019年下半年对居民免费开放。(文/记者 牛婧文 图/记者 贾磊)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