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文化产业 > 正文

仓颉回天

文章来源:华夏艺术网 作者:徐国强
字体:
发布时间:2017-01-19 00:47:53

  21.jpg

 本文作者:徐国强

仓颉在人间的最后一天,他吃过早饭就和姬英一起,到上下仓头和薄坪村走走看看,和乡亲们拉拉家常,在心里悄悄地和大家告别。

来到世上百余年,他对故乡充满了深情。

中午他俩被盛情的乡亲留下吃过饭,下午回到家里,仓颉找到了《黄帝中经》,把白阜的治水心经刻入后面:“衡山峰顶藏有金简玉书,内有治水之策。”有了这条记载,早晚会被有缘者找到。

他又搬出《山海经·北山经》,在其中记下了《精卫填海》的故事: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炎帝之小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换过一捆竹简,他把愚公移山也刻了下来:太行、王屋二山,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为移之……

长年累月刻字,他的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老茧。他拉着姬英来到东厢房,地上摆放着一堆海外方国进贡的龟甲。他每造一个字,就刻在甲骨上保存,每个月送黄帝宫一次,复刻在木简上用于学字,龟甲则存入新密神仙洞的国库中。

他粗略计算了一下,除了翻译替换《连山易》和解读九天玄女授予黄帝的《阴符经》、《如意神方》外,他亲历和参与了《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乾坤易》、《归藏易》、《自然经》、《黄帝外经》、《黄帝君臣》、《炮炙方》、《脉经》等三十多本医书和兵书的编写刻制工作。《山经》、《海经》、《大荒经》和《海外经》正在完善中。

他又用四目一一观察,出海的子孙后代都按照盘古大帝点化,到达了宇宙奇迹建设地和宇宙经典传播地,奇观的建造已在心中萌生;在经典发源地区,大道种子已植入族人心田,道苗青翠欲滴,闪着清辉,只待天时到,就会发芽开花结果。

江山代有人才出,后人自会写辉煌。

师尊盘古大帝给了他人生的舞台,他演绎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不为自己求安乐,只为众生开智慧。为上天传绝学,为天地立公心,为后人立生命。他这一生,不忘初心,不负师命,立功、立德、立言他都做到了。

姬英预感到仓颉回天的时辰将到,寸步不离,她只想陪着心爱的颉哥哥,走完他最后的人生路。

历经百年修炼,她知道人离尘世只是灵魂的一次转移和空间的一次移位,她亲眼看到过盘古大帝让他们看到的公公婆婆去世瞬间的角色转换。虽然心里充满了不舍,但她控制住自己的情感,尽可能地不对颉哥哥回天带来影响,让他享受最后的美好人生时光。

时将午夜,她做了一碗莲子木耳汤端给仓颉,柔声说:“颉哥哥,趁热喝了吧。”

喝完汤,仓颉揽过姬英,轻轻地说:“英妹,人生去留皆为定数,早走晚走皆是天安排,顺应天命好吗?”

姬英温顺地“嗯”了一声作答。接着问道:“颉哥哥,我想孩子和孙子们了,要不,叫他们都回来一趟?”

仓颉知她心意,摆摆手说:“英妹,儿孙们都在为国做事忙着,还是别打扰他们了吧。”两人静静相拥,回忆一生的甜蜜时光。

子时,仓颉眼前出现了一个亮点,那个亮点做圆周运动,从始点起,转了一圈又回到这个点,画成了一个圆。

此生与人间太有缘,为传大道到人间。世间只是我的一个驿站,我从天上来,复归天上去。人生啊,多像画圆,起笔的这一点既是始点也是终点,这个圆就是我的生命轨迹。

过去无始,未来无终。人生的轮回,如同大地上的小草,看似有生有灭,实则又不生不灭。

他用天眼观到,盘古大帝带众神已在准备迎他回天。他深情地拥抱着姬英说:“英妹,我先走一步了。此生有你,我很幸福。孩子们你再照顾一段日子,到时我来接你。保重。”

姬英埋首他的怀中,潸然泪下,尽力抑制着不痛哭出声。

红日光闪闪,明月千条线。心想师父情相连,总觉牵动一条线。这条平时看不见的无形金线,此刻突然显像,从空中电闪而至,仓颉的灵魂从百会穴中脱出,融入金线升空而去。

姬英亦看到了那条金线之芒,她的手指上移,仓颉的脉搏已停止跳动,享年一百一十一岁。

他十五岁开始造字,在不足百年的三万多天里,一共造出了十余万字。身负天命,从无懈怠,如春蚕成茧,奉献人类。

晶莹的泪珠,从姬英的眼中滑落。

天上北斗七星一阵闪烁,其中三星忽然变暗。接着,一颗耀眼的流星划过夜空,拖着长长的彗尾陨落在天际,把黑夜照得如同白昼。

地上没了人,天上星亦落。他那颗几天前被抽掉了星魂的星球,在他升天的那一刻,从天际降落红尘,化为虚无融入大地。

四海皆弟子,天涯共此时。仓颉最后培养的那批能天人合一心心通的弟子们,用心相问,得知了巨星陨落应在仓颉身上,立时天下哀声不断,五洲同悲!

颛顼帝此时亦在观天之象,见状已知缘由,不由得悲痛万分,连连悲呼“天塌矣!”

他的耳边,仿佛还在回荡着仓爷爷的声音:“颛顼你为华夏族的第二王,要书写华夏族历史的第二页。”

梦中的大臣们被连夜叫起,仓松带仓毓及儿孙们即刻赶往仓子头。颛顼帝当即发出了第一道圣旨:全国停止舞乐七天,图腾降半,举国为仓颉默哀。诏令文武百官和万国首领赶往仓子头,为仓大人送行。

黄帝升天,地上无陵,万国首领带来的宝物无处可用,颛顼帝下令全部带去仓子头,用作仓颉的随葬品。

颛顼帝带着大臣们急急赶路。一路上,他一直在考虑在哪里安葬这位民族的伟人。仓颉勘察过的风水宝地,黄帝都一一给他介绍过,此时,又一一划过脑际。

来到仓子头,悼念仓颉的灵堂已布好,苍松翠柏搭成“回灵门”坐北面南,这是颛顼特许的方向。

回灵门上方有一个圆洞,那是为了让仓颉的英灵易于升天所设。

姬英在仓颉圣体旁守灵,仓松带儿子仓毓及家人,长跪在灵堂门口,迎接前来吊唁叩拜的人们。

颛顼帝下马,命人抬来挽幛,把亲书的挽联挂在灵堂的正门两侧,右侧为:天之骄子示先天玄机传书布道功德圆满成正果;左侧为:人文初祖开文字先河造字启蒙万古流芳美名扬。

仓毓把爷爷交给他的那个密封的木盒交给了颛顼帝。

颛顼帝打开木盒,里面一片竹简上刻着仓颉的遗言:来去皆自然,法地顺应天。不立碑,不发丧,不守灵。

我的仓爷爷!面对此情此景,颛顼帝感慨万千……

灵蝉打开行囊,取出另一幅挽联,命人悬挂在已挂的那幅挽联外面:文教之祖功高昊苍昭日月,学圣之宗德厚坤极泽万世。她的这幅联是从梦中所得。

这两幅挽联,概括地评价了仓颉的光辉一生。

颛顼帝走进灵堂,想起仓爷爷教导自己的日日夜夜,一点一滴,想起他为国家所做的一切和对自己创立万世基业的帮助,禁不住悲从中来,泪如雨下。

万国进贡的奇珍异宝放满了仓颉的居所,外面还堆放着一大片。

临时行宫已为颛顼帝准备好,他处理的第一件朝务,就是批阅各国紧急上表的奏折。各地的官员都力陈自己领地的独特风水,最适合安葬我们民族的圣人,要求把仓颉葬在自己国里最好的风水宝地。

该把仓爷爷葬在何处呢?颛顼帝一时难决,放下这些表书走出行宫,仔细观察仓子头这块宝地。

他知道,此地能出这样一位伟大的圣人,一定不同凡响。

走到两条仓溪河的交汇处,他已经看出,两水交汇,必然地贵,这里是一块船型流沙活地,人死埋活地,千载难相遇。这里是做墓地和建祠堂最好的宝地。

转身北行五里左右,走上盘龙山,他看到了这处隐秘的华夏大地的龙脉!

山下的九龙潭面上薄雾笼罩,九道山梁犹如九条巨龙,龙头扎入山北面的潭水中,影影绰绰好似龙在戏水。

大地看气势,小地看精神。水成形山上止,山成形水中止,这九龙潭是一处罕有的九龙朝穴之地。

颛顼帝细细审视,为这方山水的大气所震撼。

这是一块典型的盘龙地。天生九龙尽汇于此,九龙潭是一眼智能之泉,九龙都在此泉汲取营养。这是上天昭示他,文字,就是这眼智能之泉的源头。

立三坟!结三坟!这个念头在他的脑海里清晰地浮现。

走下山来,颛顼召集群臣议事:“仓大人整理《三坟》书流传后世,与造字意义同样重大,为昭其日月之功,特修筑一墓三坟以示纪念。平茔为墓,在造字台下立墓,台上建祠堂;封土为坟,三坟分别建在三座山上,把山挖空,以山做坟。”

众臣闻听,齐声赞颂:“皇上英明!”

“一墓三坟”的建造规格是史无前例的。

一道皇令星夜发出,全国的良工巧匠,昼夜兼程赶往仓子头,修建仓颉的陵墓。

明君最能体谅民心。颛顼帝数了数,一共有十一国提出了请求,他决定一一满足大家都想让仓颉安葬在他们那里的心愿。

“奶奶,我拟秘密准备十六口棺木,您看中不中?”颛顼帝征求姬英的意见。

“已准备好了。”姬英回道。

颛顼帝这才知道,姬英奶奶早就按照盘古大帝的点化做了安排。

是夜,颛顼帝做了一梦,看见仓爷爷在空中用神力把带来仓子头的各类珍宝全部卷起,飞入空中不见。

颛顼帝梦中被吵醒,起身走出行宫,只见守卫正在大呼小叫,四处寻宝,乱成一团。他挥了挥手说:“都别找了,是仓大人不让用珍宝随葬,送回都城了。”

众人大眼瞪小眼,感到不可思议。

汝地崆峒山上,一千二百多岁的广成子曾和仓颉相约一同升天,此刻走出石洞仰望天象,化为一道金光升空,地上留下了两个大脚印。

南顶武挡山上,巫丹接到了姬英的飞鸟传书,哭成了泪人。

心如山上雪,情若云间月。第一次见到大哥哥,那时她还小,可竟然难以忘情;第二次见面,她多么渴望和他牵手共白头,可大哥哥已有了姬英。她错过一次,就错过了一生。时光若是停留在初见时,该有多好。

屋外下起了毛毛细雨,如烟,似雾,如同那永远也抽不尽、扯不断的绵绵情丝……

她想起来仓颉曾给她讲过:“自古多情者,伤己亦伤人。我造这个‘情’字,就是要人心如清水般不起波澜,守一保身,切莫多情招害。”直到这一刻,她才真正悟通了情害之剧之深。

因情苦,忘情难。借了钱债钱去还,欠了情债情去担,还清还完两不欠,来生再不为情牵。

“大哥哥。”她拼尽全身的力气,倾尽一生的爱恋,叫出了那最后一声悠远绵长的呼唤,一缕芳魂飘上了天宫。

颛顼帝主持仓颉的葬礼。

两道仓子溪中间的船型高地和东西两道山梁上,站满了送行的人群。从全国各地赶来吊唁的官员们站在陵墓前面。

人们还在源源不断地赶来。

十六口棺木停在灵堂里,相同的规格样式,一样的重量。到了夜静时分,颛顼帝亲自把仓颉的遗体装入其中一棺,单独秘密安放在薄坪村的一个窑洞中。

黄帝宫乐队击鼓鸣钟,哀乐声声,令人断肠。人们虔诚地供上鲜花素果,祭祀仓颉圣灵。

颛顼帝致完祭文颁布诏令:“仓大人造字功昭日月,与天地同在,一生整理《三坟》书德泽后世,仓子头的‘一墓三坟’,就是仓大人的巍巍丰碑!仓颉是华夏的仓颉,是人类的仓颉,大家都有敬圣的心意,为了满足大家的心愿,提出申请的十一国都可以选一棺迎回供奉,各国都可以建造以仓颉命名的造字台、祠堂、庙宇、墓冢等有关的圣迹,以供后人纪念瞻仰朝拜,并可用仓颉的官职作地名永久纪念。”

参加葬礼的人们,排队上香跪拜叩头,与敬爱的仓圣人做最后的告别。两条仓溪河水似呜咽悲泣,和着人们的哀哭声,令仓子头沉浸在一派浓浓的悲伤之中。

十一国官员各自上前恭迎一口棺木,余下的四口棺木,留给仓子头的一墓三坟。

真亦假,假亦真,仓颉的法身遍及虚空,真假原本无需分。

颛顼帝圆满地了却了众人的心愿。尽管都知道只有一棺才是仓颉的真身,可各地都认为自己选的这口棺是真的。

葬礼结束后,等外地棺木运走的当天深夜,颛顼帝从窑洞里秘密迎回了仓颉的圣体。真的那一棺替下四棺中的一棺,仍是四棺停在灵堂。

回程的路上,颛顼帝对仓松说:“姬奶奶也已百岁高寿,你亲自组织施工,在大墓的底下预留墓道和棺位。”

按照颛顼帝指定的位置,大墓和三坟的施工同时进行。通往北山的道路被严密封锁,三坟的具体位置对外严格保密。

“一墓三坟”全部建成后,颛顼帝亲扶四棺送至墓地坟头,待棺木安放完毕,工匠们用石砌门,封土,按照原有的地貌进行恢复。

仓颉的真身究竟安葬在仓子头一墓三坟中的哪一处,就是负责安葬的人也不得而知,成为永远的秘密……

 

4.jpg

 著名思想家、文化长征创立者张胜利先生在河南鲁山仓颉祠进行调研

仓颉回天后受命去地府留言改换旧貌,任务完成后盘古大帝现身说:“徒儿,去接姬英吧。爹娘去世了儿女守丧三年是古礼,不能更改,但要尽量缩短孩子守孝的时间,腾出时间为国家去做事。

为师造万物,先造这一方山水,在你下界前,已把大地龙脉汇聚此地,为师给你的老家起名叫薄坪,是嘉奖你薄自己,厚国家,这里的洞、岭、山、窑、井,都是你功德簿的凭证,让后世的人们代代瞻仰,不忘你的功绩,学习你的奉献精神,用一颗公心平天下。这九龙潭是一眼智慧源泉,为师安排三大始祖和后世的五帝都化身在这里,汲取你的智慧。

为师厚待每一个有功之人。姬英辅佐你百年,管理人口,劳苦功高,也要回天参加为你举行的迎贤庆功大典。她和你在这里居住造字作书时,受到薄坪村民的多方照应,你去接她时,用她的一缕神魂化为一尊金蟾立在村中,给这方善民带去吉祥,护佑这方善地,也作为你们夫妻继续在凡间互相守望的凭证。常言道,凤凰非梧桐不栖,金蟾非宝地不居,是招财致富的吉祥之物,所居之地必是聚才生财宝地。这也是为了让世人明白,谁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为师就给谁送才华送智慧,送福送财送吉祥,让人以才生财,才财两旺,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201711421581646g494z.jpg

 著名思想家、文化长征创立者张胜利为鲁山世界汉字节题词

仓颉领命,谢过师父,回到仓子头家中已是后半夜。梦中的姬英看到一团金光飘到了她的床头,只听到仓颉对她说:“英妹,我来接你了,我们走吧。儿孙们要为国家做事,让他们一起给我们守丧吧。”

姬英生怕仓颉再次不见,惊呼一声“颉哥哥”,扑入他的怀中,二人化为一团金光升空而去。仓颉在空中分出她的一缕神魂,一尊栩栩如生的金蟾石蓦然出现在薄坪村中道旁。

……

始于仓颉笔下的炎黄时代的精彩大幕徐徐落下,颛顼帝翻开了华夏族新的一页。

摘自长篇历史小说《文祖仓颉》

 
责编: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