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文化产业 > 正文

淮河名胜——淮渎庙

文章来源:大手笔网 作者:风中的自由
字体:
发布时间:2015-02-06 11:37:32

     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位于桐柏山腹心,系千里淮河发源地。具有不可替代的深远重大的生态战略价值,遵照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提到突出位置的指示,桐柏县的淮渎庙应该授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淮渎庙的变迁

     据《资治通鉴》载,最早的淮渎庙(又称淮渎祠、淮源庙),立于桐柏山主峰胎簪山东北麓的固庙村。《乾隆桐柏县志》载: “唐虞三代,四渎视诸候。”《史记·封禅书》载:“至秦称帝,都咸阳,则五岳四渎皆并在东方。”最具体的记载当数元朝至正四年前翰林待制吴炳《重书桐柏淮渎庙隶字碑》:“汉恒帝延熹六年(公元163年)正月八日,南阳太守中山卢奴君立淮庙二碑于桐柏西南三十里。”庙宇有“石兽表道,灵龟十四。”《水经》亦载: 淮渎“庙前有碑,为郭苞立,又二碑,延熹中守令所造。”

     综上,秦汉已建立淮渎庙,乃考之有据。至于淮渎庙因何迁移,亦是脉络清晰,有文字可依。《乾隆桐柏县志》载,宋太祖年间,“遣使临视”淮源,因固庙“地方湫隘,渊流阻洳”,朝廷遣臣前来祭祀交通不便,移淮渎庙于“群山峙前,长淮环后”的桐柏县城东隅。从此,胎簪山下的淮渎庙旧址被称为故庙。固庙村还有淮源井一眼,神话传说,大禹治水曾锁蛟于此井中。1982 年国家淮委指定专人专款于此建淮源展览馆,广受五湖四海游客好评。

立庙的历史价值

     据《史记·夏本纪》载:“禹导淮自桐柏。”历代治国帝王,都力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但他们囿于历史的局限性,又一味迷信自然界的威力。因此,中古至清朝,祭祀名山大川,寄水利希望于神灵庇佑,几乎成了帝王治下必不可少的大事,淮渎庙应运而生。据乾隆五十四年御笔:淮河“发源桐柏山,经寿凤淮安会黄河入海。”两岸为膏腴之地,鱼米之乡。魏文帝曹丕曾著《发淮浦》以志赞颂。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家系淮河流域凤阳人,他对淮渎更是崇拜备至。洪武三年十一月,朱元璋钦制《定各神号诏》,把淮源列为四渎之首,祭淮隆重而又频繁。清康熙是一位勤勉国事的帝王,他亲书“灵渎安澜”以颂淮源。据不完全统计,康熙摄政六十一年,祭淮达十二次。

     笔者谨据《雍正河南通志》、《大清一统志》等史料摘记,从汉延熹六年至清乾隆十七年,历代帝王祭淮达六十三次。这在中州大地诚谓蔚为壮观的历史遗迹了。但由于个中年代旷久,史笔遗漏在所难免,秦、汉、晋、隋、唐、宋的祭淮圣旨想必数目一定浩繁。据《乾隆桐柏县志》载:“国(清)朝祭(淮)文凡碑字残缺剥蚀者从阙不载。”可见前朝祭淮文失落得该有多少。

     历代帝王视桐柏淮渎庙为吉祥祈福之圣地,皇帝祈雨以求丰年派使臣常来祭淮。皇帝诞生长子,边疆将帅凯旋诸类喜庆事宜,均来淮源拜谒。康熙五十和六十大寿,先后特遣翰林学士与兵部待郎风尘仆仆前来祭淮,以求延年益寿。朝廷命官车载轿行辗转桐柏山野草县,其礼仪之隆重可想而知。若有幸能从国内外馆存家藏善本中搜集到历代帝王们的全部祭淮资料,从考察古代风物人情、自然演变等角度瞩目,请二月河、秦俊、柳建伟、周大新等大手笔创作成纪录片或电视剧,对当代和将来研究淮河水利事业,委实具有难能可贵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

淮渎庙规模述略

     《嘉庆南阳府志》载“自开宝中移淮渎庙三十余年后,至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圣旨光大庙宇,大兴土木,令翰林画工起草工程图,定八作大匠负责营缮,征发唐、邓、许、颖四州屯兵来桐柏修庙。朝奉大夫、赐紫金鱼袋路振奉旨撰文勒石。”可见当时气象之盛

     《桐柏县志》载,经历代兵乱至明宣德二年“修补正殿寝殿等处共八十七间,其余香殿碑楼等房共四百三十九间未葺。”明“成化中,工部尚书王复题淮。”“大修淮渎庙,中建正殿七间,翼两宅各十二间,左右钟鼓楼碑亭各二间,前戟门五间,东西各建公馆五间,东翼两厢共十间,中御香亭,右神库,左牲房,门楼西向;又建道房五间,翼两厢共十间,门楼东向。四周十垣计丈百九十,砖券山门三间,东西南门各一间。淮源官田五顷五十亩。”

     又据康熙三十五年田雯记:淮渎庙“在县东一里,制如柏梁,温室华宇修整。檐前四柱采八风之黑色,以火齐饰之神严轩冕之容。左列玉罄,右陈龟轮……庙有汉柏六。汉碑一,延熹六年立,剥落欲尽。石门神二,文即奇古,隶书绝工,惜存其半。又铁狮二,盖唐物也。余多宋元碑,不可卒读。”《中国名胜大词典》亦载: “北宋庆历三年(1043年),淮渎庙铸一对铁华表,上部及基座饰俊秀朴实的莲花。”“元天历二年,铸一对铁狮子,制作精美,造型奇特,栩栩如生,是元代冶铸精品。”仅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 年)至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先后九次大修淮渎庙宇。

淮渎庙汉柏试探

     对淮渎庙的汉柏,史书记载颇雅。《嘉庆南阳府志》载:“淮源庙有汉柏六株,其一有跟斗凤翅鹳嘴玉柱诸名。”康熙《桐柏县志》记述: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春,因雷电触及“淮渎庙汉柏焚,香闻数里。”清贡燧《谒淮渎庙》描绘:“铁狮当伏马,怪柏学飞龙。鹤唱千岩绿,鹃啼五夜红。”可见前人对淮渎庙古柏印象之深。

     淮渎庙迁移,汉植柏树,应在城西三十里淮渎故庙才翔实合理。但前人著史倾注心血良苦,断少虚构不实之语。尊重古籍,乃后人严肃缜密修史的起码文德。以上史志皆证城东北隅淮渎庙植有汉柏,肯定是移庙前所植了。宋代移庙,是因为桐柏县城东北隅地域寥廓,前列山雄峙,后淮水捧绕,土壤深厚。宋前大略亦非等闲之地,是否建有庙宇,尚无史料可考。汉时曾于此种植柏树,当在可能之中。

 

    《淮系年表水道论》考究后认定:“宋大中祥符移(淮渎庙)于今处,庙中旧有桐包柏一株,为古代遗物,山与县由此得名,清末毁于火。”这与康熙《桐柏县志》“淮渎庙汉柏焚,香闻数里。” 不谋而合,但只是一棵汉柏焚于清初,一棵宋前桐包柏焚于清末。文中未言明“桐包柏”是否汉柏,而桐柏山在夏禹已名之,所论山由树得名,此柏当遥遥在夏商周汉前了,对这样神奇的历史之谜,还需专家学者下功夫考证。明《成化河南通志》载:“唐庄宗同光二年,淮渎祠有树连理,以为奇瑞。”当在故庙旧址。连理是否柏树,亦不可得知。

     如今,淮渎庙为桐柏县教育要地,书香宜人的校舍之中,健在两棵古柏,一棵在老一高第二进院路西,一棵在老一高第三进院路东,皆胸经丈围,且枝桠遒劲,茂盛葱茏,其古风神韵与县城文化馆(古文庙)的两棵虬龙古柏交相成趣,更壮桐柏古山城生态文明的文脉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