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百家争鸣 > 正文

邵光亭:传统文化的基本性格

文章来源:华夏艺术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4-16 11:08:17

中国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的文化形态,纵观整个中国历史,传统文化表现出内向、平和、包容、厚重但又行动迟缓的基本性格。由血缘为基本纽带建立起来的伦理秩序,在政治性和人生修养方面,客观来看,在剔除其封建性糟粕后,不仅促成了中华民族向前的进程,也是维系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需要全面认识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有关传统文化的讨论,是学界乃至大众老生常谈的话题。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土壤,是东亚大陆半封闭的自然条件和相对优越的地理位置,传统中国人依托黄河、长江流域世代耕作,自给自足。长期封闭式的生产、交往和历史积淀,形成的文化型态,自然表现出极具凝聚力而又偏于内向的性格特征。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主流,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向内探寻人格的完善和社会关系的和谐。孔子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孟子的“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孟子·离娄章句上》),《中庸》的“致中和”思想,乃至佛教的“因缘而起,因缘而散”,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旨在更高层次上告诉人们宇宙诸象与人的关系本质和谐的真谛,要求人们在追求和奋斗中保持平和的心态。

 

从历史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与繁荣,同封建制度的建立、巩固和完善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保持长期的稳定,根本在于中世纪小农经济的稳固。中国文化与中国社会走出中世纪,首先不是文化的改造,而是经济的现代化。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国文化腹地虽然不断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但自耕农封闭性的实质始终没有改变。即便是少数民族统治的满清300年间,这一特性也没有弱化,反而进一步加强。有些历史学家在分析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时,不约而同的把矛头指向闭关自守政策,但如果进行冷静分析,这当然并非事实的全部。一方面满清政府的统治策略,没有顺应商品经济发展的大势;另一方面,小农经济的内向性,本身就缺乏开放的素质。出于政治统治的需要,满清政府通过“汉化”和文化专制,稳固自己的政权,“盛世”的治理体系正是农业文明和封建专制制度的继续和延伸。在同一时期,西方的工业文明正在萌芽,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本质上是对农耕文明和封建专制统治进行的改造。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建立在某一具体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站在历史的角度审视中国文化的基本的性格,不能忽略长期的农耕文明与乡土社会的影响(参见费孝通《乡土中国》)。

 

中国传统社会建立在以血缘为纽带的伦理基础之上,当然,追认血缘是全人类共有的文化本能,不能说它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性。但没有一种文化,像中国文化那样如此紧密的与血缘联结在一起。中国传统文化,从祖先崇拜到尊祖敬宗,再到孝的观念,在人际关系中形成“伦序”格局,中国社会一切的实践都是以人际关系得以展开为起点。自汉武帝“独尊儒术”开始,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进入经学时代,其内在理路,诸如天道观、阴阳五行说、纲常伦理等等,突出特点,不过是因应旧有的宗教神学秩序的崩溃与重建政治信仰的需要。

 

中国传统社会并没有形成像西方那样统一的全民宗教信仰体系。为了秩序,中国中世纪的统治学说以阴阳五行为框架,构建了所谓的天道信仰,其实也是为论证纲常伦理的合理性。南宋朱熹的“四书”体系,对传统儒家学说进行改造,目的在于以心性之学去收拾官、民之心,统一对封建“治道”的认识,进而实现封建帝国的长治久安。

 

虽然儒学并不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但是毫无疑问,儒学是对传统文化的基本性格影响最大的学说。儒学从产生时代起,就强调以“礼乐”为表征的等级制度。所谓“礼别尊卑”,其内核就是宗法血缘的理性。李泽厚认为,孔子思想中的“血缘、心理、人道、人格终于形成了这样一个以实践(用)理性为特征的思想模式的有机整体”。这一文化——心理结构,一定程度上概括了传统文化的某些特征。面对东周的乱局,诸子百家纷纷提出各自的救世主张。孔子强调“克己复礼”,孔子认为,让社会恢复秩序,需要重新确立以人为主体的安国定邦思路,要恢复以宗法血缘情感及尊亲为原则的伦理规范。

 

中国传统文化是实用主义的文化,各派学说的出现,起因皆是为匡正时代的积弊。在朱熹看来,汉以来的千余年,是衰世,文、武、周公、孔、孟“道统”中断,人欲横流,整个封建社会经历黑暗的“霸道”时代。他强调恢复“道统”,继续孔孟以来儒家的“内圣”与“外王”心传。朱熹认为,宋代之所以人心败坏,吏治腐败,原因是千余年“霸道”之学的熏染,因此当务之急是“收拾人心”。他的方案是“存天理灭人欲”,以“正心诚意”,整齐“君心”、“民心”,使上下一心,共攘危局。北宋王安石变法,曾和他的儿子王雱及名臣吕惠卿一起,撰修《三经新义》,作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参考书刊行天下,史称新学。朱熹对此颇有非议,他不赞成新学的具体举措,而是主张从个人到社会群体的伦理自律上去寻求救国改革之道。朱熹制造了一种新的“天理良心”文化心理、道德结构,强调对个体道德人格的完善与追求。他说:“古之圣人致诚心以顺天理,而天下自服,王者之道也。”“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大学章句序》)由于元明以后,朱熹表彰的“四书”取代“五经”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教材,儒家经学也从形式上的“孔孟之道”,转为实质上的“孔朱之道”。在庞大的封建网罗钳制之下,传统文化越来越趋向于保守。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化最为辉煌的时期,当时“诸侯异政,百家异说”,思想界空前活跃,儒、墨、名、法、道、阴阳、纵横、杂、农、兵等各派,互相辩诘,异彩纷呈。“怜人之困,哀人之穷”成为各派共同的价值追求。“威不可以无有,而不足恃”,重民思想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传统。“爱民”、“便民”、“利民”、“信于民”,国家社会才能安定。战国中后期的秦国奉行法家学说,使得国力迅速增强,秦王嬴政实行近于极端化的严刑峻法,“德治”的理念完全被摒弃,结果虽然统一中国,却是“二世而亡”。有鉴于此,“重德保民”成为后世王朝持续的思潮,也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

 

陈独秀指出传统文化,即所谓“国粹”,其基本精神不过是“忠孝节义”而已,其实就是“奴隶之道德”。认识传统文化,当然要避免封建主义的“谬种流传”,但是把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乃至当下某些方面的不足,归咎于“忠孝节义”,显然有失客观。文化是代代传承的,中国固有的伦理、法律、学术、礼俗等,虽是封建时代的遗产,包括儒家的“三纲”在内,是否真的是“奴隶之道德”?纲,原义为提网的总绳。引申为事物的关键部分,维持正常秩序的必不可少的行为规范。纲具有规范性、表率性的意涵,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不是奴役与压迫,而是为各行其道,彼此和谐不悖。

 

中国传统文化是“人本主义”的德性文化。在中国文化中,人是“万物之灵”,人兽根本的区分,在于德性。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也表现出人格尊严的特色。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以知、仁、勇为“三达德”,建构起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价值体系。儒家主张的“明德、新民、止于至善”,道家提倡的“修道积德”,都是以道德实践为第一要义,形成传统文化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向与文化精神。在“德性文化”影响下,中国人的处世观念与日常行为具有浓重的尚德特征。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孟子说:“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孟子·尽心上》);荀子说:“君子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传,唯其当之为贵”(《荀子·不苟》);陆九渊说:“不识一字,也要堂堂做一个人。”处世做人,贵在有德。所谓“处世”先要“做人”,“为人处世”不可分割,“做人”即是处世。“做人”的要义在于行为必须合乎“人”应该具有的道德规范,以道德律己,以道德待人。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深入中国人的血脉。

 

中华文化是世界主流文化之一,在世界文明史中,中国文明独具一格。我们曾创造过辉煌的时代,也遇到“文化复兴”的忧患。精神的“文化”和物质的“文明”,都带有某种程度的保守性,每一种民族文化皆是如此。不过各民族保守的程度和方式相同,一个民族的文化延续的时间越长,其保守性也就越强。中国文化至今数千年,虽然经历多次朝代更替,但其核心内容一直相对稳定,虽然在不断地变化,但变化并不明显。

 

社会、历史、时代的不同,造就了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文化性格,对于中国文化进行的反思或者批判,不能流于简单粗暴的清算。当代中国与传统之间,虽然有一种隔膜与疏离感,但是在深层文化心理结构中仍然有一种尊重、敬仰传统的质素,因此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全盘西化”的拿来主义是行不通的。梳理传统文化的基本性格特点,对于继承其所蕴涵的积极合理思想内核,对于当代构建社会价值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邵光亭,经学史学者,书法家、画家。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播工作,研究方向涉及中国古典哲学、史学、经学、书法、绘画等。)

编辑:xiaox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