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百家争鸣 > 正文

让情感在笔墨中升华——赵坤迎先生印象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5-02-07 13:41:17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四届中国书画艺术走向何方高峰论坛上,来自河南郏县的著名书法家赵坤迎先生喜获“德艺双馨艺术家”荣誉称号,而此次论坛仅有两名书法家获此殊荣。消息传来,熟悉他的人都说:“这荣誉实至名归。”

赵坤迎先生(右)在论坛上接受颁奖

      赵坤迎,回族,1949年12月生,号艺海轩主,字无声,中国书协培训中心首届学员,曾任两届县书协主席,现任河南省人大书画院理事、河南省大华书画院院士、东坡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县政协委员、县农民书画家协会主席。

     与赵坤迎先生的交往始于两年前的一次书展上,当时我的一幅作品也有幸入展,在展厅见到赵先生,他热情地对我的作品进行品评,并中肯地提出宝贵建议。自此以后,我与赵先生便成了忘年交,时间久了,我了解到了他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赵先生善碑刻。搞书法的可以不懂碑刻,然刻碑之人不可不懂书法。他的书法结字随意赋形,不经意中显出用笔的技巧,展现出书法艺术跌宕跳跃的风姿、骏快飞扬的神气。作品中大小对比鲜明、行笔一任自然,注重在起笔之处回锋和顿挫。他的碑刻刀法自然,布局得体,刀笔互见,气势夺人,可谓刀精墨妙,在当地颇有名气。他在长期的书法与碑刻艺术领域中摸索,逐渐形成了碑之厚重、帖之飘逸兼而有之的艺术风格。 

     赵先生性嗜酒。书法创作往往需要激情,有激情方能创造奇迹。狂草书法家怀素留有“醉来信手三二行,醒后却书书不得”,“忽然叫绝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的佳话,赵先生也有怀素遗风。我曾在神垕艺钧缘见过他醉后所书,那酣畅淋漓、似颠若狂的创作状态感染了在场所有的人,兴奋之余连“手印”都会摁上。书者,抒也。我想,高层次的书法应该是真性情的流露,真情感的宣泄,而绝非简单而又抽象的线条。  

     赵先生喜习武。武术与书法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然善于捕捉艺术规律的人会发现:“曲中求立”、“蓄而后发”、“放即是收,收即是放”、“断而复连”等技巧是书法与武术通用的,真可谓“武艺一通”。据了解,赵先生练的是心意拳,心意拳讲究动静结合,心意相连,刚柔相济,形神兼备。赵先生将心意拳之精髓融注笔端,揉拳入书,其书法既有一泻万里之气势,又有天真烂漫之雅趣。

赵坤迎先生(左)与中国艺术家联盟主席张胜利先生(右)合影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在外人眼中,赵坤迎先生是一个头戴太多光环的人物,然而,赵先生在生活中有着一言难尽的酸辛与重担。其他不提,单就长年照料瘫痪在床的妻子一项就任务不轻。在我看来,醉心于书法也许能使分担着他的艰辛,释放着他的情感。他把自己真性情倾注在艺术上,把自己的精气神腾挪到宣纸上。正是如此,赵先生的书法才是真正的情感书法。赵先生还把对艺术的热情推及社会,用自己的爱心唤起更多人的爱心。作为政协委员,他关注民生,及时把所掌握的民情通过提案的方式反映给有关部门,解决民生疾苦;作为平顶山市十大文明市民标兵,他更是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德”服人,做建设和谐社会的排头兵。

     中宣部文艺局原副局长成志伟先生在第十四届中国书画艺术走向何方高峰论坛上指出,做人的最高境界是真善美,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真善美。这是做人与从艺两方面的高度统一。赵坤迎先生在德与艺两方面都显示了真善美的魅力,不愧为德艺双馨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