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 > 藏趣轶闻 > 正文

文物密码①丨三件国宝还原一个吴越国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4-16 09:21:22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俞吉吉 拍摄 魏志阳

开栏词:万年上山,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从史前的文明曙光,来到今朝,历史长河匆匆奔流向前,当我们步入博物馆,先民们辛勤劳作的身影已经不在,王朝更迭的硝烟已经消散,回望历史,那些历史的痕迹、文明的记忆或铭刻于遗址的一石一土中,或留存于玻璃展柜的一器一物上,或停留在一张张泛黄的黑白影像中。

千千万万个文物密码汇聚成注,成河,构成了一部生动的浙江文明史。在这里,让我们或走进展览幕后,或解读文物故事,还原一段段曾在浙江大地上上演的文明史诗,它们或关乎一个人,或连接着一个朝代,或发人深省,待我们解开一个个未解之谜。

这是一部行走的文明史。跟着视频镜头和珍贵的文物图片,让我们重新阅读这些文物密码。

一方田园,半边山水。一瓦一砾,述说着临安的历史;一器一物,勾勒出吴越国的往事。由中国首位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设计的临安博物馆自今年年初落成开放以来就广受热捧,成为新晋的网红博物馆。

临安博物馆航拍图

来这里,有一个展厅必去,有三件重器必看,是的,它们就是安放于精品展厅内的三件国宝,它们来自千余年前的吴越国,同属于一个主人,它们是青瓷褐彩云纹熏炉、青瓷褐彩云纹盖罂和青瓷褐彩云纹油灯。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句脍炙人口的诗句正是数百年前,唐代诗人陆龟蒙有感于越窑青瓷的精湛工艺和绝世容颜而赋诗称赞。这三件器物被后人视为国宝,也正是因为它们是越窑青瓷的代表之作。

临安博物馆内的三件国宝,从左到右依次为青瓷褐彩云纹油灯、青瓷褐彩云纹熏炉、青瓷褐彩云纹盖罂

越窑之翠,无与伦比,作为全国首批禁止出国出境的国宝之一,熏炉之盖是纯正的青色,熏炉通体施釉,盖之纽如含苞欲放的荷花,再看五虎首兽足,栩栩如生,霸气十足,堪称晚唐越窑青瓷工艺的巅峰之作。罂,在古时是盛水贮粮之具,盖罂半球形盖子上的纽和熏炉一样,也是含苞欲放的荷花,至于油脂尚在的油灯,六组双勾如意云纹和六朵绽放的荷花布满它的腹部。炉灰是宝,沉淀了千余年的王国之气,也道尽了历史的沧桑变迁。

纽作含苞欲放的荷花

 

平底外缘置等距五虎首兽足

烧造瓷器非易事,需要经受高温炉火的锤炼方得其形,土与火在此相融相生,手艺在大自然面前变得渺小,能烧得怎样的瓷器要看运气,纵使能工巧匠的手艺如何炉火纯青,这一关还得看大自然能否馈赠。这一关不好过,不然也不会有南宋官窑遗址外瓷器碎片遍地不得一件完整器的状景了。烧造绝世精品实属不易,更何况在千余年之后,仍能留存于世,保持釉色光亮,纹饰精美,更是难上加难了。它们的美独一无二,它们,曾为一人独享,她便是钱宽之妻、时任镇海镇东军节度使钱镠之母水丘氏。

发掘现场

30多年前,1980年7月12日,临安城西北西墅街明堂山窑厂工人在取土制砖时,发现了一个古墓葬。奇怪的是,这处墓葬与两年前发现的钱镠之父钱宽墓并列,仅相隔了六米,一个月后的8月11日,一场历时49天的大型考古发掘便在此开始了。墓葬的主人便是水丘氏,卒于唐天复元年的她被民间尊称为“王母”。她一生向善,信奉佛法,这也很好解释了其生前之所用多以荷莲和如意云纹装饰的缘由。

天佑王母,天佑国宝,墓葬曾遭遇大水,令人惊异的是,出土时,熏炉里残存着香灰,油灯牢牢站立于正中莲花形石灯台之上,装满了还没有燃尽却凝结成块的油脂,油灯站立千余年而不倒,是奇迹,也仿佛在告诉世人主人对它的喜爱。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