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大家推荐」蔡贤平大家作品欣赏

文章来源: 作者:依依
字体:
发布时间:2021-09-17 02:11:57

蔡贤平,字:耕云,出生1962年,湖北汉阳人,就职于武汉图书院,长期从事教学与创作工作达三十余年,现为武汉图书院书画家,自幼受家庭熏陶影响极大,苦苦探索,2001年应台湾云林美协邀请,赴台在云林、高雄、台北、桃源等地举办个人巡回书法、绘画展览,影响极大,其作品深受欧美喜欢,特别是日本、台湾、东南亚友人的大量订购,深受好评,广为收藏。

生于三年自然灾害之后,父为装裱工艺大师,17岁那一年,应当时的文件精神,随其父进入武汉市工农兵美术厂,即武汉国画院前身,名为“带子学艺”,学习装裱手艺,一门风雅。于斗室,与父共寝一张门板床,早起晚睡,日精于艺。三年学徒一年学成。因自小耳濡目染,喜爱书画。逐申请要求重习书法。厂领导为之勤奋敬业所感动,破例从美术厂装裱组转入书法绘画组,拜名师赵会三门下,又勤奋好学,一日千里,少有美名。再攻绘画 ,在诸多书画前辈的指导下,进而成为武汉工农兵美术厂骨干。

从上个世纪中叶开始,武汉工农兵美术厂就承担着,为国家创收外汇的责任,小小的武汉市工农兵美术厂,既聚集了当时湖北美术界的人才,也聚集了当时书画界的的资源和物力,天资聪慧的蔡贤平,18岁书法作品就参加广交会,又经两年的努力,最终与工农兵美术厂业界老人搭班子,一老一少,专事出口仿古绘画的临摹,在业内被称为摹古名手,仿作唐宋名迹,古韵沉静,气息相通,不落痕迹。昔曰于前辈名师合作的历代古画,加以真印或原印大小,铝材硫酸腐蚀的印章,人莫能辨,经一年一度的广交会,流向日本,东南亚各地,允称个中高手。

古人的画讲究“笔势”,五代荆浩有“筋、肉、骨、气”四势之说。筋、是指笔拖而不断;肉、是指用笔丰满;骨、是指笔力刚劲;气、是指气韵贯通。临摹古画的过程就是蔡贤平学习的过程。蔡贤平临摹山水画从展子虔开始,经李思训、李昭道到王希孟、赵伯驹,一路下来绵延数千年。体悟到了山水画的发展经历初心、状景、言志、立碑到人文情怀的过程,古代文人在残酷的现实面前,选择逃避作为自己的归宿。即便是马远、夏圭的作品还有神往的图境,到了黄公望、倪瓒的时期,山水画已经彻底摆脱了自然景物的束缚,由外而内,把心境完全掏出,自由地落在素纸上。在临摹古人,学习古人的过程中,蔡贤平形成了自己对中国山水画及传统文人水墨画的独特见解。

浩荡江流千古事,星垂平野笔下神,在学习了古人扎实的绘画功底之后。一生钟爱绘画艺术的蔡贤平,于80年代初背起画夹,开始了十多年的名山大川的写生过程,他以自己在行业内的名气和身份,以画养画,包下两艘旅游船,十多年不间断的往返于长江大小三峡之间,一边向外国友人,港澳同胞。出售自己的书法及绘画作品,一边从事创作。将唐宋元大家的章法与画理,再次熔铸到自己的作品中。笔与墨合,景与神汇,“山川脱于予,予脱胎于山川也”(石涛语)。每当他面对长江巫峡西陵峡的层峦叠嶂、烟雨险境时,心中总是波涛汹涌,感慨万千。

2O00年,早已名扬海外的蔡贤平,经台湾云林美协多次邀请。取道香港。开始了在台湾长达半年之久的文化交流和艺术巡展活动,期间老友新朋,交集应酬不暇,朋友需经云林美协借人,蔡贤平才得以脱身,陪老朋友驾车云游宝岛。

国画的精神指向在于笔墨情怀,中国人对绘画艺术的认识是从毛笔和墨开始的,它的优势就在于超越了西画一般意义上的透视和造型,它们沿着中国汉字的意象文明而来,饱含着写意、表意、达意的东方意象美学特质,从古到今,源远流长,从未中断。

笔与墨在最初的意义上虽然仅仅是绘画的原材料,一旦经历画家的创作,笔墨就成为中国书画特有的文化内涵,上升到特有的中国艺术境界中,并且逐渐形成了以笔主形,以墨成象,诗书画一体的中国绘画艺术。没有书法艺术,那就如吴冠中所说”笔墨等于零”。正因为如此,成名之后的蔡贤平总是忘不了自己的恩师,书法名家赵会三。国画的笔墨不单单是技法,更是中国画审美特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出中国人特有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价值取向。

千百年来,中国艺术家对笔墨的情有独钟,到如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套完整的技法和审美标准,蔡贤平的山水画,画法湿润厚重,色调鲜丽沉着,运用中国画的技法已经到达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是为当代国画之正传。璀璨星空,斗转星移。2017年,蔡贤平应邀参加匠心筑梦,喜迎19大《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名作展》,获中国当代艺术大家荣誉称号。并参加了在首都图书馆为他及百位名家举办的,中国邮政《中国当代艺术大家,大作》邮品首发式。北京媒体的追捧,让蔡贤平的艺术生涯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江春水悠悠去,千般笔墨别样情。蔡贤平,耕耘书画40年,书法绘画,花鸟鱼虫,无所不精,不经意间硕果累累,誉满天下。特别是他神游心境的山水画,继承了先人的创作手法,保持了中国传统绘画,诗书画一体的纯正的味道。风花雪月凡人事,江山万里妒贤平,千古书画传文脉,唯有笔墨耕云天。


编辑:CH66 BBB华夏艺术网—中国艺术第一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