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诗人格丽克 老师格丽克 编辑格丽克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20-10-16 19:29:02

这次诺贝尔文学奖的结果出来后,《纽约客》杂志对格丽克的评论是,她的诗,是写给专业的诗歌读者的,也是写给从不读诗的人的,你很难说她是为谁写作,因为谁都可以是格丽克的读者。的确,不管是谈恋爱,还是结婚生子,还是买奶酪、除草、种花,你都可以在格丽克的作品中找到共鸣。

  从1968年到2014年,格丽克一共出了14本诗集,写作主题包含了一个普通人的一生里会碰到的各种琐碎的日常。格丽克的写作是非常亲民的,你不需要了解某个国家的历史,也不需要了解格丽克的个人家庭背景,更不用了解一个新闻的前因后果,你总能在她的诗里听到一些熟悉的声音,这个声音超越了种族和国界,又平凡得不能更平凡,它是关于人类的欲望和欲求不得。吊诡的是,这些声音终究都是寂静的,就在一缕光线从鞋柜移动到衣柜的片刻,你就真实地感觉到了它,而它也与你息息相关。它的声调并不感伤,而是一种收放自如的、充满了矛盾和戏剧性的复调合音,温柔中带着黑暗,沉郁里也有嬉皮的影子。人从心碎到疯狂到微笑到大笑,大概只有一个句子的长度。大概就如里尔克所说的,“美和恐怖总不分离”。

  她的诗如此简单 何以成为经典

  随手翻一页格丽克的书,都能找到这样完美地结合了美和恐怖的句子:

  “I gathered you together/ I can dispense with you

  I gathered you together / I can erase you" (September Twilight)

  “我把你收集到一起,我就可以将你摒弃;

  我把你收集到一起,我就可以擦除你”

  “you take my hands; then we're alone in the life-threatening forest." (Quiet Evening)

  “你拉起我的手;从此我们便独自走在威胁到生命的森林里”

  在格丽克的笔下,一切跟人性之爱有关的,都充满了悖论。得与失,聚与散一切都能在瞬间中发生置换,留下读者在这错位的因果中感到错愕,而这些在人类期待的惯性之外的东西,这些不协和音,正是诗本身。也如诺奖评语所说,格丽克的诗是“清晰而准确的,拥有质朴之美”。的确,格丽克很少使用复杂的隐喻和浮夸的修辞,只有对世情审慎的观察。她熟悉人性的荒谬与善变,所以常用否定词和否定句式来以无消解无,以“无”作为抒情客体;她还常常把长句打破成碎片化的短句,英文读起来古韵悠长,颇有布莱克或济慈的那种后浪漫主义时期诗歌的味道:

  “what a nothing you were / to be changed so quickly/into an image, an odor--

  you are everywhere, a source/of wisdom and anguish (Vespers : Parousia)”

  比如在这首晚祷里,正常的表达应该是“你是个什么东西啊,你无处不在,是智慧和痛苦的源头”;本来智慧和痛苦就是一堆矛盾的表述交织在抒情对象“你”上,但格丽克却把抒情对象“你”写成了“nothing", “你是个怎样的虚无啊”,都已经是虚无了,还如此被改变和迁移,成为无处不在的,智慧和痛苦的化身,岂不是很讽刺吗?这句诗的语调,你可以说它是感伤的,但也可以说是轻盈、淡漠的,甚至是调侃的。像是走出了玻璃球的人对着玻璃瓶里的迷你世界发出的轻叹,抑或是将死之人对活人的勉励,一种老顽童式的开阔。

  有人说格丽克的诗很简单,简单到拥有高中英文水平的人就可以通读,但为什么她的诗能被视作美国当代诗中经典的经典,而其他很多诗人的直白朴素的诗则被看作是无趣的口水话呢?既然说她的英文简单,为什么又如此难以被翻译成中文呢?我想,这大概是因为格丽克独特的句法结构。

编辑:CH66 BBB华夏艺术网—中国艺术第一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