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从研究甲骨文到开创依字造器发明宫壶

文章来源:华夏艺术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8-12 21:56:16

中国宫壶,是著名发明家、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业发展和文化艺术大使季汉生又一重大发明创举,是由文字变器型的开山之作。

中国宫壶,是触中国汉字文化的鼻祖甲骨文的精髓,中华古典建筑元素精华,民族精湛紫砂工艺于一体的耀世杰作。中国宫壶风格朴实,意境隽永,是迄今为止茗壶中首款凭蕴涵中国独特文化基因而登上国际文化大雅之堂的艺术瑰宝。

宜兴陶器发明创造于五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素以陶瓷工艺扬名,是当代著名的陶瓷工业基地,因此称之为陶都,为创造中国宫壶,季汉生亲临宜兴与专家们共商以紫砂工艺弘扬传统文化大计,并选定宜兴范家壶庄“大生陶艺”传人、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范秀红制作中国宫壶。

image.png

图为:中国宫壶

2018年5月19日,在陶都宜兴中国宫壶的出炉庆典上,紫砂界徐汉棠、史俊棠等领导和专家,纷纷赞誉中国宫壶“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宫壶器型创意绝伦”,赞美中国宫壶的独特创意为紫砂文化向文化紫砂的转型升级提供了示范,是紫砂文化之千古绝唱。

中国宫壶面世不到一月,“2018俄罗斯国家博物馆上海艺博展”在圣彼得堡俄罗斯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中国宫壶荣幸被俄罗斯国家博物馆收藏。该博物馆馆长Gusev、副馆长叶甫盖尼娅.彼得罗娃亲自出席收藏仪式,祝贺宫壶与中国人熟悉的列宾大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同馆收藏,有力地促进了中俄两国文化交流合作。

image.png

图为:季汉生与俄罗斯国家博物馆馆长Gusev先生在中国宫壶收藏仪式上合影

image.png

图为:《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距俄罗斯国家博物馆收藏不足100天,在《璀璨中原》河南2018陶瓷艺术设计大赛上。中国宫壶喜获金奖,并被河南博物馆收藏。

中国宫壶荣登国际舞台,受到了世界有关知名人士的高度关注。喜爱中国文化的英国前首相戈登.布朗充分肯定中国宫壶独创依字造器、变字形为器型,是中国汉字除书法艺术之外的又一创新艺术形式,展示了汉字文化久远的生命力,在上海交流访问之际收藏了中国宫壶,成为国际上首位收藏中国宫壶的国际友人。

image.png

图为:英国前首相戈登·布朗收藏中国宫壶时与范秀红合影

中国宫壶的发明创意,源自于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在对甲骨文的研究中找到了灵感。

当今中国,中华盛世,国学热盛,具有远见卓识的仁人志士纷纷加入到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军中,作为发明家,季汉生深知发明创造与文化底蕴有关,与中华民族文化复兴有关,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发明家,都是把自己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掌握着自己在时代潮流中的命运。在文化的传承创新中,他重点研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起源及发展历程,从研究甲骨文入手,挖掘民族先祖的智慧。文字的出现,是文明诞生的重要标志之一,一个民族的历史只有在出现文字之后才可以叫做文明史。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在汉字漫长的发展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现代汉字的鼻祖是当之无愧的。研究甲骨文对中国文化史的完善,对汉字形成和演变的研究及其特点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人们在对甲骨文的研究中有两个重大的发现。第一,甲骨文的雏形是象形文字,在其发展过程中,又演变为象形会意合体,当今汉字中与象形和会意有关的汉字占比较大,可能源自于甲骨文的演变时期。第二,甲骨文的发展由龟甲牛骨上刻画纹字,发展到在陶器上刻画符号,这些符号都刻画在陶器表面显著位置,有的符号还涂有色彩,部分符号同图纹合在一起。这些符号区别于彩陶纹饰,是中国最早的文字雏形。

季汉生认为甲骨文在陶器上刻画符号并涂有色彩,在近代的文化传承中已发扬光大,现代的陶器包括紫砂工艺上创新了这项技艺,具有浓郁的文化色彩,但是能否让甲骨文的象形会意塑造成紫砂器形文字,让传统文化得到永久传承,至今还未有人尝试过。季汉生在对甲骨文的研究中找到了字形变器型的灵感,开始了这项前无古人的发明创意。

十年磨一剑,用发明家的心血和灵魂打造中国宫壶。

和众多同代人一样,季汉生的求学年代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这个中华民族的特殊时期,那个年代的青年学生对古汉语知之甚少,更别说甲骨文。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华夏大地,好学上进,求知欲极强的季汉生从希望的田野上脱颖而出,成为勇立时代潮头,敢于中流击水的创业先锋,发明了举世瞩目的电子稳压节能灯,在以后的三十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先后取得了三十多项发明专利,他的诸多发明赋予了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开创了用文化引领紫砂产业革命的先河,谱写了一曲曲文化紫砂的动人乐章,“中华龙壶”、“九二共识壶”已成为传世经典。让甲骨文的字形演变为现代紫砂的器型,是季汉生文化创新的又一创举。选什么样的字,造什么样的型,季汉生十年磨一剑,用发明家的心血和灵魂打造又一件传世精品。

新时代召唤新文化,在实现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季汉生从研究甲骨文入手,以留住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根与魂为宗旨,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在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追根溯源,传承创新,守正创意,大有作为,十年磨一剑,曲折蜿蜒,曲径通幽,磨掉了急功近利之心,磨掉了浮华急躁之意,为研究甲骨文,他可以泡在书店和图书馆,忘掉了吃饭,他在自己的书房里捧着书本,守着电脑,忘记了睡觉,真正领略了废寝忘食的甘苦。

在不断的研究比较筛选后,季汉生从几千甲骨文文字中选定“宫”字为塑造紫砂型器的文字蓝本。季汉生认为“宫”字作为紫砂器型有两大特色是其它文字无法取代的。第一“宫’字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沿续几千年过程中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宫”字在甲骨文时代仅作为房屋的意思,到了封建时代专指帝王的住所及帝王的游乐场所,如宫廷、宫殿、离宫;到道教盛之年代,又指道教的庙宇;在神话中又指是神仙居住的房屋,如天宫、龙宫;到了佛教年代,又是佛教寺庙的名称;到了当代又演变成文化娱乐场所,如少年宫、文化宫等。在天文上,黄道分为十二宫,在中国古典音乐中,宫又是古代五音之一。宫,是人类生命起源的圣地。第二大特色是甲骨文“宫”字沿续至今一直保持着形体方整、线条流畅的特色。选择“宫”字为紫砂器形蓝本,可以说是千里挑一的最佳选择。

一件杰出的工艺作品既要有文化价值,也必须有艺术价值,没有艺术价值的载体是没有生命力的,要把一个古老的汉字字形打造成紫砂艺术器型,其制作难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要打造一件至臻至美的工艺经典,靠一己之力也是无法完成的。为此,季汉生专门成立了“中国宫壶”技术攻关小组,聘请86岁高龄的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中国工艺美术师徐汉棠担纲艺术指导,范家壶庄“大生陶艺”传人,国家高级美术大师范秀红亲自制作。“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2018年5月19日,中国宜兴诞生第一件以紫砂为载体的崭新汉字艺术体——中国宫壶,标志着汉字艺术从此走向了除书法外的新艺术领域!

中国宫壶所体现的史学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彰显了创意者丰富的思想智慧、文化智慧和艺术智慧。

中国宫壶以紫砂器型为载体,充分体现了创意者拓宽思路,突破性创新,通过器型把中华文化的经典永久传承的宗旨。中国宫壶是文化和艺术的完美组合,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中国文化象形表意的独特手法,将代表中华文明的象征性信息进行充分的解构,通过诸多文化元素提炼、萃取,生动体现了中华祖先物我同一,意在言外的思想智慧,向人民传递出丰富的文化和艺术内涵。设计者巧妙地将汉字的“画成其物,随体诘诎”的造字手法逆向运用,因字造物。中国宫壶壶体是一个象形文字“宫”,体现了一栋原始建筑,钮盖以宫殿屋顶为原型,壶把采用象征和代表中华古典建筑精神和气质的斗拱形状,壶嘴是寓意美好吉祥的螭首。

中国宫壶所表现的中华古典文化汉字的魅力和中国古典建筑的气势雄浑,令人迸发出物象万千,含蓄不尽的感慨,中国宫壶的设计创意遵循古意而自具特色,取古物之神韵又不拘其形,将中国传统艺术思想的得意至象,领悟“真意”的思维过程表现到了极致,创作者通过其丰富的思想智慧、文化智慧和艺术智慧把中国宫壶的史学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完美地组合在一起,立足点之高,器型之精妙,是华夏有史以来艺术作品中所罕见,就是历数磁山文化以来8000年陶艺史,亦可称为前无古人的千古绝唱。

从甲骨文开始,中国传统文化中字形与器型的关系是以器型为字形。中国宫壶的创意,是以字形为器型,变文字为器型服务让器型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服务,变文化弘扬艺术为艺术弘扬文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传承和发展,是发明家季汉生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思想智慧。中国宫壶的创意前无古人,但季汉生期望后有来者,期望青出于蓝胜于蓝,期望长江后浪推前浪。中国宫壶是件创意绝伦的文化艺术经典,但它的思想智慧和文化艺术价值已超越了紫砂工艺的范畴,正逐渐渗透到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创新发展中,谱写中华文化艺术发展更辉煌的篇章。

从研究甲骨文到开创依字造器发明中国宫壶,季汉生为文化强国和启迪后人向更高更深的文化艺术领域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独特条件!(骏马、飞燕)

 

编辑:HUI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