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谭盾海口畅谈新作《敦煌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1-03 10:18:10

  谭盾海口畅谈新作《敦煌·慈悲颂》创作历程

  耳“听”敦煌壁画 心“奏”天籁妙音

  谭盾在海口指挥新作《敦煌·慈悲颂》演出。 黄一冰 摄

  ■ 海南日报记者 计思佳

  提到音乐,谭盾堪称中国名片。2019年12月31日至2020年1月1日,谭盾携新作《敦煌·慈悲颂》亮相海口湾演艺中心。富于东方哲学和禅意之美的作品,加上西方交响乐团联袂中国乐团完美的演绎,为海南观众献上了一场跨越国界的音乐盛宴。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谭盾畅谈了他的创作历程。他表示,创作《敦煌·慈悲颂》的初衷,是想让千年古画穿越到今天的舞台上,让世界“听”到音乐版的敦煌壁画。

  走遍世界寻觅敦煌瑰宝

  《卧虎藏龙》《英雄》《夜宴》武侠电影三部曲,《天地人》《离骚》《秦始皇》《风雅颂》《马可·波罗》……谭盾创作了很多闻名中外的经典音乐作品。在他看来,《敦煌·慈悲颂》是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

  6年前,谭盾应敦煌研究院和敦煌基金会邀请,参观敦煌莫高窟,他当即被敦煌壁画所展现出来的慈悲心怀和祥和宁静所感动,更被敦煌壁画中所记载的数百种乐器以及大乐队的演奏形式震撼。

  谭盾说,过去他曾是一个“愤青”,搞过很多前卫的实验音乐。现在的他,觉得自己应该要为未来留下点什么。就像先人留下了敦煌,借敦煌与我们交谈,他想用科技和音乐,把古老的敦煌以及现代文明传承到未来。“在遥远的未来,只要《敦煌·慈悲颂》响起,我就还在。生命是无限的,《敦煌·慈悲颂》反映了我活着的理想。”

  敦煌乐谱在历史学、音乐学中地位非常重要。余秋雨散文《道士塔》就曾提到,这些乐谱当年被王道士发现,便宜卖给了当地的考古学家。如今散落在世界各地,在大英博物馆、法国巴黎博物馆、日本奈良博物馆都有大量收藏。

  “我很想看一看它们,哪怕是可以闻一闻、摸一摸都好啊!”谭盾说,为了寻找这些散佚的乐谱,6年中,他走遍世界,饱览数以万计的敦煌瑰宝。“有一天,在大英博物馆,我看到了来自唐代的全本《心经》。我闻到它的气味,想到曾经触摸过它的人,眼泪止不住就流了下来。我在拿着这些乐谱时,仿佛自然而然地听到声音流淌了出来,它们,便成了我作品中的一部分。”

  再现传说中的反弹琵琶

  敦煌的每一幅壁画都是画中人的经历,承载着整个家族的信仰、慈悲和对未来的祈愿。谭盾花了3年的时间去研究它们,最终在几千幅壁画中选定了6幅:《菩提树下》《九色鹿》《千手千眼》《禅园》《心经》《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