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观点评论 > 正文

深邃的史识 贯通的眼光(图) ──吕思勉深入浅出讲历史

文章来源:华夏艺术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6-10 08:22:14

 

《吕思勉讲中国史》,吕思勉著、张耕华编,中华书局2019年1月出版。 推荐理由:本书是以吕思勉先生中国通史初阶读物《更新初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史》为正文,以吕先生其他史著中相关论述为附注,由吕思勉先生再传弟子华东师范大学张耕华教授精心选编,精编而成的一部历史普及读物。全书分为五编,分别为上古史、中古史、近古史、现代史和综论,上起上古传说,下讫清末民初。系统呈现吕先生有关中国通史最主要和最精彩的内容,是一部难得的简明学史读本。

史学大师吕思勉的通史著作,素为学界所推崇。早在20世纪30年代,顾颉刚在作学术总结时就特别指出,在吕思勉之前,通史写作“很少能够达到理想的地步”“及吕思勉先生出……方为通史写作开一个新的纪元。”近九十年过去了,虽然中国史学在研究水准上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就通史撰述而言,还鲜有超越性的成果,吕思勉的撰述,依然有着典范意义。

有鉴于此,张耕华教授以吕思勉所著通史读物《更新初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史》为正文,汇编成《吕思勉讲中国史》一书,计30万字,2019年1月由中华书局隆重推出。吕思勉一生著述宏富,仅中国通史方面就有十余种书三四百万字,其中《吕著中国通史》《白话本国史》等,在学界颇受关注,很多相关著作多次重印。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了,今日还有必要再重新编排一本这样的书吗?

答案是肯定的。

学习和了解中国通史,要面对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如何以最简捷和准确的方式将上下五千年说好说透。中国历史悠长而丰富,前人早就有“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之叹,再加上跌宕起伏的近代历史,不要说一般大众,就是专业研究者在统揽整合时,也往往望史兴叹。撰作《中国通史》,太“简”了,文笔难以周延,且如果“简”而“不明”,则失去了“讲史”的意义。若详加讨论,“明”倒是“明”了,但往往卷帙浩繁,“明”而不“简”。这样的大部头,已有不少。但它们主要是学者的披阅之书,或充当专业的教本。对于希望了解中国历史的一般民众来说,未免难遂所愿了。

《吕思勉讲中国史》的推出,适应了这一要求。作为历史入门读本,它较之同类的通史著作,最大特点在于简明。据此书的《编选说明》,推出这样一本书,主要目的在于:“在诸多著述中选编一本呈现吕先生治史精华的简明学史读本。”就“简”而言,这本书正文所选取《更新初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史》仅十五万字左右,语言和内容都是最浅近的。就“明”而言,这本书几乎没有什么阅读上的困难。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书的品质有所降低。这是因为,书中附注所选文字取自各种著述,全方位反映了吕先生的中国史观。选编者张耕华教授长期受教于吕思勉弟子李永圻,对于吕先生的各种文献最为熟稔,颇为用心地择取有关段落作为附注,列入正文之后。这些附注文字规模与正文大致相等,不仅深化了认知,更在精华选粹中体现了吕思勉的深入思考。由此,一书在手,上下五千年尽在目中。

这种“简明”,以“以博返约”“深入浅出”为依托,“简”而不“单”,始终贯穿史识之“明”。所谓“以博返约”,是指在全面考察历史的前提下,以简约的笔调,将历史的脉络勾画出来。事实上,下一些简单的结论,并非难事。难的是,不被“一面之事实”所牵引,在历史的复杂性中,提炼出具有涵盖度和准确性的结论。这就好像看山,一草一木固然值得游赏,但放眼之处,应是千山万壑,整体的山势和脉络需尽收眼底,否则就会“只缘身在此山中”。尤其对于初学者来说,如果对于历史的大势还不了解,就将他们带入细碎的历史叙述中,往往会茫然不知身处何方。

有鉴于此,此书的撰作,追求的是历史的大眼光。在《编辑者言》中,吕思勉指出:“实在只要知道一个轮廓,过求详细,反要连轮廓而丧失掉。”吕思勉的做法是:“凡是不必要的材料,我都尽力删除;不必要的人名、地名,尤其是概不阑入。”由此,“简”成为特色所在。但这种“简”,是以简驭繁,观点皆由繁复的史料中推演而出。在“入乎其中,出乎其外”的叙述理路下,通过化约的历史叙述,跳出中国看中国,跳出短时段看大历史。

由此,此书是在世界视野和贯通眼光下,看中国历史发展的独特道路。从“太古之传说”“中华民族之建国”开始,在历史的起承转合中,看中国如何一路走来。既进行历史分段的叙述和总结,更对历史轨迹和前途作勾画,最后以讨论“中华民族之逐渐形成与前途”“中国文化之演进及其未来”“国际形势下吾国之地位与复兴运动”而作结。历史的大势徐徐展开,简洁、明了、周详。

所谓“深入浅出”,则主要表现在,语言虽然通俗易懂,但结论都是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推出。这不仅体现在以环环相扣的逻辑推进,来做出具体的结论和历史分期,更在于研究方法和眼光的上乘。全书在社会进化的视野下,以民生为重心,在此基础上,讨论文化、民族、国家诸问题,层层递进。吕思勉指出:“中国古代的哲人,对于社会的病态,都是很注意的,想要设法纠正他的,只这一点,也是我国文化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