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观点评论 > 正文

情到真处文自美——读郭旭峰《此时此地》

文章来源:华夏艺术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7-15 16:31:09

文/张帅锋


世人常说冲动是魔鬼。然而,对于创作者而言,冲动也许更像天使。每当我翻看郭旭峰的散文集《此时此地》,总会有想写点儿什么的冲动。


九年前,我在新浪博客结识了一位名为“城边林”的博友。一日,他发来一纸条,问及初中的化学老师。恰巧,他问的人就是我父亲。后来,我了解到他自小就因父母工作的缘故,在我们堂街河里圈儿长大,便自然而然有一种老乡般的亲切感。


起初,“城边林”博客里更新的多为我读不大懂的原创诗歌。后来,偶而见到他发在报纸上的一篇散文,眼前为之一亮。但没想到,短短两三年的时间,他的散文集《此时此地》便如变魔术般地诞生了。

微信截图_20180715163203.jpg

​郭旭峰散文集《此时此地》。该作品曾获2017年度平顶山首届文学艺术优秀作品成果奖。


我应该是《此时此地》的第一批读者。2015年暑假,当我手捧散发油墨香气的集子品读,便发现旭峰兄是以郏县为圆心,以真情为半径为我们画了个圆。在这个圆里,乡情、亲情、友情如斑驳老树的根系,深深扎根于字里行间。在《两个人的归途中》的开头,他说:“我从未真正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村庄,看别人侍弄自己的小麦……那种羡慕和失落的情绪如饥饿般跟随我整个少年时代,眼睛里洒满时间的沙粒,吹揉不出。”在《父亲的村庄》里,有这样的心声:“我一直认为自己没有村庄。”作者对村庄、对乡土为何那么痴情?我们似乎可以从他集子外的《我为什么喜欢乡土》一文中寻得蛛丝马迹:”我之所以写乡土的东西,是因为长年累月的下乡经历,使我对村落产生浓厚兴趣并喜欢,是发自内心的,它们纯净的阳光银针般刺进肌肤,不动声色地为我疗伤。传统乡土为什么褪去颜色、承载民族记忆的村落为何没落?如今城乡两元化越来越凸现,社会撕裂严重,它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这是每一个有责任感的读书人所需要去关注和思考的”。


正是带着某种担忧,他几乎踏遍了郏县的每一个村落,造访了无数的瓦砾和土块。眼见城市化进程的冲击,使得村庄渐渐褪去斑斓的颜色,一些传统正在消失不见。他无力阻挡,但也不会视而不见,只好用文人特有的方式,敲击键盘,为后人留下一些郏县的底片。明白了这些,我们就不难理解他在《后渣园村95号》中为什么有“走远了,我重又驱车回来,轻轻取下残壁上的门牌……擦去灰土”的举动了。


如果说,乡情是对故土的眷恋,亲情与友情就是心底的呼唤。不必说《父亲是那盏灯》里的父子情,《你是我的小棉袄》里的父女情,《雨夜忆四川岳父》里的翁婿情,就连《民工老刘》中陌生人之间的友情也让人唏嘘不已。唯有真情最动人。读着读着,我便会合上书,陷入情感的世界里,如进入梦境般找寻自己,找寻亲人,找寻乡邻。由此可见,以情感人是永不过时的写作法则,以情动情是散文永不褪色的魂灵。


旭峰兄是位诗人,他写的散文也富有诗意,就像苹果饱含果汁一样。《村有桃花》中“我挥挥衣袖,兜走所有万年流芳的花香”与徐志摩《再别康桥》中“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有异曲同工之妙;《春雨夜静思》中“笑吧友,振奋一下身体,该是清晨了。下吧雨,洗涤一下心灵,该是明媚了。”诗化的语言极为传神,蕴藏正能量;《乡间看秋》中“我带着一只欢快的柴狗离开院子,去田园,灰喜鹊推开一片叶子,阳光洒下明媚,郏县枣红得不知所措。”跳跃性的语言显示了思维的广角。细细品读,你会感受到这些绝非那种轻飘飘的浪漫的诗意文字,而是对人生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受,是真情的流露和心灵的告白。在他的散文里,诗意是真情的拐杖,真情始终把握着文字的方向。


纵观旭峰兄的文学轨迹,我们不难发现,由诗歌到散文是他创作生涯的重大转折点。如果说诗歌是旭峰兄的情人,散文则是他的妻子。与情人喁喁私语,是两人世界,容易令人捉摸不透;与妻子携手散步,则会让人领略更为接地气的生活元素。也许,这就是散文与诗歌的不同之处:可以将更多的生命请进自己的文字中来。


近几年来,旭峰兄进入了散文的创作高峰期,貌似无睱顾及诗歌。但细心的人会发现,他仍与诗歌藕断丝连,还偶与小说牵手。由此看来,旭峰兄是位多情之人。然而,真正的作家应该是多情的,也必然是多情的。多情则善感,善感加善良则多忧多愁。情到真处文自美。当情思与文字相遇,便思接千载,情寄八荒,如撒盐于烛,时常喷出七色的火花,为大千世界增一份绚丽。


我们都是乡村的孩子,乡村包藏着我们无尽的回忆。旭峰兄的文章之所以让我沉浸其中,不能自拔,是因为,他的文字里有我的影子。也许是我与他有太多相似的人生经历,都在农村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都曾有在乡镇工作的经历,如今都在县城上班。而他所诉说的,多是我“心中有,笔下无”的东西,这些文字不断地拨动我的神经末梢,让我感同身受。


散文集取名《此时此地》,也颇耐人寻味。“世界”一词源于佛教,“世”是时间概念,“界”是空间概念。“此时此地”从某种意义上也代表着作者在某一时空阶段的精神世界,应该有“定格时空”的况味。面对这即将消逝的乡土和这变化太快的世界,他急于在此时此地去表达,去爱。其家国情怀、赤子之心可见一斑。


旭峰兄喜欢先秦百家的精短与凝练,文章大都在两千字以内。依他的说法,是怕“吚吚呀呀”地唱完大戏,黄花菜都凉了。唱戏不是我的专长,所以,我也不在这里“吚呀”了。诸位看客若想感受旭峰兄那带有情感温度的文字,还是揣一本《此时此地》自己去品吧!


作者简介:张帅锋,号紫云山人,郏县新城中学教师,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编辑:CHFE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