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观点评论 > 正文

住手,经典岂容“恶搞”

文章来源:华夏艺术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2-02 10:07:27
袁莉
 
近来,一个以恶搞方式重新演绎《黄河大合唱》的视频火了。用力过度的指挥、动作夸张的演员、奇形怪状的道具,伴随着铿锵的音乐节奏,非常夺人眼球,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开来。不过,这个视频虽然赢了点击量,却输了名声:不仅没有得到网友的会心一笑,反而引来“恶心”“低俗”“群魔乱舞”等如潮骂名,《黄河大合唱》词曲作者的后人义愤填膺,《人民日报》等媒体也纷纷发声,对其亵渎经典的行为提出批判。
 
可能当事人会觉得小题大做。不就是博取众人一笑的娱乐吗,至于这样上纲上线?事实上,这种“恶搞”确实越了界。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人们认知事物的心理习惯是,越是出离常规、离经叛道,就越容易被记住。信息社会娱乐种类五花八门,我们会有类似体验:明星一旦吸毒、嫖娼、出轨被逮了现行,人设就基本崩塌了,无论再怎么进行洗白,人们看到他出现在公众舆论时的第一印象,恐怕还是那段黑历史。而正向的事物一旦被以某种方式进行“恶搞”并广泛传播,我们在想起该事物时,可能首先想到的便不是它的本来面目,而是它被戏谑的那一面。20世纪著名社会学家埃利亚斯(Norbert Elias)在研究中发现了类似现象,即社会里某一群体习惯于将人性的低劣强加在另一个群体之上,并加以维持。他称之为“污名化”(stigmatization),也用于对某一群体的某一特征进行偏负面的抽象处理,而遮蔽他们的其余特征,久而久之,这种“标签”就变成了该群体的对应物。《黄河大合唱》诞生于我国抗日战争的危难时刻,饱含着作者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对战斗在前线的同胞的无限敬意,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它是民族之魂魄、战斗的号角。浴血奋战的年代虽然已经过去,但无论何时何地,当《黄河大合唱》的旋律响起,每个中华儿女心中最崇高的情感都应被唤起,眼前浮现的应该是中华民族筚路蓝缕慷慨悲壮的奋斗历程。而被“恶搞”之后,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想起《黄河大合唱》,眼前都会不由自主地出现那个丑态百出的舞台,搅乱我们对历史的认知,消解我们对崇高的尊重,影响不可谓不恶劣。
 
《黄河大合唱》被恶搞并非个案,近几年来,为了挑起话题、吸引眼球、获得流量,刘胡兰、邱少云等民族英雄,《闪闪的红星》《地道战》《国歌》等艺术作品,都曾遭到质疑或肆意改编的夸张表演。黄继光以血肉之躯堵机枪眼、董存瑞拿身体当支架炸碉堡,失去了当时的历史语境,在今天许多历史知识匮乏的年轻人看来可能不可思议,有人便以己度人,质疑历史与英雄的真实性。殊不知,与经历过的艰苦卓绝的战争相比,如今我们被怀念、被书写的英雄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多少为国捐躯、为国奋战的英烈苦于无迹可寻。是他们默默无闻、前仆后继的奉献和牺牲,使我们拥有了今天幸福安康的生活。他们是我们集体记忆中的精华,是构筑中华民族精神殿堂的稳固基石,是国人发自内心的光荣和热爱。对他(它)们的挑战、编造和“恶搞”,是对历史的亵渎,对前辈的不敬。
 
人们渴望在娱乐中缓解压力、获得快乐,这本身无可厚非,但绝不能假娱乐之名,行解构崇高、消解严肃、亵渎经典之事。我们身在传统之中,也正在无意中创造着新的传统。当我们“污名化”“恶搞”身边的正向事物之时,它们有可能在纷繁的网络信息中真的偏离正轨,掺入杂质,导致英雄坍塌、经典不存,成为当代社会的玩笑。如若果真如此,我们这一代人难辞其咎。如今年关将至,许多单位都将迎来年终聚会,员工们不仅要总结一年工作经验,大多也要准备节目。如果一定要以“恶搞”的形式博取众乐,请放过经典、放过英雄,不要在集体无意识中传播恶意。
 
责编:刘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