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金融资讯 > 正文

金万昆:水产界的“袁隆平”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3-10 11:51:16

天一亮,在安静的养殖车间里,一个人影在一排排的鱼塘边晃动。服务员上前说道:“这是金色田野的头。你这么早又看到鱼了。”88岁的金万坤总是最早的。

作为天津新水产养殖场的负责人、农业和农村部天津鲤鲫遗传育种中心的主任、天津市淡水鱼类遗传育种企业重点实验室的主任,金万坤从事鱼类育种工作已经有一辈子了,在鱼塘边观鱼、观鱼已经成为他的生活习惯。

"我上学18天,拥有12项国家专利."

"袁隆平养活了13亿人,金万坤让鱼成为餐桌上常见的一道菜."金万坤不同意将自己与袁隆平相提并论,但水产行业的每个人都知道,金万坤是值得这样评价的。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出现了甲子。金万坤总是在鱼塘边等着。从事淡水鱼遗传育种技术研究、新品种创新、良种推广等。他有12项发明并获得国家专利,年生产能力4亿至60亿。金万坤酷爱鱼类,致力于中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他增加了鱼类种类,把渔民收入囊中,丰富了普通人的餐桌。

但谁能想到被称为“北方家养鱼类人工养殖第一人”的金万坤,只上过18天的文化课。

"我一生中做过一件事,在鱼塘边研究鱼."金万坤说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渔民家庭。一个老老少少的家庭挤在一艘破旧的渔船上,漂流到济运河捕鱼。

1955年,金万坤当选为渔业协会主席。1956年,渔业学会成为河北省先进单位。在表彰大会上,他获得了333,543,000南联盟的物质奖励。依靠这3000尾鱼苗,他建立了一个新的水产养殖场。1961年,他成功孵化并存活了100多万尾鱼苗,为朝鲜提供了第一个国内养鱼场。

金万坤经常说他有三个老师,一个是“教规”老师。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他翻了几本字典,不仅能读和写,还能理解单词的意思和造句。一个是“书”老师,他借书、买书、借书,并且毫不犹豫地卖衣服。另一个是“特殊”教师,他崇拜有专业知识的人作为老师,并虚心征求意见。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万坤已引进淡水鱼类54种,包括原种改良种、野生种、本地种等。来自全国。他建立了一个活的种质资源保存库。先后培育了红白长尾鲫、青花长尾鲫、鲫、乌鳞鲫、金新鲤、金新鲤二号、金鲫、金银鲫、芦泰鲶、金鲫等10个国家认可并在全国推广的水产新品种,丰富了农民养鱼,丰富了市民餐桌。

有一次,我听养鱼户说,宁河苗壮镇附近有几个养鱼户买了劣质的假苗,去了池塘就死了。金万坤立即召集农场官员开会,决定在该农场鱼苗供不应求的情况下,通过科学操作增加产量,并向这些养鱼户的池塘投放400多万条优质鱼苗,这使养鱼户深受感动。又一年早春,南方发生瘟疫,鱼苗短缺,国家有关部门把鱼苗从北方转移到金万坤。

为了确保在一个孵化季节内完成任务,已经70多岁的金万坤穿着短裤站在冰冷的产卵池中,给每条亲鱼注射催产素。这个季节,超过10亿条鱼苗被运送到南方,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鱼的南北转移”。

今天,每当金万坤换新的水产品时,他仍然在养殖车间生活和吃饭。金万坤农场每年生产和推广15个以上新品种,年生产和推广优良种苗30多亿株,覆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

专注和耐心是关键。

“繁殖高质量的

鲫鱼是全国各地最常见的经济鱼类,市场需求最大。然而,它生长缓慢,产量低,栽培效益低。如何提高鲫鱼的生长性能?金万坤盯上了中国的“四大名鲫”:方正鲫、齐河鲫、彭泽鲫和滇池鲫。他几次北上黑龙江、河南、江西和云南购买鱼苗,并在新的农场养殖,生产出四种鲫鱼。

传统理论认为鱼的远缘杂交不能产生可存活的后代。金万坤设计了数百个远缘杂交组合进行重复测试和比较。结果证明,在特定条件下,远缘杂交不仅能产生有活力的健壮后代,而且能产生具有稳定和优良经济性状的新品种。

金鲫是以鲫鱼为父本,优质鲫鱼为母本,经过12年不间断杂交试验,从数百个试验组合中选育出的遗传性状稳定的鲫鱼新品种。其杂种优势突出。其肉质细嫩可口,营养价值高,生长快,饲料转化率高,生产成本低,抗逆性强,无病易饲。它的生长速度是普通鲫鱼的2.1倍。当年可养殖商品鱼1.5公斤左右,两年可达3公斤。

从亲鱼组合中成功培育出一个新品种需要10年和20年的时间。数以万计的测试记录、比较和观察需要筛选和培养6代以上,并且必须定期更新,以确保它们的种质不会衰退并具有良好和高产。

鲤鱼的成熟期为3-4年,经过至少6代,培育出一个好品种需要18年的时间。他用了50多年的时间培育了一条“金鲢鱼”六代。一条他用了18年的“金鲫鱼”.

金万坤经常说:“不管是种庄稼还是养鱼,都离不开改良品种。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解决了十多亿人的吃饭问题。和养鱼一样,同样的稻田收获更多更好的谷物。它仍然是游泳池的表面,最好有更多的鱼。这是改良品种的特殊价值,也是育种者终生不渝的意义。”

60多年来,金万坤培育了11种“国家认可”的新型水产品,12项发明获得国家专利。他的研究和发明“粘性受精卵自然去骨装置”甚至突破了鱼苗现代化和大规模生产的瓶颈。

今天,金万坤仍然坚持每天早上5点起床,去车间看鱼。

(记者刘茜·陈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