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企业转而生产防护服和口罩,酒厂转而生产消毒酒精,烧碱工厂转而生产消毒溶液.在这场抗击“新皇冠肺炎”的“战争”中,山东这个主要工业省份被视为“粮食和饲料的重要产地”,政府一夜之间批准,企业转而加班生产,一个大规模的企业转而生产在全省迅速展开。
大家齐心协力,共度难关,团结协作,确保生产
2月26日,第一批10000件民用防护服在山东舒朗服装服饰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完成缝制后,在烟台装船并迅速运往武汉
一个月前,没人想到这家大型时装公司会转而生产防护服。在集团新成立的舒朗医药公司车间,一排全新的封口机正在高速运转,对防护服的接缝进行封口。舒朗集团董事长吴建民表示:“这些设备是从韩国紧急订购的。凭借集团成熟的生产能力,我们通过技术改造,迅速开始生产防护服,为疫情防控提供物质支持。”
“最后一粒米用作军用食品,最后一英尺布用作军装,最后一个儿子被送上战场。”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沂蒙老区的人们一个接一个地讲述着自己的故事。
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山东的时装工厂和医疗材料公司转而生产防护服。牛仔裤厂、内衣厂、面具生产设备厂;谷物蒸馏厂已经转而生产消毒酒精,苛性钠工厂已经转而生产消毒剂.一个多月来,山东各地的企业都在全力支持医疗保障物资。
如果您没有任何机器和设备,请手动更换。福山集团有限公司位于山东省临朐县,是一家经营内衣多年的企业。然而,为了抗击疫情,该公司决定紧急改用口罩。“现在该公司每天可以生产4000多个口罩。新设备几天后到达工厂,日产量将达到8万台。”在福山集团有限公司的车间里,由于一些设备还没有到货,工人们暂时用手工缝制代替了一些机器。
如果没有医用酒精,用谷物酒精代替。为了给防疫和控制提供急需的消毒酒精,中宇食品有限公司转而利用现有的超级食用酒精生产线生产75度消毒酒精,预计日产量超过300吨,现在达到100吨以上。
在短短一个月内,山东口罩产量增加了三倍多,医用防护服产量增加了六倍多。
我们面前有困难,我们面前没有困难。
困难总是存在的,在山东很难抵制有责任的企业。从选址、认证、设备和原材料配置、安装和消毒,到第一件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离线样品,位于山东省威海市的迪当集团有限公司只用了一天时间。
2月9日,德尚决定利用他在服装生产方面的经验和人才优势,转而使用医用防护服。2月10日下午,第一批医用防护服样品在新迪当五条生产线上下线。该集团董事长朱立华表示:“没有政府的全力支持,就无法实现快速生产,这表明我们共同努力克服困难。”
为使滴山医用防护服厂尽快投产,威海地方政府部门提供“点对点”服务,协助企业快速取得营业执照,协调厂房和电力设施等。截至22日,迪迪昂集团拥有8条防护服生产线,每天24小时连续生产。
运行一个许可证,政府将在一夜之间审批。厂房缺乏,政府帮助应急协调;资金短缺的银行首次提供贷款;缺乏熟练的wo
“在转换之初,它是不计成本的。我们用缝纫机做口罩,每个成本在4.5元左右,但外部供应的价格只有3元。考虑到300个面具可以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重返工作岗位,我们坚持不懈。”山东赫斯堡服装有限公司董事长马表示。
由于员工在转移之初缺乏经验,以及一些原材料价格上涨,许多转移企业都在亏本经营新的生产线。山东永芳日用品有限公司、山东鑫日娜家纺有限公司等企业领导说:“我们先做”,“我们还没有时间具体计算收入”,“我们几乎可以收回成本”,“我们会亏本做”。语气透露出更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改变生产肯定会带来经济损失,但形势越严峻,企业承担的责任就越大。”山东象上服装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红梅表示,只要国家需要,我们就会全力以赴。
各级政府部门也在采取各种措施尽可能保护企业的利益。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月13日投票决定依法加强对新皇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按照政府的指令性计划,明确采购、收集和储存企业生产剩余的关键医疗防护用品。[主编:田伯群]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