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金融资讯 > 正文

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因疫情防控获重大发展机遇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3-03 15:44:32

新华社上海3月2日电(记者陈静)随着新皇冠肺炎疫情的严格控制,生物医药行业加速发展。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应用将会加速,新业务的新格式和新模式将会带来巨大的机遇。

上海市经济信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明2日表示,在线咨询和远程医疗已经成为需求的爆发点。在线教育和数字娱乐回归空气。对新鲜电子商务的需求强劲;远程办公业务发展迅速。

根据上海经济和信息委员会的统计,自今年以来,已有超过280万用户在相关的互联网平台上访问在线免费诊所。春节期间,一些电子商务平台仅7天就完成了400万份订单。最近,订单量增加了80%。一些企业的Welink业务量增长了80%,为4万多家企业的30多万人提供服务。

据了解,疫情的预防和控制为一些生物制药企业提供了在短期内快速扩张的机会。相关企业生产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已获准上市。该企业开发了基于CT医学图像的“新型冠状肺炎智能评估系统”,并将人工智能算法应用于兆兄弟电子体温计。电信运营商也使用大数据分析来支持流行病预防和控制。

张建明表示,上海将研究制定网上科技产业发展的指导方针,并着眼于新兴市场在无人经济、网上经济和“人工智能”方面的需求。率先培养一批细分市场的领导者,利用在线技术、智能医疗保健和生命健康项目重塑产业发展模式。

据报道,随着新皇冠肺炎疫情的持续控制,复工率和复产率日益喜人。张建明告诉记者,一些大型集团接近满负荷,一些重点企业有较高的回收率。2月29日,上海受监管的工业企业复工率分别为94.5%和66%。大组回收率为97.4%,回收率为58%。从行业来看,软件和信息服务的回报率接近100%。人工智能行业的重点企业和集成电路行业的重点企业都已恢复工作。

员工重返工作岗位困难、供应链支持困难、营运资金短缺等问题仍然是常见问题。据了解,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已发布《上海企业复工指南》。上海建立了复产复销协调机制,推动跨地区、跨部门、跨部门等重大问题的解决。

张建明透露,上海依托长三角产业链复工互助机制,协调了42家重点企业、318家其他省市供应链配套企业的复工生产,协调了江浙皖地区100多家地方配套企业的复工生产。

工商业用户用电量的恢复也表明工作和生产的恢复。2月28日,上海工商客户用电回收率达到83.6%。国家电网上海电力公司副总经理吴表示,目前上海电网最大负荷近1900万千瓦,最大供电能力2400万千瓦。

电力企业高效满足防疫用电需求,开辟医疗重点医院等应急用电绿色通道。防疫物资生产企业的扩能业务将实行零参观、零审批、零投资的“三零服务”。吴说:“在疫情期间,我们为15个防疫和物资生产单位增加了11113千伏安的电力

目前,上海电网的各种基础设施项目已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