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3月2日电:“95后”女军医“预备役军人”留在武汉:每天处理病毒样本
中新社记者赵桂刚
新皇冠肺炎疫情结束前我不会回家!”
在武汉抗击“疫”的高峰期,数万名医务人员坚守“疫”线,一批医疗“后备部队”也坚守“疫”线。郝就是其中之一。一个多月来,“95后”医学实习生“泡”在实验室里每天处理病毒样本。
郝,1997年出生,河南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大四女生。2019年6月,她去武汉华达医学实验室有限公司实习。
2020年1月,新一轮的皇冠肺炎疫情肆虐,郝收回了火车票,留在了武汉。
“当我看到这么多人处于危险中,我不能置身事外。”郝3月1日在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表示,在大学的四年中,德信学院培养了医学生尊重生命、救治伤员、抢救生命的精神,通过文化引导和情感体验,愿意付出和爱,对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比如这次留在武汉。
据郝说,她在2003年并不了解非典。2008年,“H1N1流感”发生时,她还很年轻。然而,新流行的肺炎正好与她的专业相吻合,因此没有理由留下来。
疫情爆发后,武汉华大医学检验研究所有限公司承担了部分新冠状病毒样本的检测工作,郝主要负责新冠状病毒核酸的提取。“实习前,我从植物、小动物等身上提取核酸。”郝说,“与以往情况相比,核酸检测在当前疫情下面临着潜在的感染风险,必须每天全副武装
保护升级,受感染人数增加。郝的心也起伏不定。毕竟,这是她生命中第一次与如此高风险的病毒保持“零距离”。“就我个人而言,我是一个心肠很软的人,看电视的时候经常哭,”郝鹦哥说。“我一直害怕、担心,甚至想过最坏的结果,每天处理病毒样本时,我可能会情绪崩溃,但我从未想过放弃。”
郝一上班就忘记了所有的烦恼。
起初,郝和她的同事主要是手工提取核酸。最终,她的实验室不得不处理1400多个样本。随着技术的成熟和人工向自动化的过渡,处理过的样品数量也显著增加。
郝欣慰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自愿加入“逆行”运动。
郝的实验室又开始忙于在武汉进行密集的网络搜索。
"最近,平均每天测试8000个样本,3月1日测试了12000个样本。"郝说,“每天基本上都是‘2:1’在实验室和宿舍里。当你有空的时候,试着休息一下,准备好比赛。”
越来越多的人被治愈出院,“零”新病例不断增加,武汉第一家收容所医院关闭.最近几天,好消息已经从全国各地传来,这让郝有些激动。"能够在这场流行病中发挥我的专长,我感到非常幸运。"
谈到未来,郝说现在最重要的是在“疫情”线上写“实习报告”,直到全世界都安全了,然后把这段难忘的经历记在心里。(完)[主编:白嘉义]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