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金融资讯 > 正文

新冠肺炎ICU病房医生:生死时刻,和患者几乎口鼻相对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3-03 15:44:15

随州,3月2日,从该网站的客户:医生在重症监护室的新冠肺炎:生死关头,对面病人的嘴和鼻子几乎

作者:彭静,如

“飞沫传播和气溶胶传播,我们几乎每天都面临这种风险。”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医生邹昊在电话的另一端平静地说。“当从国外提交医疗支持申请时,你有心理准备。当时时间还早,我不知道去哪里支持。”

从收到订单到离开不到两个小时。

邹昊是湖北省江西省随州医疗队重症监护室主任。她的日常工作是进入新关肺炎重症监护室抢救危重病人。

据了解,邹昊一行于2月6日从江西九江出发,于2月7日凌晨抵达随州。当时,新的冠状病毒气溶胶的传播并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经过严密的训练和准备,他们正式进入重症监护室隔离病房参加工作。

邹昊说从收到订单到出发的时间很短,不到两个小时。“我早就准备好了。知道你的申请被选中了,但是具体的时间和地点还得等指示。具体的支持区域应根据患者不断变化的情况来确定,并应在紧急情况下进行调度。”

20多天前,由于随州与武汉之间的人员往来密切,病例数持续上升,危重病人数增加,物资和医疗供应不足。随州各方纷纷向外界求助,需要防疫物资、医学专家和技术力量的支持,情况严重时。2月6日,随州新增确诊病例81例,疑似病例428例,确诊病例915例,重症病例36例,危重病例22例,治愈病例9例。

重症监护室里的生死时刻几乎和病人的鼻子和嘴巴一样。

"与普通病房不同,危重病人病情稍有变化。如果不在一两个小时内进行治疗,生命可能不会长久。”邹昊说,重症监护室每天都面临着抢救病人的任务。

"危重病人基本上是插管并戴上呼吸机。他们的呼吸道是开放的,特别是当吸痰时,有大量的气溶胶,感染病毒的可能性非常高。”邹昊说,在那个时候,医务人员和病人在嘴巴和鼻子上几乎是对立的。

根据邹昊的说法,重症监护室的医护人员每天进行插管手术的次数需要根据病人的情况来决定,插管的时间也会根据个人经验和病人的情况而有所不同。“插管也是病人体内病毒和气溶胶大量释放的时期。”邹昊说,她和她的团队成员基本上每天都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在高浓度的气溶胶中”。“气溶胶传播是对医务人员的最大威胁。”北京地坛医院第二感染科主任医师姜荣蒙19日解释说,“公众没有必要对气溶胶传播过度恐慌。”

不是没有恐惧,而是感觉被需要。

“不管是刚到还是现在,肯定有心理压力。毕竟,新诊断的肺炎患者不同于平时接触他们的人。我们面临的不仅是病人的危急状况,还有感染的风险。”邹昊说。

最近,邹昊的团队治疗了一名患有新诊断肺炎的严重老年患者,他经历了呼吸衰竭。除了感染新的冠状病毒,病人还患有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基本疾病。

"我们给她的治疗包括高流量氧气疗法,抗病毒和抗感染疗法,以及全身症状支持疗法。她的所有指标最终都通过氧疗得到了改善。”邹昊解释说,危重病人的病情因人而异,应根据每个人的病情和病情变化采取适当的抢救措施。对于医务人员来说,氧疗的风险相对较低,但幸运的是,它得到了控制。如果不是这样,病人就不能维持他的生命体征和氧合,

即使按照正常程序进行了培训和防护,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使用插管和呼吸机时可能会发生职业暴露。邹昊说,一旦医务人员进入工作状态,情况就不同了。"我们相信我们的知识和技术能够很好地完成这项工作."

当邹昊有时间休息时,他会和家人一起看一段视频,但是谈话时间不会太长。“我女儿在读高中三年级,此时她的学习非常繁重和紧张。和她在一起并照顾她很好,但是这边(随州)更需要我。毕竟,她的父亲还和她一起在江西。”邹昊说。

2月23日是邹昊的生日。在她看来,那天病人的病情有所好转,搬出重症监护室是最好的礼物。她对医院里的生日蜡烛许了一个愿:“我希望尽快战胜疫情,并希望所有医务人员都安全。”(结束)

[编辑:张洁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