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2月27日电商务部于2月27日举行例行记者会。有关官员就几起新发肺炎疫情答问。商务部市场营销司副司长王斌指出,总体而言,中国日用品产能库存稳步增加,复工生产逐步改善,市场供应充足,价格总体稳定。"没有必要担心后期大宗商品的严重短缺。"
信息地图:湖北省武汉市,超市员工将居民订购的商品摆放在居民区入口处。李锋拍摄了武汉城区实现物资供应100%全覆盖
在同一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记者问及武汉市实行封闭式社区管理后,部分市民反映社区团购存在一些问题,如团购套餐选择少、价格高。目前的情况有所改善吗?
商务部市场营销部副部长王斌表示,武汉社区实施封闭管理后,对市场供应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早期,一些居民反映了团购价格高、缺乏个性化、一些中小超市捆绑销售等问题。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生活物资保障小组及时提出改进建议。湖北省和武汉市做出专项安排,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市场供给保护,满足居民多元化消费需求。
一个是推出“特殊蔬菜包装”。从2月24日开始,包括吴尚、钟白、上中、沃尔玛和家乐福在内的五家大型零售商为低收入群体推出了10公斤重、价格为10元的“特殊蔬菜袋”。市民可以随意选择白萝卜、胡萝卜、土豆、白菜、白菜等3种包装。政府将根据“一元菜”的相关政策补贴商家销售价格的差额。2月25日,五家超市收到9万份“特殊蔬菜袋”订单。为了保证市民对肉类的需求,武汉市从2月24日起,以低于市场价格15%的价格向市场投放了约1万吨储备肉。
第二是丰富团购的类型。为了让市民在下订单时有更多的选择,当地商家被要求增加集体购买套餐的种类,并提供可选套餐。例如,钟白超市推出了35种社区团购套餐,包括12类蔬菜、猪肉、水果、粮油、水产品、牛奶等,其中仅蔬菜套餐就有5种。
三是扩大网上销售。推出网上购菜策略,促进boxbox、京东、美团等33个家电商业平台的参与。确保武汉“菜篮子”的供应,配送覆盖全市。25日,33家电器制造商完成了1500吨的274400件新鲜商品的配送。
王斌表示,截至25日,武汉所有地区都已通过尚超对接社区实施了团购配送等方式,实现了物资供应100%全覆盖。25日,全市各类超市共收到18.38万份团购订单,比前一天增加了5万份。
八省共向湖北省运送了33000多吨日用品。
最近,商务部启动了九省联合担保机制,以确保湖北省武汉市场的供应。这方面取得了什么进展?
对此,王斌表示,自九省联保联供合作机制建立以来,在保障湖北武汉的日常生活用品供应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一平台,确保湖北省武汉市生活必需品的稳定供应,我们在完善协调机制、提高保险和供应水平、加强保险和供应支持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八个省的联合担保和供应合作机制已经向湖北省运送了33000多吨日用品,包括27000吨水果和蔬菜。50多个问题,如运输不畅,一些商品供应不足,消毒不足
第二,恢复工作和生产正在逐步改善。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下,各类企业有序恢复生产。应急食品加工能力恢复率超过70%,肉类、牛奶、食品加工等民生产品恢复生产速度加快。商贸流通企业复业率不断上升,大型连锁超市开店率达到95%,品牌连锁便利店开店率达到80%左右。电子商务平台快递公司的复工率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输畅通无阻,日用品供应链逐步开放,产销衔接进一步顺畅,为增加日用品市场供应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外,自从新的皇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由于劳动力短缺、收成不好和运输不畅以及各种餐饮和餐饮集团需求下降等因素,一些地区出现了农产品“滞销”现象。针对这些问题,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积极推进产销对接,搭建推广平台,在保证供应的同时有效稳定市场运行。
王斌指出,当务之急是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推动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恢复工作,恢复生产,全力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商务部将进一步密切监测疫情对市场供求的影响,引导更多企业尽快复业,确保市场供应。
流行病对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影响是周期性和短期的。
一些记者还问商务部如何评估当前疫情对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影响。你担心供应链和产业链的转移吗?
对此,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宗长庆表示,长期以来,中国积极融入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做出了积极贡献。自新一轮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春节假期因素又有所增加,“我国各类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疫情的不利影响,复工生产面临交通和物流受阻、人力资源短缺、上下游复工不同步、防护设备短缺、运营成本增加等困难。”
宗长青表示,最近,有关部门和地方采取了有效措施,加大对重点行业和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龙头企业恢复生产的支持力度。目前,这些措施已经初见成效,外资企业在复工生产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将很快得到逐步解决。从长期和整体的角度来看,疫情对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影响是阶段性和短期的。中国在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不会因为疫情的影响而改变。目前,由于疫情的影响,供应链和产业链没有大规模转移到国外。一些跨国公司正在继续增加在中国的投资。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干在回应部分进口企业的积压货物时表示,针对这些情况,商务部已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定和部署,采取了五项措施,确保进口贸易顺利进行。一是发布专项通知,鼓励企业扩大医用材料和生活用品进口,并做好相关组织工作;二是会同有关部门做好进口货物的分流工作,缓解滞留香港的农产品进口问题。三是简化进口审批流程,进一步提高便利程度,缩短审批时间,方便企业进口;福尔特
李兴干指出,商务部正在努力加强金融、税收、金融、保险等领域稳定外贸的措施,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有序恢复外贸生产经营秩序。商务部将突出解决当前问题的四个政策重点:一是实现出口退税的全额和按时,有效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二是扩大外贸信贷供给,满足贸易融资需求,充分利用对有市场、有订单企业的贷款,确保合规,优先保护外贸资金链,疏通产业链和供应链。三是有效扩大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促进保险费率合理下调,切实服务于对外贸易整体发展。第四,加强对外工作,协调有关国家科学合理看待疫情影响,避免过度限制贸易。
信息图表:顾客在超市购物。中新社记者张畅拍摄了消费物价指数会继续上升吗?商务部:价格将稳步下跌
一些记者要求全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在1月份达到5.4%的峰值。目前,各种食品价格,特别是蔬菜,仍然有上升趋势。我想知道在供应量增加后,这种上升趋势会继续还是逐渐下降。
王斌表示,1月份消费物价指数的上升是结构性的、分阶段的。这有三个主要原因:一是春节和尾巴抬高的因素。从以往的规律来看,春节期间,居民消费需求旺盛,蔬菜、肉类、水果等食品价格将有一定幅度的上涨。今年的春节是在一月,去年是在二月。错误月份的影响导致去年的比较基数较低,尾部上升因素扩大了消费物价指数的同比增幅。
其次,猪肉价格更高。由于非洲猪瘟,生猪生产能力大幅下降,猪肉价格仍处于高位,从而从结构上推高了消费者价格指数。1月份猪肉价格上涨116.0%,对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影响约为2.76个百分点。
第三,流行病推高了成本。自从最近爆发新的流行性肺炎以来,一些地区出现了人力短缺,运输、防疫和保护的综合费用增加。例如,货运成本同比增长近一倍,而货运司机的成本增长了5-7倍。
王斌指出,随着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减税、减费、复工、复工扶贫、解困、疏通物流促进农业生产等,随着天气逐渐转暖,价格会稳步下降。
根据商务部的监测,日用品的市场供应和价格总体稳定。2月26日,100家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粮油批发价格与前一天持平,分别比1月底下降0.9%。猪肉及牛肉的批发价格较前一日分别下跌百分之零点五及百分之零点一,较一月底分别下跌百分之零点一及上升百分之零点九。白条鸡和鸡蛋的批发价格较前一天分别上涨0.2%和0.4%,较1月底分别下跌8.5%和15.1%。30种蔬菜的批发价格较前一天下跌1.1%,较1月底下跌4.8%。6种水果的批发价格较前一天上涨0.1%,较1月底上涨2.4%。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