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2月25日电(记者陈静
今日)又有7名新诊断肺炎患者康复出院。其中一人,68岁的老阳,曾经是一名危重病人。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上海专家联手将他从死神手中“抢”回来。据报道,这是上海第一位出院的危重病人。
在此之前,上海很多重症患者已经康复出院。国家新诊断肺炎医疗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科主任胡必杰25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医护人员的积极治疗下,危重出院患者痊愈出院,鼓舞了士气,增强了公众抗击“非典”的信心。
来自武汉的老阳夫妇和他们的儿子及家人住在上海。元旦前,老人回到武汉,买了一些特殊的必需品回到上海。1月9日,老阳先生从武汉返回。几天后,他的咳嗽和发烧加剧了。他最终被诊断为新的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并于1月23日入住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接受治疗。老人告诉记者,进入公共卫生中心后,他处于昏迷状态,“昏迷了14天”。
据胡毕杰介绍,老阳先生原本是一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同时也患有乙肝、丙肝等疾病。当这位老人住院时,他的情况非常复杂:他不仅患有新的冠状肺炎,而且还并发有细菌感染。相关指标显示,老年人血压非常低,免疫功能极差。这位专家说,除了对新诊断的肺炎患者进行积极治疗外,医生还对老年人实施了各种抗感染治疗,并密切监测他们的病情变化。
据了解,每天早上和下午,专家都会集中讨论老人的病情,并根据病情的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给予最科学、最细致的治疗。
在采访中,老人不止一次向上海市委、市政府和上海医务人员表示感谢。他说,专家组及时制定了治疗措施,医务人员尽了最大努力治疗病人。"他们的精神值得赞扬和学习。"老人兴奋地说,医务人员不怕危险,对病人非常友好。
“白衣士兵”不怕累,不怕苦,不怕脏的精神深深打动了老人。老阳先生说:“医务人员就像照看孩子一样”来照顾他。他卷起袖子露出干净的手臂,说道:“我已经一个多月没有褥疮了。”经过医护人员认真负责的诊断和治疗,老人感慨地说:“上海为什么能发展成为世界大都市?除了有利的条件,认真负责的工作是最重要的因素!”
据报道,老阳先生和他的妻子都不幸“感染”了新的冠状肺炎。他的妻子比他先出院。从疾病中康复的老人最关心他一岁的孙子。他希望尽快回家和家人团聚。
目前,在上海公共卫生中心接受治疗的新诊断肺炎患者中有9名危重患者。胡毕杰指出,上海新冠状动脉肺炎的诊断和治疗特点是对新冠状动脉肺炎患者进行早期评估,采取积极、广泛的治疗措施,防止普通型转为重症,重症转为重症。他说,除了高龄和基础疾病,上海专家还发现,“T淋巴细胞亚群CD4”是评估和预测病情向严重和危重转变的重要指标。胡毕杰告诉记者,如果T淋巴细胞亚群CD4很低,就意味着患者的免疫功能极差,容易刺激各种感染。
专家透露,虽然目前还没有针对新皇冠肺炎的特效药,但在现有的抗病毒药物中,上海专家已经选择了几种具有一定疗效的药物,如羟氯喹、阿比朵尔等。他指出,在治疗新诊断肺炎的重症和危重病人时,上海重症医学科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