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上午,在重庆北站,重庆市人民医院两江新区31岁的急诊科医生李耕与妻子合影,随医疗队前往湖北省孝感市,支持当地抗击新发肺炎疫情。同一天,重庆一个45人的医疗队支援孝感市第三批医疗队走出去,救援防疫和控制战争的前线。
截至2月20日,重庆共派出1205名队员(不含部队)赴湖北抗击新一轮肺炎疫情,其中584名重庆医务人员正在抗击孝感战争中的“疫情”。这500多名医务人员是重庆20多家医院的骨干力量。
“不管有多难,我们都要面对它!”这是重庆急救中心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杨小娟的一句话,他是重庆首批支援湖北的医疗队成员之一。1月26日晚,第一批重庆支援湖北医疗队抵达湖北孝感后,在指挥部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下,杨小娟等14名队员立即前往孝感市所辖的县级市汉川市,依托汉川市人民医院和当地医务人员,支援汉川市的防疫工作。
湖北孝感医院救援队成员与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第一救援队队长宸妃及其队员交接后,队员们很快制定了一个防疫计划。团队成员每天工作6小时,夜班工作12小时。长时间穿戴隔离服和防护面具给每个成员的脸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每个人都没有抱怨。“喝长江水,重庆湖北一关。重庆市对口支援医疗队和孝感人民站在一起,团结一致,全力以赴,共同应对。疫情最终会过去,春天肯定会到来。”宸妃说。
记者了解到,围绕对口支援的目标和任务,重庆市不断加强各方面的保障。例如,加强物资保障,坚持城市总体规划,加强医疗保障物资的收集,做好保障队伍工作和生活保障,通过远程医疗系统加强技术保障,重视队伍成员的自我保护,切实为对口支援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加强后方安全,及时协调解决成员家庭日常生活中的困难,爱护成员家庭,解除成员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工作,全心全意抗击“疫情”。
“你不仅要成为一个逆行的人,还要成为一个胜利者!”重庆市委办公厅副主任、对口支援医疗队队长、前方指挥部总指挥、临时党委书记梅哲代表全体成员表示,不要忘记你们的主动精神,不要辱使命,将与孝感人民携手共进,以最大的力量和勇气,高质量地完成对口支援任务。(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吴鲁穆冉瑞成)
辽宁:
我们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治疗患者
2月18日上午8: 00,辽宁省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西医院区11楼病房支持湖北襄阳医疗队成员将工作移交给当地医务人员。采取保护措施后,辽宁医疗救护队接管了病房。据了解,接管病房的30多名医务人员来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等医疗机构。大多数成员来自急诊科、重症监护科、呼吸科和感染科。他们在治疗重症病人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的护士长崔莹说:“每个人都对救援工作充满信心。最大限度地治疗患者并降低死亡率是我们的目标。”
目前,辽宁支持襄阳医疗队,共3组,416人,分别来自9个省级医疗机构和9个市级医疗机构
为了提高襄阳市新官肺炎的防治能力,辽宁医疗队还推出了远程会诊中心服务。辽宁支援襄阳医疗队工作组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防控新皇冠肺炎疫情中,远程会诊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两地远程会诊中心的开通,使辽宁省顶尖医学专家和优质医疗资源能够满足襄阳新关肺炎疑难危重患者的诊疗需求,能够更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危重患者死亡率,更好地完成对口支援任务。(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张、和通讯员董汉波)
河北:
去森林抗击“疫情”
“大家都屏住呼吸,希望能尽快去“战场”2月13日下午,河北省神农架林区防控对口支援小组成员、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护士长李岩表示。2月12日下午1点20分,李岩和他的“战友”抵达神农架。来不及休息,所有人都立即冲到了“流行病”战争的前线。
河北对口支援神农架防控小组第一组成员来自省发改委、省工商部门和省卫生委。其中,医务人员来自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和河北省中医院,主要由急诊科、感染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等科室的医护人员组成。在此之前,1月31日,河北省疾控中心的4名应急检测小组成员已经抵达神农架林区,朱益清是较早参战的检测小组成员之一。
"林区的许多乡镇卫生院都有发热门诊,在诊疗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我们向当地提供了关于穿戴防护设备、取样和消毒程序的指导和培训。”在三天内走了五个地方后,让朱益清感到艰难的不是技术指导,而是分散的乡镇卫生院和漫长的旅程。神农架林区总面积3253平方公里,现辖6个乡镇。由于人口众多,交通环境有限,从最近的一级医院开车需要4到5个小时。
2月16日00:00-24:00,神农架林区没有新的疑似冠状肺炎病例,也没有新的确诊病例。2月17日上午8点,又有两名确诊患者痊愈出院。到目前为止,林区所有10例确诊病例均已治愈。
河北对口支援神农架林区前线指挥部总指挥、河北省卫生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徐春芳表示,下一步工作重点是从五个方面全力协助神农架林区防控疫情:进一步加强群防群治,进一步提高医疗救治能力,进一步加强物资保障,进一步落实防控责任,进一步宣传动员。
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卫生委员会副主任胡说:“在河北省专家的指导下,我们一定会提高新皇冠肺炎的诊疗能力和水平,一定会取得新皇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胜利。”(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陈发明)
江西:
不要放弃每一个治疗的机会
江西和湖北相隔一条水。面对新皇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江西全力支持湖北随州,通过全省的努力、优质资源的收集和精兵强将的调遣,打赢了抗击新皇冠肺炎疫情的战斗。
2月18日,江西支援随州医疗队第三组成员经过强化训练后前往——病房。截至目前,聚集在随州市抗击疫情的“江西力量”已累计超过400人,其中医务人员389人。
"一切工作都要着眼于赢得防疫
前方的战争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后方则储存着充足的弹药。江西省卫生委员会疾病控制司司长何晓军透露,江西省进一步储备了疾病控制专家,随时支持随州市的防疫和控制工作。江西省卫生委员会医疗管理司司长谭幼文表示,该省现有的医疗资源将作为后备力量协助随州医疗队,并将随时得到支援,以确保江西省对口支援随州防疫战争的胜利。
“随州,你并不孤单,也不会被抛弃!”这是江西医疗队一员的深情话语,是江西全体医务人员的心声,是江西人民对随州人民的庄严承诺,是江西和湖北赢得决战的信心。(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赖永峰、刘星通讯员张平)
云南:
并肩作战,风雨同舟
2月14日,当听到新生儿“哇”的一声啼哭时,云南肿瘤医院的麻醉师奈和麻醉师助理张静开心地笑了。先前的紧张也被此时的喜悦冲走了。在新皇冠肺炎疫情下,两名医生协助湖北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完成了新皇冠肺炎产妇剖腹产手术。“这是值得纪念的一天。这是希望战胜流行病的新生儿。”
奈和张静于1月27日随云南省第一批医疗队前往咸宁。截至2月19日,云南省已派出6批969名医务人员支援湖北医疗队。他们星夜来到咸宁和武汉,与当地医务人员并肩作战,迅速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中。
2月15日上午11: 00,两辆负压救护车缓缓驶至咸宁中心医院急诊室门口。看到两辆崭新的负压救护车,咸宁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郑波感慨地说:“整个咸宁市只有三辆负压救护车。根据目前咸宁的确诊病例数,设备严重短缺。云南的捐赠真是及时的帮助!”
咸宁疫情严重,医疗资源紧缺。医疗队之后是云南捐赠的价值3000万元的医疗设备。
云南省咸宁医疗队前线指挥部后勤部部长侯介绍说,云南已经购买了一批医疗用品,包括几辆负压救护车,用于抗击疫情。这些救护车是从青岛购买的,正准备从工厂直接运往云南,云南收到了咸宁的帮助信,咸宁急需救护车等医疗用品,并立即决定向咸宁派出两辆负压救护车和两辆普通救护车。
医务人员、医疗设备、生活材料.新皇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云南充分利用全省的优势和力量,对湖北和咸宁进行了帮扶。
“除了救护车,氧气发生器、心电图仪、呼吸器和输液泵已经随医疗队抵达咸宁市,一些设备也将陆续抵达。”侯对说道。(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周斌曹松)
海南:
大爱在“战争”中体现
自1月27日第一批协助湖北省防控新发肺炎疫情的医疗队抵达湖北,2月19日第六批支援湖北抗击“疫情”的医疗队开始行动以来,海南省共派出6批670余名医务人员支援湖北。
2月14日,海南癌症医院选派了一名重症监护室特护专家和四名护理人员陪同第四批湖北医疗队前往荆州。在学会收集医疗团队成员的信息后,该医院有130多名首次注册的医疗骨干。该院重症监护室专家邓椿医生曾于2003年每年支持北京小汤山医院抗击非典,并成功完成任务。作为一名老党员,他这次选择了重新开始。
在对湖北20多天的援助中,海南救援医疗队的队员们为每个人放弃了他们的小家园,团结合作,互相帮助
正在荆州市荆州区中医院协助工作的博鳌超级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梁志军,与他的“战友”一起全力抢救病人。“每天都有很多病人接受治疗,工作量很大,但是越多越小心。我相信,通过广大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帮助患者尽快治愈疾病,让所有患者都能在春天迎来新的更美好的生活。”梁志军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潘)
点评:加强支持和保障,保持强势
经过努力,新关肺炎疫情发生了积极变化,防控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这是来之不易的进展,没有各方的有力贡献是无法实现的。特别是在对口支援的实施中,19个省市和湖北省的受助人员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控、政策落实到位的总体要求与时俱进。大多数医疗队成员表现出的勇敢献身精神令人钦佩。
目前,疫情防控工作已经到了最活跃、最关键的阶段。各方必须继续做好重点疫情防控工作,加强疫情特别严重或高风险地区的防控工作。对口支援要进一步细化和落实,以加强支援,保证战斗力不被削弱。
做好保护和保障医务人员生命的工作,保持良好的战斗状态。疫情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对口支援医疗队已经在隔离病房、重症监护室和其他高风险地区工作了许多天,精神压力和身体疲劳程度很高。根据疫情变化和治疗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加强人口支持力量配置。我们不仅要严格按照标准做好医疗保障工作,降低一线医务人员的感染风险,还要做好轮换工作,及时适当调整分工和后勤保障。我们应该给他们精神上的鼓励,保证生活资料的供应,爱护他们的生活,使每个人都能得到必要的休息,适度放松,缓解压力,使他们始终保持旺盛的战斗力、高昂的士气和旺盛的精力,继续健康地抗击“疫”。
做好预防、控制和医疗用品工作,满足一线需求。由于病例数量的增加,各种材料的消耗速度快且量大,医疗资源仍然相对稀缺。因此,要进一步完善沟通机制,继续对接,及时增加医用防护服和口罩的供应,加快第一线所需隔离衣和制氧机的生产和运输,采取多种措施支持无创呼吸机、大流量氧气吸入器、血气分析仪等重症治疗设备。同时,要根据受援地区定点治疗医院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做好物资的发放和使用工作,使各类资源和专业力量能够及时发挥最大作用,满足治疗需要,加快病人的治疗和康复,促进疫情防控形势的不断改善,确保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全面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作者:)主编:苏:]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