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金融资讯 > 正文

中国北疆抗“疫”30天:“平凡的人给我们最多感动”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2-24 08:44:32

新华网呼和浩特2月23日电——中国北方抗击“疫情”已经持续30天:“普通人给我们的触动最大。”呼和浩特记者李爱平·乌亚纳

47岁的包浩特劳(蒙古族)继续戴着口罩在小区门口观看。他说,“疫情不会结束,我会和其他伙伴一起保持。”

他是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左岸阳光社区业主委员会主任。自1月23日在该地区发现首例新诊断肺炎以来,已经过去了30天。他说他“经历了恐慌、有序和希望的几个阶段”现在居民们已经能够勇敢地面对它并与之合作。社区里一位姓张的居民评论了帕胡鲁和其他人的行为:“面对这种流行病,他们所做的就像歌词里说的那样。普通人最感动我们。“疫情爆发后,大多数人关注一线人员,如病人和医务人员,但事实上,许多人默默无闻,不求回报就给予。

许晓刚是呼和浩特蓝哈达慈善协会的理事。新皇冠肺炎一出现在内蒙古,“90后”就想,“我能为这场战斗做些什么?“

,呼和浩特“90后”公益团队开展公益活动抗击疫情。许晓刚的照片

”我首先了解了防治材料和设备的价格,估计在1万元左右,然后开始在微信群里收集捐款,最后确定了一批“90后”志愿者。通过和朋友聊天,我后来发现我可以帮助一些缺乏房地产的老社区。“许晓刚说,在过去的8天里,我们一直在对这些旧社区进行消毒和消毒工作,并在一些检查站维持秩序。目前,已有20,000多户家庭进行了消毒,惠及60,000多人。

"我们的会员,包括工人、警察和城市管理人员,在各种费用上总共花了一万元。人们认为这值得。一些老社区的居民特别支持我们的工作。”许晓刚认为,这是他“公益”生活中的一次重要经历。

范秀娟,在许晓刚工作,是从事进出口贸易的商人。她说:“她之所以想这么做,主要是因为她觉得这是一项她应该做的公益事业。她尽了最大努力,却一事无成。让我们感动的是,在旧社区的消毒和消毒保护工作中,一些居民给我们送水和水果。”连续五年从事公益活动的杨凡告诉记者。

展示了一群“90后”公益团队在呼和浩特开展的防疫公益活动。许晓刚拍摄了

杨凡是呼和浩特市惠民区城市管理团队的成员。他说:“在做这项工作时,他向领导打招呼,领导给予了特别的支持,认为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在这场中国北方战争的“流行病”中,一些人的意识正在改变。许多受访者认为“在疫情下每个人都有责任。“雅丽是呼和浩特的一名爱心志愿者。最近,她从内蒙古非成功公益协会了解到,她想动员志愿者制作简单的防护面具。她立即带着家人一起动手制作了200个口罩,用于一线人员的防疫工作。

Yali说:作为一名充满爱心的志愿者,我们应该在这场“流行病”的战争中采取行动。

"在过去的几天里,除了参与组织的捐赠,我们也注意到基层工人在回家和探亲时仍然缺少口罩。我们希望制作这些简单的防护面具来给他们更多的保护。”亚利告诉记者。(结束)